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陈燕;吴福珍;余萍;叶明月
目的:探讨在疾病诊断及愈后观察中血液细胞手工复片的重要性。方法:统计2015年6月至12月周末白天值班血常规复片样本248例,分析血细胞异常检查结果。结果:①白细胞形态异常在复片中占71.77%,异形淋巴细胞复片占24.60%,幼稚原始细胞(白血病)复片占10.89%②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占复片10.48%③血小板与仪器检测不符占复片6.85%。结论:血细胞手工复片可提高仪器血液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特别对于白血病等疾病的首次检验意义重大。
作者:汤小芳;孙倩;买力开·斯拉吉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塑造医院形象应紧跟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从理念、形式和手段上进行创新,要跳出传统医院形象过多强调医疗服务这一禁锢,将关注点转移至医院管理、发展规划及所有可能的公共事件上等,让这些因素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深入的大环境中更能经得起考验,医院就能够获得长期的形象传播和价值认识的优势。
作者:王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大呼气流量(PEF)、呼吸频率(RR)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大呼气流量、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苗雪松;吕明阳;王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益气活血通络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广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症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癌症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III度及以上疼痛程度患者发生率13.3%明显少于对照组63.3%(X2=8.965,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9.117, 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症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蒋丽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危害的因素进行分析,充分强化职业风险意识及个人防护技能。方法:了解去污区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程度和实施个人防护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所有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器械污染物品的危害,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对粉尘、气溶胶、高压水枪、气枪的微生物分子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认识偏低。结论:加强职业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从而能够降低职业方面的危害现象发生。
作者:解瑞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血管性疾病是累及全身重要脏器的病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等,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但上述疾病本身不是心脏或大脑器官发生病变,而是供应上述脏器的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和局部阻塞所致。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重残。尽管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病死率不断降低,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所面临的疾病负担仍然在逐步增加。血管病变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已引起我们的关注。以往认为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而实际上,目前我国大城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0-55%岁壮年人群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30余岁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者也偶有发生。更为令人担忧的是,20世纪末期及以后出生的人群,幼年起便接受高脂饮食、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适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推测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还会进一步提前。而30-55岁年龄段正是事业的黄金时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和致残不仅极大地增加了个人、家庭的不稳定因素,也对我国过民经济的顺利发展造成巨大隐患,为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受疾病打击后的小姑娘存者,相当一部分可能残留运动耐量降低和偏瘫等器官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其生活质量,虽然能够长期存活,却无法继续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即使是没有明显躯体后遗症者,对如何预防疾病再次发作往往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表现在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症状较轻,对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终很有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另一部分人则对疾病抱有过度恐惧的心理,从此长期卧床休息、远离正常生活,无法完整地回归社会。
作者:孟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型14天抗菌药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组成的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新型抗菌药序贯疗法,即前7天给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片,后7天给予雷贝拉唑+阿奇霉素+替硝唑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后停用抗菌药,继续给予雷贝拉唑4周,治疗结束8周后,比较两组者Hp清除率、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7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的耐受性,治疗过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序贯左氧氟沙星的新型疗法,根除Hp率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标准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轻微,可考虑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根除Hp的一线方案。
作者:刘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析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56例,实施术后并发症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探析护理措施对改善并发症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并发症加重2例,其余54例患者病情均在接受护理后,明显好转。结论:对肝癌患者给予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缓解患者痛苦,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护效果,延长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优质护理服务”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彭晶晶;黄莉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支气管炎患者84例,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刚开始都采用常规护理,但实验组还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综合心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AQLQ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经综合心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接受治疗后都出现活动受阻、哮喘症状和对刺激源的反应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之前(P<0.05),实验组活动受阻、哮喘症状和对刺激源的反应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对支气管炎哮喘患者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换春;王红霞;陈志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盐酸水苏碱的鉴别,为益母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丙酮-无水乙醇-盐酸(10:6:1)为展开剂,对以不同方法提取的样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碘蒸气熏后,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斑点清晰,操作简便。结论:可用该法对益母颗粒进行快速的鉴别。
作者:韩丽丽;巩峰贤;孙俊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引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有研究指出,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减少40%甚至更高的死亡率[2]。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Mammotome)治疗更是为乳腺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1994年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问世,使乳腺外科空芯针活检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该系统由真空抽吸泵和旋切刀组成,旋切刀与空心活检针相似,由套管针构成,加上真空抽吸,并配备有独特的传送装置,在不退出外套的情况下,通过内套针的运动将切取标本运出体外,可进行重复多次切割获取多个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免疫组化检查[3],对于一些良性乳腺肿物具有一期微创切除的好处。
作者:宁晓婷;郑玉新;周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间28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1.0~10.0 cm。体积大10.0×9.0×7.0 cm。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中不规则切除15例,左外叶切除6例,Ⅵ段切除术7例。手术时间为70~225 min,术中出血80—950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漏,予以保守治疗后康复,术后平均住院(7-14)d。结论:在充分掌握适应证和手术技巧的情况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安全可行。
作者:朱国栋;郭磊瑶;陈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导诊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的误解,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通过理论与日常实践工作相结合,探讨了门诊导诊护士和患者的沟通技巧。结果:总结出适合门诊导诊护士的沟通技巧方法。结论:门诊导诊护士在与患者交往中服务于患者,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提高服务形象。只有不断完善改变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正确把握沟通技巧,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
作者:祁淑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讨论分析人性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88例,按照随机数表分配为试验组以及常规组,两组患者均有94例。在常规组94例患者中,护理人员实施传统常规护理;而在试验组94例患者中,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并将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情况对比方面,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室试验组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介入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介入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邱永敬;王志学;王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总结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评价。方法:筛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到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患者共7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n=36例,施以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常规组(n=34例,施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对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42.14±3.21)分、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34.12±2.45)分。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施以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密固达治疗不同风湿免疫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我们对来我院进行就诊的278例风湿免疫疾病合并有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情况分为注射密固达药物之前未使用任何抗过敏药物者以及注射密固达药物之前使用地塞米松、乐松、分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者。随后,对所有患者使用药物密固达进行治疗;后,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钙剂补充,并就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护理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密固达药物治疗之后其骨质疏松状况均较以前有着明显的减轻状况,有9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使用密固达之前未使用非甾体类药物以及地塞米松、分海拉明患者有61人发生不良反应,使用上述药物者有35人发生不良反应。出现发热状况的患者有52例,患者出现肌肉酸痛者有32例,出现恶心呕吐患者有8例,出现失眠患者有1例,出现疲劳乏力患者有8例,出现肌性胸痛患者2例,出现口渴患者有3例,另外出现排尿困难、腹泻、咽痛及下肢抽搐的患者各1例。结论:临床上使用密固达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时,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状况发生,其中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类患者,90%的患者不良反应在7天内消除,10%患者15-30天内消除。
作者:门倩;李欣;张乐;石燕杰;张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吲哚美辛栓为吲哚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制止炎性反应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一些不良反应,但引起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