学术投稿

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

葛玲玉;张喆;陈润;仇燕青

关键词:家庭医生服务制, 家庭医生签约, 中医体质辨识, 个体化养生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的疗效.方法: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方式筛选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高脂血症患者360例. 2组均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个体化养生指导,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中医个体化养生指导后患者血压、血脂、体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具有显著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目的:对高职院校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总结高职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助产专业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实验班采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对两班的操作成绩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2014级实验班的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班,实习医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助产专业中积极推行实践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实习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张洁;武士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大豆皂甙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大肠和小肠中NO和iNOS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豆皂苷和大豆并黄酾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大、小肠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大豆皂苷低剂量、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20mL/Kg生理盐水溶液,其余各组在同一部位注射300mg/kg的D-半乳糖,每天不间断注射,持续7周.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分别对各给药组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小鼠给予大豆皂苷水溶液50mg/kg、1 00mg/kg和维生素E50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进行等体积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小鼠断颈处死后立即取大肠和小肠,检测大、小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模型组大肠和小肠中i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D-半乳糖模型组比较,大豆皂苷组大肠和小肠中i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豆皂苷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大肠和小肠衰老有减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O和iNOS的调节有关.

    作者:宋朱英;金梅花;金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信息技术提高病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病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病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完善病案信息管理工作,服务于广大患者,不断提升病案利用率,简化病案管理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鲁承业老师诊脉举隅

    鲁承业老师临床经验丰富,脉理精湛,学生有幸侍诊于侧,耳提面命,收获颇丰,择举一二佚事,提醒学生注重脉诊,举一反三,四诊合参.鲁老师诊病一般不待病人开口,先静心诊脉望舌,然后将初诊患者的症状或复诊病人服药后的症状结合起来,这种先从切、望入手的诊病顺序是对患者全身各部气血分布运行状态有了总体上的把握之后再结合闻、问二诊,更能充分发挥医者“各司其职,谨守病机”的辩证宗旨.而说到诊脉,老师每每诊时较长,正如“古人诊脉必满50动”云,不仅是为了全面了解脉象位、数、形、势的变化,更是掌握疾病预后的情况.

    作者:张发明;鲁承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素钠、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生化检验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应用肝素钠与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进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标本,将每例标本3 ml分别注入普通试管及肝素钠、肝素锂抗凝管中,于同一生化仪上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体检者的血清与肝素锂抗凝血浆相比有差异,但在其余UA、BUN、DBiL、CHO、LDH等25个项目方面相关性良好(r>0.800) 结论:部分常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作为标本,但需建立回归方程或血浆参考体系,少数项目不宜用肝素类抗凝血浆.

    作者:沈学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冠心病患者斑块特征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特点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斑块特征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56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比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部动脉斑块数量、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处直径(Dmax)、性质、斑块面积(PA)、管腔面积(LA).结果: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MT、PA/LA、PA及E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部动脉斑块特征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及防治有一定意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方慧;向嵩;宾丽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8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91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2%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和恶心呕吐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平治在治疗中的作用

    平治是中医经典著作《内径》中提出的一种说法,平治不仅体现从生理、心理、病理、治疗等环节都重视人体的平衡状态,而且也贯穿在中医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笔者通过研究《内径》中有关平治的论述,结合实际运用,进行探讨分析,找出特点及规律性,以期对临床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先论述如下:1 平治说的主要内容及含义1.1平治的含义主要有平衡及正常列入:平人者,不病也“,平气如何?,”无过“即是平衡,”“不病”即指正常,对于人体来说,健康就是平的含义.1.2平治是生理、心理正常的标志“阴平阳衡,精神乃治”,就是平治说的代表论述,只有作为生理基础的阴气平和,阳气闭密,反映心理状态的精神才能保持正常,这即提出生理与心理的正常而又密切的关系,又是中医太极式平衡的实例.

    作者:胡静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临床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治愈49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显著,操作方便.

    作者:刘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眼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护理

    有学者报道普外科手术患者普遍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1].眼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状况,手术是其主要因素之一,而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均有明显积极影响.1 患者焦虑的原因所有眼科手术患者都存在焦虑情绪,分析可能原因1.1手术是否成功,术后视力是否能恢复,是患者焦虑的大原因.1.2不适应医院环境,因疾病不得不来到陌生的环境中与他人相处,对医务人员不熟悉,不习惯开灯睡觉等,均易引起患者的焦虑情绪,多见于儿童患者和依赖性强的老年患者.

    作者:王希铭;翟祥娟;于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成都市老年人群规律性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目的:以成都市部分老年体育活动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对规律性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 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老年体育人口呈低龄化特点,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参与意识;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够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锻炼,但锻炼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等.结论:应继续增强老年人科学健身意识,加强健康指导和体育运动设施建设,提高老年人群规律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健身服务体系.

    作者:王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芍总甙在脓毒症TLR-s/NF-kB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白芍总甙在脓毒症模型中的抗炎效果及作用途径.方法:60只SD大鼠以盲肠结扎手术制作脓毒血症模型,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白 芍总甙组.分别检测各临床数值(WBC、PaO2、AST、ALT及Scr),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IL-6及TNF-a水平,RT-pCR定量检测各组肺组织中TLR-4mRNA及NF-kBp65mRNA的表达,同时比较各组湿/干肺比值.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假手术组所测各临床数值,血清IL-1、IL-6及TNF-a水平明显降低,肺组织中TLR-4mRNA及NF-kBp65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LR-s/NF-kB信号途径参与了脓毒血症模型的致病过程,白芍总甙能通过调节该信号通路发挥下调IL-1、IL-6及TNF-a水平,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及肺组织的损伤.

    作者:温艺超;谢富华;陈伟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关于2014年-2016年南京市江宁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与预控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4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的预控方法.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区2014 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选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4年发病率为15.41/10万,2015年发病率为4.68/10万,2016年发病率为4.79/10万;2014年1-6月发病率高于7-12月,2015、2016年4-9月发病率高于1-3月以及10-12月;男性患者占60.27%,女性患者占39.73%;疾病的高发年龄为7-15岁;50.00%的患者为学生,幼托儿童占19.52%,散居儿童占16.10%,其他身份占14.38%.结论: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必须及时划分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控措施.

    作者:陈婕;张亚辉;李琳;陈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在老年细菌性肺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老年细菌性肺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非细菌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各组指标检测结果及PCT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CT和W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存活117例,死亡3例,存活率97.50%死亡患者在治疗后24h、96h、168h及死亡前的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存活患者在治疗后24hWBC方面与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96h时、168h及死亡前显著低于死亡患者(P<0.05).存活患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PCT、CRP水平逐渐降低,WBC在治疗后24h时降低不明显,至治疗后96h时才有所降低;死亡患者随病情的恶化,PCT、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WBC升高不明显.结论:PCT可作为诊断老年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检测指标,并对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6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剥脱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VCSS评分分别为1.13±0.24分和2.52±0.44分,都明显低于术前的9.56±1.95分和9.93±2.15分,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VCS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缓解疼痛程度.

    作者:钟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防治

    高血压病是世界高发的流行病之一.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舒张压(低压)》90mmHg为高血压.如仅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在我国随着人们的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还有就是精神压力过大等等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成直线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每10年上升的速度达到25%.中国有1亿多高血压患者,且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发病人群逐步年轻化.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现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形杀手”.

    作者:张晓翼;张凤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分析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4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服务模式的不同分为接受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服务的综合干预组(n=70)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常规护理组(n=70).结果:综合干预组患者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用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为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医保管理的现状,运用PDCA循环管理理念建立管理模式,进行医保管理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改进医保管理质量.结果:建立医院医保管理模型后,医护人员的医保政策培训从管理前33 5%提高到61.35%,参保患者对门诊咨询的满意度从91.32%上升到9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医保管理质量,并可维护参保患者权益,有效控制医保费用.

    作者:徐安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某地区2011-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某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某地区2011~ 20: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和人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某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7493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例48例,死亡病例1例.2011 ~ 2013年某地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明显,2013年报告的重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2013年,某地区手足口病例发病时间均以4~9月份为主,4月份开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7月份达发病高峰,8月份发病人数开始下降,10月至次年3月发病人次较少.结论:某地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应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区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大豆皂甙和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豆皂苷和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大豆皂苷低剂量组、大豆皂苷高剂量组、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注射3000mg/kg的D-半乳糖以制备衰老模型,同时各给药组分别给予50mg/kg、100mg/kg 大豆皂苷和50mg/kg、100mg/kg大豆异黄酮及50mg/kg维生素E灌胃,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20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周每天不间断.未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对小鼠进行断颈处死,立即取血.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模型组血清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D-半乳糖模型组比较,大豆皂苷和大豆异黄酮给药组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豆皂苷和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衰老有减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吴敬文;金梅花;金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