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文;金梅花;金明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护理措施.方法:2015年8月-2016年8月月我院约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CT增强扫描.实施扫描前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使其心率达标.结果:200例患者中,190例心率在70次/分以下,5例患者平静休息时心率在70以下,上机后心率便上升至80至100次/分和心律不齐,而以失败告终.有3例检查后有痒感,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在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中,心率的控制和屏气成功是扫描成败的关键.
作者:王月红;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潜江市米面制品中铝的污染程度及分布情况,加强米面制品中铝的含量控制.方法:根据全国食品风险监测任务,按照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2010-2015六年在潜江市集贸市场、超市、餐饮等地点采集丸类米面制品共计203份,对其进行铝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203份米面制品样品中,总检出率92.%,超标率28.1%结论:通过流通领域的采样检测,发现米面制品中铝的污染水平较高,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改进传统加工工艺,降低米面制品中铝的含量.改进个人的饮食习惯,尽可能的少食用含铝高的食物.
作者:陈晓勇;游帅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活络骨康丸对因气滞血瘀、脉络不道、肝肾不足导致的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取内服活络骨康丸(生产批号20080313)的距骨缺血坏死病人54例,跟踪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愈42例,治愈率占78%有效11例,有效率占20%;无效1例,无效率占2%.结论:活络骨康丸在临床治疗距骨坏死的疗效已得证实,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仍需继续探讨.
作者:时晓华;白玉;马富强;杜萌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8周的疗效优良率为91.9%,对照组为80.6%,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8周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22±0.89分和2.67±0.81分,都明显低于术前的5.22-1.24分和5.18±1.11分(P<0.05),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惠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和法”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治法之一.通过对“和法”理论与临床多角度、多层面的阐发,历代医家不断拓展“和法”的理论范畴.因此,“和法”概念,也有了狭义、广义之分.其中“和法”的内涵,即“和法”的本质属性.“和法”是通过健运人体枢机、调和病机关系,针对表里上下失和、阴阳气血营卫失和、脏腑气机失和、寒热互结或寒热格拒等病机矛盾的一类治法,重在“和解”与“调和”.“和法”的外延,即“和法”的范畴.“和法”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和解法包括:和解少阳法、开达膜原法、调和营卫法;调和法包括:调和脏腑法、调和气血法、平调寒热法.调和脾胃法是和法的其中之一,也是临床上治疗脾胃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针对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常,寒热互结于中焦的病机,运用健脾和胃降逆的方药进行治疗的方法.经典的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广泛用于小儿疾病,如厌食、泄泻、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肠系膜淋巴结炎、胆囊炎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本论文主要从半夏泻心汤的药物功效及相互配伍方面,分析本方在小儿厌食中的应用,并发挥了卓越的疗效.
作者:王芳;赵淑景;李海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对400名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观察居民对治未病的认识、对常见适宜技术的选择倾向.结果:对38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12.37%居民对自身建康感到满意,61.86%居民认为自身健摩一般,25 77%居民对自身健康不满意.26%的人了解“治未病”.在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治未病”后,所有居民均认为中医参与预防保健十分有必要.其中20.62%的人愿意在三级医院进行中医治未病,4.12%的人愿意在二级医院进行治未病,53.61%的人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未病,21.65%的人更愿意在家中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方法中,选择中药茶疗(93.81%)、中药足浴(89.69%)及拔罐治疗(80.41%)的居民多.结论:多数居民不了解“治来病”,需要在健康宣教时普及;多数人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治来病”;居民更青睐于中药茶疗、足浴、拔罐进行“治来病”.
作者:张喆;陈润;黄美英;仇燕青;金莉莎;葛玲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完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 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 效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世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医保管理的难点,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方法:通过对公立医院和参保患者两个途径对相关人员进行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调研,了解并分析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难点,并制定对应对策.结果:公立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存在参保者期望值与实际差距较大、规范化管理监管难、医疗费用控制难、事实依据取证和处罚难等方面的难点.结论:针对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难点,通过建立医保“一站式”服务体系、采取优化宣传策略、设立监督岗位、医保费用绩效考核等对策,从而提高公立医院医保管理的质量水平.
作者:徐安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阿奇霉素结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结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观察组的肺功能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阿奇霉素结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庞建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丈夫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建档分娩的孕妇12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丈夫没有进行陪伴分娩;观察组丈夫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第二产程与第一产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三产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与5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04±0.66分和9.97±0.44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0.49分和9.72±0.42分(P<0.05).结论:丈夫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心理护理能缩短第三产程,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郜秀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2010年-2015年金山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研究2014年和2015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学特征,为今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信息系统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资料;结膜拭子采样进行病毒分离和细菌培养.结果:金山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教从2010年开始下降;9月份高发;工人、农民、学生发病多;分离出EV70和腺病毒,培养出表皮葡萄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防治重点人群是工人、农民和学生;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应该注意抗菌治疗.
作者:高其乐;周晓东;李涛;陈雪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母婴生存质量.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消化专科理论知识、完善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并掌握其专科技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更好的为患者减轻病痛及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出院后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指导.结果:更大幅度的提高胎儿存活率,及时有效救治从而减少患者病痛,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同产科结合,并开展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座谈会,普及健康饮食、正确调节合理的生活习惯.结论:正确有效的救治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从而减少患者病痛,降低胎儿死亡率.作为一名消化专科监护室护士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全面的专科理论知识,提高医疗操作技术水平.面对专业性强、风险较高、救治情况特殊的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始终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关爱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得到专业的治疗,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惧得到安慰和温暖.
作者:胡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为了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实施气管插管的172例患者进行护理.结果:172例气管插管患者中发生意外情况的9例,其中气管导管阻塞2例;意外拔管5例;气管导管易位入左或右支气管1例;气管导管的气囊漏气或破裂1例,通过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病情恢复平稳,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气管插管患者往往并发症较多,病情复杂,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置管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挽救患者生赢得宝贵的时间.
作者:杨慧;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办法.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论: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将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于我院诊治的80例甲状腺的占位性病变患者,全部患者都实施超声诊断,同时把超声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影像中恶性结节情指征为18个结节的边界不清晰,16个结节低回声、17个没有规则形态、9个结节微钙化、12个结节血供比较丰富、13个结节纵横比超高1;超声影像中良性结节指征为52个等回声、40个混合回声、80个结节边界比较清晰、97个结节形态比较规则、52个血供不足、85个结节纵横比小于1.结论:将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诊断符合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饶明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处方点评作为不合理用药的一种干预方法,对提高医院用药合理性和规范用药行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原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1]、《处方点评管理办法》[2]等文件要求,本院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定期从门诊处方中抽查一定数量的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护理评分分别为24.34±2.19分和29.14±2.09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的33.90±2.22分和32.87±4.20分(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行为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曹鲁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胸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将术后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的 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对照组为使用常规双腔水封式胸腔引流装置,观察组为使用速衡Thopaz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留置胸管的时间,住院天数,患者舒适度及医护人员的使用感受.结果:观察组在胸管留置的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医务人员使用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可减少患者停留胸管的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医护工作量,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亚璐;孙妃娥;苏小玲;李平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与对比开放手术与腹腔镜在直肠癌治疗中的近远期效果.方法: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直肠癌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情况,不过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4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手术,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中应用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促进患者的近期康复,且能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洪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到我院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临床观察 及数据可知: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研究组SAS评分(26.8±5.6)显著优于对照组(49.7±5.2),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髋关节 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尽 快恢复,更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明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