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2014年-2016年南京市江宁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与预控方法研究

陈婕;张亚辉;李琳;陈坤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预控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4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的预控方法.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区2014 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选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4年发病率为15.41/10万,2015年发病率为4.68/10万,2016年发病率为4.79/10万;2014年1-6月发病率高于7-12月,2015、2016年4-9月发病率高于1-3月以及10-12月;男性患者占60.27%,女性患者占39.73%;疾病的高发年龄为7-15岁;50.00%的患者为学生,幼托儿童占19.52%,散居儿童占16.10%,其他身份占14.38%.结论: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必须及时划分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控措施.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3月对我院门诊药房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差错上报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门诊药房实行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后差错上报率0.18%低于对照组药房管理模式0.89%,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患者满意度(95.41±4.69)分高于实行精细化管理前患者满意度(78.46±5.74)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发药差错的发生,此管理模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西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而老年患者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50%以上,其诱导治疗缓解率低,治疗相关并发症多,预后极差,是本领域的治疗难点.本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金香淑;朱海燕;李文君;姚子龙;靖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疗效评估

    目的: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对小儿消化不良泄泻的疗效.方法: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病例70例,将70例泄泻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疗法,对照组采取纯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86.66%,经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的治疗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对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儿更多人性化关怀,更加适合病情的护理服务,治愈率显著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探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临床疗效的影响.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常处于情绪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我科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抗压环境,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消除不良情绪,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蒋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技能竞赛对临床青年教师及学院的影响

    青年教师技能竞赛是面向临床青年教师举行的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比赛活动.通过技能大赛,强化了青年教师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临床带教能力,促进了医院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水平.

    作者:王秀珍;赵旭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某公司牛皮箱纸板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控制效果评价

    箱纸板和瓦楞原纸是重要的包装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瓦楞纸箱.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强劲东风,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各类商品包装日益增加,而且商品包装档次已从过去的中低档次向中高档次发展.目前箱纸板生产厂家约110余家,可生产中高档箱纸板约100多万吨,占中高档箱纸板的需求量的1/4,故急需发展高强箱纸板的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优质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护理组,观察并对比2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护理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等各项评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生活规律、用药依从性、注意经期卫生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邓桂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中营养支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中营养支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88例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营养状观改善情况.结果:护理7天后,护理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分别是(117.18±20.14) g/l、(36.62±5.12)g/l、(1.94±1.08)g/l,护理14天后,护理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分别是(121.56±21.68)g/l、(38.99+6.33)g/l、(2.50±1.29)g/l,和对照组对应时间点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起有效的调节改善作用,缓解患者胃肠道不适,促进其病情早日好转.

    作者:曲峰;赵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冠心病患者斑块特征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特点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斑块特征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56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比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部动脉斑块数量、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处直径(Dmax)、性质、斑块面积(PA)、管腔面积(LA).结果: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MT、PA/LA、PA及E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部动脉斑块特征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及防治有一定意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方慧;向嵩;宾丽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反复出现肺部感染的重症脑卒中患者1例

    目的:探讨反复出现肺部感染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肺部感染的重症脑卒中1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临床护理.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该患者病情好转.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雨佳;吴建朝;贺力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定期产检的13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孕妇.对照组孕期未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研究组孕期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研究组孕妇剖宫产率明、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孕晚期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可降低剖宫产率,控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袁洪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目的:对高职院校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总结高职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助产专业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实验班采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对两班的操作成绩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2014级实验班的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班,实习医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助产专业中积极推行实践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实习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张洁;武士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护理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护理措施.方法:2015年8月-2016年8月月我院约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CT增强扫描.实施扫描前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使其心率达标.结果:200例患者中,190例心率在70次/分以下,5例患者平静休息时心率在70以下,上机后心率便上升至80至100次/分和心律不齐,而以失败告终.有3例检查后有痒感,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在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中,心率的控制和屏气成功是扫描成败的关键.

    作者:王月红;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臭氧髓核消融术加射频靶 点热凝术的患者,给予术前正确的宣教,术中熟练的配合,术后耐心的指导等,观察其对患者手术的影响.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 出院.结论:术前有效的宣教,术中严谨的配合,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顺利、疾病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柴晓钰;冯蓓;胡桂莲;马高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辣椒素对大鼠内脏机械刺激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研究小剂量辣椒素(capsaicin,CAP)对大鼠内脏机械刺激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喂食CAP饲料),对照组(B组,喂食普通饲料) 实验分为3期(Ⅰ期:喂食1天;Ⅱ期喂食1周;Ⅲ期:喂食4周),A组分为A1、A2、A3组,B组分为B1、B2、B3组,每组10只.每组检测内脏对机械刺激的敏感性;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及TRPV1的表达.结果:(1)机械刺激敏感性:A2组显著高于B2组(P<0.05);A3组显著低于B3组(P<0.05).(2)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完整.(3)TRPV1的表达:A2组显著高于B2组(P<0.05).结论:小剂量CAP可改变大鼠内脏机械刺激的敏感性,这可能和胃、组织TRPV1的表达有关.

    作者:胡容;彭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患者身体约束失效风险评估护理体会

    身体约束在现今的监护室很常见,无论是躁动不安的肝性脑病,还是持续呼吸机使用的病人,更或者较一些脑外科常见的颅内术后病人等都是需使用约束带,从而帮助患者减少躁动,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达到减少并发症和提高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身体约束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有效的预防拔管、治疗、病情的缓解,反而会给患者带来皮肤的损伤,从而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心理障碍症.因此如何提高约束失效风险评估护理,将是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熟练掌握评估技巧,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全面的约束风险评估理论知识,提高医疗操作技术水平,再从而组成身体约束护理小组,指定护理计划,更好的掌握评估流程,从高风险环节强把关.持续改进约束计划、流程、评估、注意观察记录,更好的安全使用约束,降低约束不当引起的伤害有效的评估约束失效风险评估护理,合理运用约束装置,减少对肢体的伤害.定时松懈,即时评估约束风险,班班交接清楚,更好的保护患者.使患者的身体痛苦得到有效地治疗,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惧得到安慰和温暖.大限度的保证了护理安全,也达到的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霍应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药内服外敷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腹部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口服及外敷脐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积分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胃道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第1d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第3d、第7d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能有效的改善腹部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作雄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影响探究

    目的:探完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 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 效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世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对388名居民的中医“治未病”认知度调查

    目的:通过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对400名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观察居民对治未病的认识、对常见适宜技术的选择倾向.结果:对38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12.37%居民对自身建康感到满意,61.86%居民认为自身健摩一般,25 77%居民对自身健康不满意.26%的人了解“治未病”.在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治未病”后,所有居民均认为中医参与预防保健十分有必要.其中20.62%的人愿意在三级医院进行中医治未病,4.12%的人愿意在二级医院进行治未病,53.61%的人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未病,21.65%的人更愿意在家中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方法中,选择中药茶疗(93.81%)、中药足浴(89.69%)及拔罐治疗(80.41%)的居民多.结论:多数居民不了解“治来病”,需要在健康宣教时普及;多数人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治来病”;居民更青睐于中药茶疗、足浴、拔罐进行“治来病”.

    作者:张喆;陈润;黄美英;仇燕青;金莉莎;葛玲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痛风患者辩证施护体会

    痛风由湿浊淤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以关节红、肿、热、病或伴不同程度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由于体力劳动强度减弱,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痛风发病率逐年增高.我科2012-2016年收治68例痛风患者,现将辩证施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丽君;赵芳;王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