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目的:探讨表麻下电子纤维鼻咽喉镜下用活检钳行声门下活水蛭取出术的可行性,总结临床配合经验、技巧,提高水蛭取出效率.方法:经过对15 例声门下活水蛭患者,在表麻下电子纤维鼻咽喉镜下用活检钳取出活水蛭术中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15例患者中除1例因年龄太小(5岁),患者配合欠佳,转手术室在全麻下手术取出外,其余14例均在表麻下电子纤维鼻咽喉镜成功取出,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与不适,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结论:在表麻电子纤维鼻咽喉镜下活检钳取出声门下活水蛭的方法可行,有痛苦小、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安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处方点评作为不合理用药的一种干预方法,对提高医院用药合理性和规范用药行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原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1]、《处方点评管理办法》[2]等文件要求,本院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定期从门诊处方中抽查一定数量的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急性胰腺炎的普遍增多,越早的开放患者饮食越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空肠营养管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但堵管现象也日渐加重,反复的安置空肠营养管给患者的心理、生理、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临床上对管道的选择、营养液的配比、管道的观察、护理的专业技术运用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便于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作者:贾佳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缺少阳光能量补充而导致的各种疾病越来越多,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努力,发现了阳光对人体健康运转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能量补充作用,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与阳光的能量特性相结合,创造性的推出仿太阳补光养生理念.目前我们医院康复科应用仿太阳补光仪,治疗患者30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总结如下.
作者:李长有;申惠芳;李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室护理带教中采用不同带教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41例护士生作为对照组,给予其传统护理带教模式;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另41例护士生作为研究组,给予其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教学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带教后理论与操作知识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教师对护士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有利于提升护士生成绩,可推广.
作者:彭美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药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运用基础医学的知识来研究,解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学好《药理学》对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非常重要.面对药理学教材中繁多的药物名称,复杂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学生们多感难学、难记.做为一名药理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会.
作者:杨桂兰;赵风琴;柳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危险因素与风险控制措施.方法:选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600例患儿,有投诉患儿100例,对100例投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儿科护理中出现风险的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儿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等,针对各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采取措施前后的投诉率进行对比,采取防范措施后的投诉率明显降低,结论:儿科护理中存在危险因素,如护理人员因素、社会因素及管理因素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护理风险性,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金凤;李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货币资金是医院流动性强,控制风险高的资产.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货币资金控制是核心的环节.本文结合公立医院具体工作,对公立医院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
作者:黄峻杰;李佳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建立依折麦布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对同一厂家3批次依折麦布片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对比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验证的结果,确定适用于依折麦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中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控制菌检查中,试验组检出太肠埃希菌.结论:建立依折麦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均采用薄膜过滤法.
作者:陈瑞;王霞;朱梅;王明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物配制环节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对我院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置过程当中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相关问题并进行研究总结相关问题并进行研究,将药物的配制严格落实到各个环节,不断的改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物配制的方法.结果:强化对静脉配置中心配置人员的培训,严格的落实配置过程当中的操作规程,保证药物配制的质量,需要确保PIVAS的顺利运行,能够更好地满足相关临床的需求.结论:对静脉配置中心的药物的配制措施进行完善,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张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妊娠妇女孕早期膳食营养状况,并提出改善其营养状况的策略.方法:以我院近两年在门诊孕早期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42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膳食结构进行分析,用围产营养专业软件系统计算营养素的平均摄入总量,分析其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结果:本组研究对象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均低于推荐比例,而脂肪供能比则高于推荐比例;营养素的摄入仅烟酸达到RNI标准,余者均未达到,尤其是膳食纤维、维生素B1、钠及钙的摄入量占RNI比例不到40%.结论:孕早期妇女膳食营养会直接影响到胎儿发育,故按需补充各类营养剂,以促进胎儿健康成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每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48h撤婷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48h内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3.66%,医院感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找出了其相关因素.结论:ICU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外源性感染,治疗与控制内源性感染.
作者:周春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菜单式”饮食治疗单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科室住院患者1500例,根据其对饮食需求,应用制作的饮食治疗卡进行有目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结果:应用“菜单式”饮食治疗单向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患者对饮食知识知晓率达95%.满意度达97%.结论:通过该治疗单的应用,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全春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有学者报道普外科手术患者普遍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1].眼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状况,手术是其主要因素之一,而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均有明显积极影响.1 患者焦虑的原因所有眼科手术患者都存在焦虑情绪,分析可能原因1.1手术是否成功,术后视力是否能恢复,是患者焦虑的大原因.1.2不适应医院环境,因疾病不得不来到陌生的环境中与他人相处,对医务人员不熟悉,不习惯开灯睡觉等,均易引起患者的焦虑情绪,多见于儿童患者和依赖性强的老年患者.
作者:王希铭;翟祥娟;于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双心医学”提倡不仅关注患者心脏,更要关注患者心理,“双心”医学理论所揭示的现象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涉及生理、病理、心理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综合病理现象,从严格意义来说它揭示了疾病的一种特殊状态,而非独立的一类疾病.达到“心身”的协调和平衡是我们研究“双心医学”的目标之一,西医学在心脏器质性疾病的治疗中有明确的机制与作用,而中医学气血平衡理论是研究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理论,对机体的整体平衡有突出的优势,笔者认为“双心医学”的发展借鉴中医学的上述思想非常必要.
作者:顾书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制度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共105例作为干预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08例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及意外脱管发生率.结果: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意 外脱管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制定并严格执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和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率, 提升护理专业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马娟;钟博华;将丰亦;王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00例,随规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对比之下加用了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的观察祖中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大.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为82%,观察组达到94%.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升疗效.
作者:丛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使用焦虑抑郁调查量表(HADS)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HAS和H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急诊内科患者实施无缝隙优质护理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易铭;蔡国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地:研究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异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常规护理的方法上加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产的患者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异常妊娠的产妇分娩前后实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助于辅助产妇健康生产,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尚宪;晏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身体约束在现今的监护室很常见,无论是躁动不安的肝性脑病,还是持续呼吸机使用的病人,更或者较一些脑外科常见的颅内术后病人等都是需使用约束带,从而帮助患者减少躁动,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达到减少并发症和提高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身体约束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有效的预防拔管、治疗、病情的缓解,反而会给患者带来皮肤的损伤,从而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心理障碍症.因此如何提高约束失效风险评估护理,将是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熟练掌握评估技巧,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全面的约束风险评估理论知识,提高医疗操作技术水平,再从而组成身体约束护理小组,指定护理计划,更好的掌握评估流程,从高风险环节强把关.持续改进约束计划、流程、评估、注意观察记录,更好的安全使用约束,降低约束不当引起的伤害有效的评估约束失效风险评估护理,合理运用约束装置,减少对肢体的伤害.定时松懈,即时评估约束风险,班班交接清楚,更好的保护患者.使患者的身体痛苦得到有效地治疗,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惧得到安慰和温暖.大限度的保证了护理安全,也达到的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霍应露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