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腹部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口服及外敷脐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积分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胃道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第1d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第3d、第7d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能有效的改善腹部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作雄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讨输尿管镜相关手术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的输尿管镜相关手术患者共计160例,对该16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研讨输尿管镜相关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处理办法.结果: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有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脱以及导丝断裂,对应的病例数分别是10例(6.25%)、13例(8.13%)以及21例(13.13%);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感染性休克(腰痛),对应的病例数为9例(5.63%).针对术中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做出相应处理.结论:输尿管镜相关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大多数并发症都可以通过治疗达到康复或好转.
作者:滕晓鹏;恽鸿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中营养支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88例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营养状观改善情况.结果:护理7天后,护理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分别是(117.18±20.14) g/l、(36.62±5.12)g/l、(1.94±1.08)g/l,护理14天后,护理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分别是(121.56±21.68)g/l、(38.99+6.33)g/l、(2.50±1.29)g/l,和对照组对应时间点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起有效的调节改善作用,缓解患者胃肠道不适,促进其病情早日好转.
作者:曲峰;赵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用酵母建立家兔的发热模型,并与细菌内毒素发热模型相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及酵母组和内毒素组,每组6只.酵母组用20%的酵母混悬液按家兔体重2ml/kg进行皮下注射,细菌内毒素组按家兔体重10EU/kg进行耳缘静脉注射.于注射后每隔0.5h,共8h分别观察两组家兔的体温变化趋势,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注射前和注射后每只家兔体温升至峰值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白细胞分素1 (interleu kin beta,IL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的水平.结果:酵母组在注射后约5h时家兔体温升达到峰值,而细菌内毒素组则在注射后约2h时升达峰值;两组升温峰值的血清TNF水平较注射前的初始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酵母建立的家兔发热模型与传统的细菌内毒素发热模型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唐兴梅;陈晓;江燕;朱文灯;高晓艳;凌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医学“三基三严”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生业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参加的全员培训与考核,也是当前继续医学教育质量评价的重点,是医院不断提升医疗基础质量的重要手段;我院作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省内十多所院校的教学医院,国家级培训基地住院医师培训的协同医院,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培训任务,都要求医院医务人员具备全面准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操作能力.我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工作由科教处组织,切实制定分层次的三基培训、考核方案.将“三基”培训考核工作逐步向系统化、规范化发展,为不断夯实医务人员的基本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院上等达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王荣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儿童狂犬病暴露特点、处置方法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近期300例儿童暴露者基本情况及处置办法和护理干预分析;结果:300例暴 露者均为0-14岁儿童,男性65%、女性35%,部位以四肢为主64%,头面部28%,其他部位8%,致伤动物狗、猫为主占85%,其他松树、猴子、兔子等小动物占15%,Ⅱ级暴露105例占35%,Ⅲ暴露195例占65%,处置办法为伤口清洗后注射狂犬疫苗,Ⅲ暴露者同时给予狂犬免疫球蛋白,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通过规范处置及健康教育,所有儿童均能配合完成预防接种疗程,抗体检测阳性率100%,未发生一例征犬病.结论:儿童狂犬病暴露后及时清洗伤口、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压免疫球蛋白,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于预,是预防儿童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世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8周的疗效优良率为91.9%,对照组为80.6%,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8周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22±0.89分和2.67±0.81分,都明显低于术前的5.22-1.24分和5.18±1.11分(P<0.05),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惠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使用焦虑抑郁调查量表(HADS)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HAS和H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急诊内科患者实施无缝隙优质护理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易铭;蔡国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当前结核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水平及耐多药的情况,对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治疗原则为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了解结核患者对结核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剂量,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比例法对2015年7月1日至2016 年6月30日50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总耐药率为14%,多重耐药率为8%.结论:结核病的耐药趋势严峻.相关卫生部门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冬梅;刘颖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菜单式”饮食治疗单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科室住院患者1500例,根据其对饮食需求,应用制作的饮食治疗卡进行有目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结果:应用“菜单式”饮食治疗单向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患者对饮食知识知晓率达95%.满意度达97%.结论:通过该治疗单的应用,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全春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的病情特点并制定相应的院前急救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一年内接诊的196例创伤患者,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创伤指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评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对接诊时与到医院时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后,接诊时与到医院时的创伤指数评分未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转运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及对策可对创伤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为入院后的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作者:陈亚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所收集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女45例,男55例,年龄在62至74岁之间,采用心理护理、中医健康指导、药物护理等方法.结果: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有效的护理,能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结论:树立以预防为主,把工作重心前移,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徐国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高职院校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总结高职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助产专业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实验班采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对两班的操作成绩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2014级实验班的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班,实习医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助产专业中积极推行实践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实习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张洁;武士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对400名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观察居民对治未病的认识、对常见适宜技术的选择倾向.结果:对38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12.37%居民对自身建康感到满意,61.86%居民认为自身健摩一般,25 77%居民对自身健康不满意.26%的人了解“治未病”.在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治未病”后,所有居民均认为中医参与预防保健十分有必要.其中20.62%的人愿意在三级医院进行中医治未病,4.12%的人愿意在二级医院进行治未病,53.61%的人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未病,21.65%的人更愿意在家中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方法中,选择中药茶疗(93.81%)、中药足浴(89.69%)及拔罐治疗(80.41%)的居民多.结论:多数居民不了解“治来病”,需要在健康宣教时普及;多数人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治来病”;居民更青睐于中药茶疗、足浴、拔罐进行“治来病”.
作者:张喆;陈润;黄美英;仇燕青;金莉莎;葛玲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观察磺达肝葵钠和低分子肝素在临床副作用,指导临床护理操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葵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注射后的皮下出血、远端经脉血栓发生、出血和疼痛的情况.结果磺达肝葵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皮下出血率分别为0%和20%,两者皆未发出现其它出血情况.远端静脉血栓前者发生率为11.4%后者发生率为14.3%,同为手背静脉留置针堵塞.磺达肝葵钠组的注射疼痛率为40%低分子肝素组的注射疼痛率为92%.结论磺达肝葵钠与较低分子肝素组比较,不易引起皮下注射部例位出血的发生,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当归属于一种多年生草本药物,高度约为0.45~1m左右通常来说,6到7月份是当归的花期正常花期,7到9月份是当归的果实形成期.甘肃省东南部(岷县产量多,质量好)是我国当归的主要生产地,此外,我国陕西、云南、湖北以及四川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栽培.因区域不同,导致我国各地区当归炮制的规范存在辅料、用药部位、质量要求及剂量要求等方面的差异.
作者:谢冰;靳子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6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剥脱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VCSS评分分别为1.13±0.24分和2.52±0.44分,都明显低于术前的9.56±1.95分和9.93±2.15分,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VCS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缓解疼痛程度.
作者:钟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并进行可预见性的护理,降低了患者ERCP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程度.方法:分析80例ERCP术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ERCP术后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收效良好.结论: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防治ERCP术后并发症,并对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D-J管患者拔尿管防止D-J管带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D-J管的421例病人拔尿管及D-J管带出情况.结果:421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D-J管随尿管带出,其余患者拔尿管后DJ管位置正常.结论:对于留置D-J管患者,选择合适D-J管,定期检查D-J管位置,加强护理人员相关培训,可以很好的防止拔尿管带出D-J管意外发生.
作者:韦丽娜;林楚琴;李湘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眼科晶体植入术中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采用随机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植入手术时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均 低于40%,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仅为20%.结论:手术中洗手依从性低,手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与自身重视不够有关,而且与手术节奏的短、平、快,工作量大、监测体系不完善也是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晶体植入手术时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教育和监控,强化洗手意识,认真执行洗手技术培训等综合措施采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避免经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和不可逆的结果.
作者:陈茜;沈菁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