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张璐;李欣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而外科门诊更是医院门诊的主要就诊窗口之一.外科门诊的病患特点是大部分患者均是首次到医院就诊,对医院门诊流程不熟悉,对专科分科也不清,病情较急,不愿等待,且其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病种各异、复杂,这对护士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护理知识、专业技术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门诊分诊的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护理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掌握和运用人文关怀理念增进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我科自2015年开始全面加强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以来,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升至95%以上,具体工作体现如下:
作者:刘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儿童狂犬病暴露特点、处置方法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近期300例儿童暴露者基本情况及处置办法和护理干预分析;结果:300例暴 露者均为0-14岁儿童,男性65%、女性35%,部位以四肢为主64%,头面部28%,其他部位8%,致伤动物狗、猫为主占85%,其他松树、猴子、兔子等小动物占15%,Ⅱ级暴露105例占35%,Ⅲ暴露195例占65%,处置办法为伤口清洗后注射狂犬疫苗,Ⅲ暴露者同时给予狂犬免疫球蛋白,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通过规范处置及健康教育,所有儿童均能配合完成预防接种疗程,抗体检测阳性率100%,未发生一例征犬病.结论:儿童狂犬病暴露后及时清洗伤口、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压免疫球蛋白,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于预,是预防儿童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世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36例患者则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Ⅰ级、Ⅰ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高媚;赵晓荣;员雅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PSD(post extubationswallowing dysfunction);气管插管拔管后,食物从入口到进入胃内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吞咽行为困难称为拔管后吞咽障碍[1],探讨老年患者发生PSD后进行系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与同期神经内科22例同类患者常规康复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经过系统康复护理,EAT-10量表疗效评价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洼田氏饮水试验也有类似结果.结论:老年患者发生PSID后及早行系统康复护理和训练疗效显著.
作者:安妮;杜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创面负压治疗术在治疗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观察25例患者实施负压治疗术后的效果.结果:通过细心的观察、护理、故障处理、和康复指导,未出现感染病例,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创面负压治疗术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护理人员应熟悉该项技术,做好护理,为广太患者更好的服务.
作者:王早;张麦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肿瘤这科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疾病,直到近代医学在高科技设备的帮助下,它的面目才得到深入的了解.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西医的进步严重依赖实验和实践.过去太偏重于从实验的方式去对疾病做了解,从理论的方式对疾病做了解的医学难以得到发展.过去实验式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所发展出的医学理论明显存在适用范围狭的特点,难以对癌细胞发展所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做合理的解释.缺乏适用范围广和统一性强的医学理论.西医治疗癌症的意义和价值,现代医学界一直存在十分大的争议.
作者:梁亚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150万单位加100ML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分析本组研究对象的冠脉再通率,并随访6个月,分析再次发生梗死的情况.结果:本组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冠脉再通者43例,冠脉再通率86%,随访6个月,50例患者中有4例再次发生梗死,再次发生梗死率为8%.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并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必要措施.
作者:董晓明;房观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的疗效.方法: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方式筛选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高脂血症患者360例. 2组均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个体化养生指导,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中医个体化养生指导后患者血压、血脂、体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葛玲玉;张喆;陈润;仇燕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估系统性血压管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66例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系统组,予以系统性血压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血压管理.两组均33例.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6月及1年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C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与预后结局的差异.结果:随访6月,两组CCSS评分、B1评分以及再梗死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系统组的CCSS评分及再梗死率与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系统性血压管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长期颈后.
作者:凌红梅;唐文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与碳酸锂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BRM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碳酸锂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将干预前的BRMS评分和干预后的BRMS评分进行比对,了解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相应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干预前的BRM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的BRMS评分,研究组干预后的BRMS评分(17.36±7.29),而常规组为(21.30±6.98),常规组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碳酸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疗效可靠,在临床治疗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作者:张伟;盛磊;李金龙;冯立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近年来引起妇产科学界广泛关注的妇女常见病.包括:产后阴道宽大松弛、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肠膨出、尿失禁等疾病,常见的是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产后及40岁以上妇女大约5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虽非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很多女性要带上尿垫才敢出门,还有的人担心有气味,不敢与亲友、同事进行正常社交活动,患上了“社交癌”.子宫脱垂的患者常有阴道口有物脱出,影响行走,伴有下腹坠胀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甚至行走时发生不自主的漏尿.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主要表现为强烈尿意或尿急感,尿不自主排出,常伴尿频、尿急、夜尿和排尿不能自控,产后阴道松弛甚至性生活不满意.由于该病与妊娠、分娩密切相关,及时进行产后盆底肌肉评估检测并开展康复训练,是极其重要的预防方法.
作者:武明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温阳通脉 率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二级以上医院确诊病例,全部采用温阳通脉 率汤加减,门诊治疗.共治76例病人,男52例,女24例,年龄48-86岁.结果:全部76例中,显效55例,占72.37%.有效17例,占22.37%.无效4例,占5.26%.结论:心肾阳虚实为缓慢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所在,用温通心肾之阳的方法治疗,实为治本之道,作用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文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依这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胞磷胆碱治疗,14天后采用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屏气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屏气指数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较对照组亦增加(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具有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数药物.
作者:林福虹;李炳尧;王洪权;赵伟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报告一例确诊右下肺鳞癌cT2aN1M0ⅡA期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在行第一期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该患者在进行第一期EP方案化疗6天后出现高热,高体温达40℃,伴气促咳嗽,咳血丝痰,右侧胸痛等情况,我们在患者高热时护理上予物理降温,氧疗改善患者气促,积极控制感染,控制疼痛,加强心理支持与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目的:总结报告一例确诊右下肺鳞癌cT2aN1M0ⅡA期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在行第一期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该患者在进行第一期EP方案化疗6天后出现高热,高体温达40℃,伴气促咳嗽,咳血丝痰,右侧胸痛等情况,我们在患者高热时护理上予物理降温,氧疗改善患者气促,积极控制感染,控制疼痛,加强心理支持与干预,结果;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肺癌化疗患者,需强化化疗期间的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梁淑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坦然面对并规范的进行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方法:采用责任护士单个针对性的宣教方式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71例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主动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护理人员对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作者:刘爽;韩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高山海岛官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表,对1208例驻高山海岛官兵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检出关节痛31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6例,关节损伤98例;疼痛官兵BMI显著高于正常官兵,超重或肥胖官兵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官兵,超重或肥胖官兵Lysholm分值显著低于正常官兵(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居住环境潮湿及训练不当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驻高山海岛官兵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发生率较高,超重、肥胖、居住环境潮湿及训练不当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乐丹;孙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择期剖宫产术前应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新生儿娩出后即刻脐血血气值和娩出后3-5d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101例,随机分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n=49)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组(L组,n=52).产妇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并快速静滴10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R组)或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L组),随后行硬膜外麻醉下的剖宫产术.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即刻脐动脉、脐静脉血气值(PH值、PO2、PCO2、HCO3-、BG、乳酸、钠、钾、镁、钙水平)和娩出后3-5d的黄疸指数.结果:除外R组产妇身高略高于L组(162.8±4.3cm vs.160.8±4.4cm.P<0.05),两组产妇其余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新生儿脐血的PH、PaO2、PaCO2和HCO3-的无统计学差异.R组脐动脉、脐静脉的BG、Mg2+均低于L组,乳酸水平均高于L组(P<0.05).术后5d,R组新生儿黄疸指数高于L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行血容量预充,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内环境,并降低娩出后早期的新生儿黄疸水平.
作者:朱琳佳;桂波;蒋秀红;饶竹青;倪燕;沈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到我院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临床观察 及数据可知: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研究组SAS评分(26.8±5.6)显著优于对照组(49.7±5.2),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髋关节 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尽 快恢复,更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明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自然阴道分娩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术的助产效果.方法:选择适应症的产妇13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采用宫口扩张5cm时行气囊仿生助产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观察产程助产.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缩短;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产后42d盆底功能筛查正常,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能缩短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及盆底肌松弛,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及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气囊仿生助产术是一种操作简易、安全、有效助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凤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全麻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术中用药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下行开腹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分别注入0.45%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观察组R组)和全麻后未行TAP阻滞(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手术中患者切皮反应,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6、12、24、48h视觉模拟疼痛(VAS)及Ramsav评分观察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R组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明显减小(P<0.05),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R组明显低于C组,镇痛满意度较好(P<0.05),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全麻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能明显减少镇痛药的需要量,可有效镇痛.
作者:展瑞静;宋杰;袁士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