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莉
目的:回顾品管圈活动在医院中的应用现状及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的相关文献回顾分析医院、护理人员和患者三个方面带采不同的质量改进和成效.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漏扫率明显下降,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使医院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取得艮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了医院形象.
作者:丰利;姬宏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儿童狂犬病暴露特点、处置方法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近期300例儿童暴露者基本情况及处置办法和护理干预分析;结果:300例暴 露者均为0-14岁儿童,男性65%、女性35%,部位以四肢为主64%,头面部28%,其他部位8%,致伤动物狗、猫为主占85%,其他松树、猴子、兔子等小动物占15%,Ⅱ级暴露105例占35%,Ⅲ暴露195例占65%,处置办法为伤口清洗后注射狂犬疫苗,Ⅲ暴露者同时给予狂犬免疫球蛋白,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通过规范处置及健康教育,所有儿童均能配合完成预防接种疗程,抗体检测阳性率100%,未发生一例征犬病.结论:儿童狂犬病暴露后及时清洗伤口、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压免疫球蛋白,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于预,是预防儿童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世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臭氧髓核消融术加射频靶 点热凝术的患者,给予术前正确的宣教,术中熟练的配合,术后耐心的指导等,观察其对患者手术的影响.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 出院.结论:术前有效的宣教,术中严谨的配合,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顺利、疾病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柴晓钰;冯蓓;胡桂莲;马高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根据我国一项健康调查表明:我国居民心衰患病率为0.9%,而且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在患者中年龄较大的人偏多.可见心衰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心衰治疗研发工作一直是我国医疗研发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就我国治疗心衰方案的新进展进行说明.
作者:尹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通过对中职药剂学生职场礼仪素养的培养,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中职药剂学生职场礼仪培养的意义、内容和培养途径进行阐述.
作者:周凤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体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性感染,如治愈迁延会导致严重的败血症,危及生命,国内外无特殊的治疗方法,目前一般都行脓肿切开引流,脓腔大而深,需经过多次换药才能逐渐缩小至愈合,病程长,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带来很多的困扰,如何缩短脓肿切开伤口的愈合时间,加速脓腔的愈合速度是整个换药过程的关键[1].我科将甲硝唑液应用于脓肿切开引流术,能促进患者早日愈合,现汇报如下.
作者:王建忠;杨丽丽;李立;马向民;黄洪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干预,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健康指导,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观察组64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路径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调查测试得分在70分及以上者50例,健康知识掌握率为78.13%;对照组为37例,健康知识掌握率为57.81%,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改善健康教育的效能.
作者:王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而老年患者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50%以上,其诱导治疗缓解率低,治疗相关并发症多,预后极差,是本领域的治疗难点.本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金香淑;朱海燕;李文君;姚子龙;靖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中营养支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88例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胃瘫疾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营养状观改善情况.结果:护理7天后,护理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分别是(117.18±20.14) g/l、(36.62±5.12)g/l、(1.94±1.08)g/l,护理14天后,护理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分别是(121.56±21.68)g/l、(38.99+6.33)g/l、(2.50±1.29)g/l,和对照组对应时间点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人血白蛋白三项营养指标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起有效的调节改善作用,缓解患者胃肠道不适,促进其病情早日好转.
作者:曲峰;赵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每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48h撤婷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48h内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3.66%,医院感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找出了其相关因素.结论:ICU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外源性感染,治疗与控制内源性感染.
作者:周春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在Graves'病和亚急性甲状腺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8例,进行131Ⅰ摄碘率测定,同时血清检测甲状腺功能、TPOAb、TGAb和TRAb、甲状腺彩超检查.设正常对照36例,同期初发GD患者42例.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摄碘率明显低于正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论:甲状腺摄碘率测定经济、快速,特异性较高,有助于Graves'病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出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同时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和术中配合.结果: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下治疗后112例一次止血成功,占93.33%;6例因复发性出血转外科治疗,占5.00%;1例因家中事务等原因自动出院,占0.83%;1例死亡,占0.8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时有效.系统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宏;周秀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6月36例全麻下择期小儿疝修补手术患者改善护理服务环境,营造人文关怀气氛,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实施无缝隙护理等人文关怀措施,连续6各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患儿和其家属,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对患儿实施人文关怀,提高医患满意度.
作者:邓晓莎;罗莎;李名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椎动脉先天变异多见于起始部位,常见的变异是左侧椎动脉直接起自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的主动脉弓上,偶有发自头臂动脉、颈总动脉[1].起自右侧颈内动脉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经DSA证实的椎动脉起自右侧颈内动脉的患者,并对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和分析.
作者:马晓辉;杨金波;侯焕峰;李如娟;方军涛;马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甲醛对人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计数实验检测不同剂量的甲醛对人红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剂量的甲醛对人红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甲醛剂量的不断增大,人红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同时促进人红细胞的凋亡.结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接触甲醛,我们通过检查甲醛对人红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清楚的反应出甲醛对人体的损害,进而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作者:刘巍巍;邹秋琼;林静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在血糖检验中的检验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患者76例,所选取的时间段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之间,7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验,检验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76例患者经2种检验仪器进行血糖检验,结果静脉血血糖平均值、血浆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清葡萄糖差异对比均P>0.05,差异并不显著.结论:采用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对血糖进行检验,得出基本一致的结果,而后者更为经济、便捷,可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快的检验结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程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8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91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2%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和恶心呕吐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探究优质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月-2016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56例创伤性体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各28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救治成功率为96.4%,护理满意率约为100.0%,上述指标较之对照组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温雅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到2016年5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口服与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两组治疗观察周期都为7d.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经过判定,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4.15±0.26d、3.62±0.22d和4.25±0.36d,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65±0.45d、5.26±0.29d和6.00±0.41 d(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悦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为了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实施气管插管的172例患者进行护理.结果:172例气管插管患者中发生意外情况的9例,其中气管导管阻塞2例;意外拔管5例;气管导管易位入左或右支气管1例;气管导管的气囊漏气或破裂1例,通过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病情恢复平稳,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气管插管患者往往并发症较多,病情复杂,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置管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挽救患者生赢得宝贵的时间.
作者:杨慧;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