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长宁区公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实践探索与发展思考

郑宏;刘晓;邱洁菡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 严重精神障碍, 公共精神卫生
摘要:目的:描述分析上海市长宁区分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运作状况,为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内公共精神卫生应急体系概述、长宁区体系发展概况及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等四方面进行初步阐述与分析.结果:长宁区公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核心内容包括“一案三制”暨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法制建设,通过建立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政府主导的社区三级防治网络、实行治疗、干预、住院综合减免政策、实施社区双重监护、开展分层培训、定期应急演练、推动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大应急储备保障等措施,落实对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结论:长宁区公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一定程度上防范和降低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增强了政府应对精神病人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为在大中型城市健全公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范例.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干预,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健康指导,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观察组64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路径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调查测试得分在70分及以上者50例,健康知识掌握率为78.13%;对照组为37例,健康知识掌握率为57.81%,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改善健康教育的效能.

    作者:王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和现状

    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首先要建立一条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通过血管通路,经过透析机和透析器的处理,将体内多余的水分、电解质及毒素清除出去,将接近正常成分的血液通过这条通路送回体内,血管通路的建立是保证透析的一个重要条件,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血管通路技术亦不断发展,但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决定其血管条件普遍较差,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持越显困难,并发症较多[1].我们在理论上和临床工作中进行了追踪和探索,现综述如下:

    作者:韩冰;刘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肿瘤的真面目

    肿瘤这科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疾病,直到近代医学在高科技设备的帮助下,它的面目才得到深入的了解.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西医的进步严重依赖实验和实践.过去太偏重于从实验的方式去对疾病做了解,从理论的方式对疾病做了解的医学难以得到发展.过去实验式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所发展出的医学理论明显存在适用范围狭的特点,难以对癌细胞发展所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做合理的解释.缺乏适用范围广和统一性强的医学理论.西医治疗癌症的意义和价值,现代医学界一直存在十分大的争议.

    作者:梁亚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在血糖检验中的检验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患者76例,所选取的时间段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之间,7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验,检验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76例患者经2种检验仪器进行血糖检验,结果静脉血血糖平均值、血浆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清葡萄糖差异对比均P>0.05,差异并不显著.结论:采用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对血糖进行检验,得出基本一致的结果,而后者更为经济、便捷,可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快的检验结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程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及对比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涉及病例43例.其中,改良根治术患者23例,保乳术患者20例.疗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三年生存率及局部转移率结果:改良根治术组的手术时间(153.7±19.27 min)明显高于保乳术组(122.7±22.40 min),P=0.032;改良根治术组的术中出血量([88.46±10.89)明显高于保乳术组(89.94±9.77),P=0.02;术后三年,改良根治术组23例患者中,存活21例,保乳术组20例患者中,存活19例.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1/23 vs 19/20,p=0.577).术后三年,改艮根治术组局部复发1例,保乳术组局部复发1例,两组的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33).结论:对于年轻、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术治疗从整体性价比而言,优于改良根治术组.

    作者:安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入院时间为(4 7±0 5)h,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入院时间能够得到缩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武学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到我院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临床观察 及数据可知: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研究组SAS评分(26.8±5.6)显著优于对照组(49.7±5.2),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髋关节 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尽 快恢复,更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明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总结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急诊救治及护理配合对急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配合进行回顾 性总结.结果:44例患者抢救成功,病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乌头碱中毒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岚兰;刘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量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学习主动性、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0.05);观察组患者年龄越大掌握疾病知识越差,文化程度越高掌握疾病知识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患者进行量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巧林;包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这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胞磷胆碱治疗,14天后采用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屏气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屏气指数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较对照组亦增加(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具有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数药物.

    作者:林福虹;李炳尧;王洪权;赵伟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本科实习生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教方法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实习生在皮肤科临床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带教方法,增强护理本科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方法:对2014年7月~2016年4月,36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在我院皮肤科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责任心不强;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乏自信心,心理素质差;沟通交流障碍;自我防护意识薄弱都是在实习工作中带教老师应该重视的带教问题.结论:针对护理本科实习生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带教老师应该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根据实习生自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带教方法,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在皮肤科的带教质量.

    作者:王倩;熊婉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对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就诊的84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临床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在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后采用综和护理干预,可以便患者的疼痛感减轻,使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程美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88例镇痛分娩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药物镇痛分娩法在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将2016年3月至5月来我院生产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对镇痛要求的差别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一组为观察组,使用了药物镇痛分娩法;另一组为常规组,按产妇的要求未采用镇痛方法.通过对两组产妇临床反应的观察来分析探讨镇痛分娩的效果.结果:使用了药物镇痛法分娩的观察组产妇与实验组与常规组相比产妇的助产发生率和产程时间有明显的降低.结论:使用药物镇痛分娩有明显的助产作用,降低了产程时间,提高了分娩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国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优质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护理组,观察并对比2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护理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等各项评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生活规律、用药依从性、注意经期卫生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邓桂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甲醛影响人红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目的:了解甲醛对人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计数实验检测不同剂量的甲醛对人红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剂量的甲醛对人红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甲醛剂量的不断增大,人红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同时促进人红细胞的凋亡.结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接触甲醛,我们通过检查甲醛对人红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清楚的反应出甲醛对人体的损害,进而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作者:刘巍巍;邹秋琼;林静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5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150万单位加100ML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分析本组研究对象的冠脉再通率,并随访6个月,分析再次发生梗死的情况.结果:本组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冠脉再通者43例,冠脉再通率86%,随访6个月,50例患者中有4例再次发生梗死,再次发生梗死率为8%.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并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必要措施.

    作者:董晓明;房观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目的:对高职院校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总结高职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助产专业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实验班采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对两班的操作成绩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2014级实验班的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班,实习医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助产专业中积极推行实践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实习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张洁;武士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儿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控制措施探究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危险因素与风险控制措施.方法:选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600例患儿,有投诉患儿100例,对100例投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儿科护理中出现风险的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儿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等,针对各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采取措施前后的投诉率进行对比,采取防范措施后的投诉率明显降低,结论:儿科护理中存在危险因素,如护理人员因素、社会因素及管理因素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护理风险性,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金凤;李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公立医院货币资金管理

    货币资金是医院流动性强,控制风险高的资产.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货币资金控制是核心的环节.本文结合公立医院具体工作,对公立医院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

    作者:黄峻杰;李佳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和控制中应用

    目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和控制中应用.方法:本文选取59例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疾病复发率大小.结果:护理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大小分别是(90.65±2.08)分、(95.51±2.66)分、(96.01±2.11)分、(96.66±2.38)分,对照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大小分别是(74.98±1.11)分、(75.51±1.14)分、(80.01±1.17)分、(80.32±1.37)分,两组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后,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预防疫病,实现疾病控制和保健管理,有效降低了疾病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对于基础医护知识的掌握,保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好自我预防和保健护理工作.

    作者:苏东强;杨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