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君;赵芳;王彩虹
目的:了解孕妇营养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215名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调查询问、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查及缮食调查等分析其健康状况及影响其营养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研究对象调查结果如下:生理健康平均得分(127.70±10.26)分,心理健康平均得分(112.40±24.50)分,社会健康平均得分(94.04±14.97)分,总分(328.93±15.56)分.结论:孕妇的学历、年龄及家庭收入情况会对孕期的营养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临床上要加强低学历、低龄孕妇的健康教育,强化低家庭收入孕妇的营养支持,以改善孕妇的营养健康状况.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入院时间为(4 7±0 5)h,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入院时间能够得到缩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武学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睾丸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1例睾丸恶性间皮瘤,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患者通过手术诊断为睾丸恶性间皮瘤,术后行辅助化疗,目前评估病情稳定,仍随访中.结论:睾丸恶性间皮瘤临床罕见,免疫组化为主要诊断方法,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辅助治疗仍存在争议,预后差.
作者:李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中营养支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88例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营养状观改善情况.结果:护理7天后,护理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分别是(117.18±20.14) g/l、(36.62±5.12)g/l、(1.94±1.08)g/l,护理14天后,护理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分别是(121.56±21.68)g/l、(38.99+6.33)g/l、(2.50±1.29)g/l,和对照组对应时间点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起有效的调节改善作用,缓解患者胃肠道不适,促进其病情早日好转.
作者:曲峰;赵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康复干预在内的1年系统的连续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术后外科护理常规.以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为测量评价指标,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各指标状况,以评价临床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焦虑的总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术后一周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焦虑状况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试验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护理可以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的心理状况.
作者:段红伟;蔺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冠脉支架置入术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冠脉管腔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围手术期可能出现支架内出血等并发症.本文以预防和护理为两大支点,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回顾新进展,尝试提出冠脉支架本后规范化的护理流程.
作者:武敏;韩浩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引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究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方法:选择20l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无菌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和引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12.00%,观察组为4.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切口感染者的人数共计8例,占总数的16.00%.从影响手术质量因素方面进行探究,主要为参观人员进出次数,接台手术,手术位置,地点,时间等.结论:对于实施骨科无菌手术者,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参观人员进出次数,接台手术,手术位置,地点,时间等因素,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术干预措施,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因此该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宁;张璐;李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办法.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论: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6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剥脱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VCSS评分分别为1.13±0.24分和2.52±0.44分,都明显低于术前的9.56±1.95分和9.93±2.15分,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VCS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缓解疼痛程度.
作者:钟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与碳酸锂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BRM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碳酸锂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将干预前的BRMS评分和干预后的BRMS评分进行比对,了解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相应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干预前的BRM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的BRMS评分,研究组干预后的BRMS评分(17.36±7.29),而常规组为(21.30±6.98),常规组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碳酸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疗效可靠,在临床治疗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作者:张伟;盛磊;李金龙;冯立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观察磺达肝葵钠和低分子肝素在临床副作用,指导临床护理操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葵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注射后的皮下出血、远端经脉血栓发生、出血和疼痛的情况.结果磺达肝葵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皮下出血率分别为0%和20%,两者皆未发出现其它出血情况.远端静脉血栓前者发生率为11.4%后者发生率为14.3%,同为手背静脉留置针堵塞.磺达肝葵钠组的注射疼痛率为40%低分子肝素组的注射疼痛率为92%.结论磺达肝葵钠与较低分子肝素组比较,不易引起皮下注射部例位出血的发生,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诊,医护人员在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的同时,必须及时有效的做好救护,争取在短的时间内止惊,以缩短缺氧时间,避免不可逆的损伤,我院自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共收治76例高热惊厥患儿,经积极抢救护理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6月-8岁,6个月-1岁42例,>1-3岁21例,>3-4岁13例,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惊厥发生在发热后30min-6h之间,其中30min>39-40℃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例,急性支气管炎13例,流行性腮腺炎3例.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4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的预控方法.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区2014 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选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4年发病率为15.41/10万,2015年发病率为4.68/10万,2016年发病率为4.79/10万;2014年1-6月发病率高于7-12月,2015、2016年4-9月发病率高于1-3月以及10-12月;男性患者占60.27%,女性患者占39.73%;疾病的高发年龄为7-15岁;50.00%的患者为学生,幼托儿童占19.52%,散居儿童占16.10%,其他身份占14.38%.结论: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必须及时划分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控措施.
作者:陈婕;张亚辉;李琳;陈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脾盛肝郁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每组30例.治疗组用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对照组用吗丁啉、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二组治疗4周后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5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有益气健脾散郁的功效.
作者:李小妹;李科瑾;李品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药剂学基础》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经过两年的精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师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本课程已经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的评审,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作者:董立县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100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16%(47/5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9.59%(39/4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阚蓉;梅亚萍;张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估系统性血压管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66例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系统组,予以系统性血压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血压管理.两组均33例.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6月及1年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C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与预后结局的差异.结果:随访6月,两组CCSS评分、B1评分以及再梗死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系统组的CCSS评分及再梗死率与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系统性血压管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长期颈后.
作者:凌红梅;唐文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临床见习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妇产科门诊见习具有其专科特点.本文通过总结在妇产科门诊见习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见习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见习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左艳;刘芯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9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99例与研究组99例.参照组9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99例患者行科学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科学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病情,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莎;张莹莹;韩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儿1746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入院评估及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根据所评分值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处理.结果:观察组分别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转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满意度率、护士满意率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可以较准确帮助护士评估患儿的病情及其变化,并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竞争;宋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