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传统痔切术疗效分析

张利军

关键词:痔疮临床治疗, 不同术式, 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传统痔切术与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在痔疮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痔疮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并依次分别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传统痔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一次性治愈率、手术与住院时间、排便疼痛率、出血率以及尿潴留情况等。结果:观察组96.7%的患者一次治愈,对照组84.3%的患者一次治愈,观察组一次治愈率较高。此外,观察组在手术、住院用时、伤口愈合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效果与并发症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痔切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和恢复时间,具有推广价值,在临床上应予以广泛采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单号日期入院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双号日期入院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肺活量比量(FEV1%)及FEV1/FVC值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分泌减少、便秘、心率增加、心悸等轻微不良反应,均配合完成研究。结论:临床应用噻托溴胺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且安全可靠,患者依从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英吉;韩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营养餐粉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营养餐粉的遗传毒性作用,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分别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测试受试样品的遗传毒性及致畸作用。结果:在Ames试验中,受试样品营养餐粉各剂量组在加入或不加入S9时结果均为阴性。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中,受试样品各剂量组未导致微核发生率增加。在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未观察到受试样品对精母细胞有明显的致畸作用。结论:受试样品营养餐粉在本实验条件及剂量范围内未见遗传毒性。

    作者:赵勇;邓新燕;陈华兴;曾维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糖尿病中医一体化专科护理技术

    目的::观察糖尿病中医一体化护理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有经验的具有中医护理资质的护士行中医一体化护理;观察时限均为3个月。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来验证;通过中医症状评分、及空腹血糖等检查,主客观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估,达到对治疗效果准确评定。结果:实施中医一体化护理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护理前患者空腹血糖为(9.1±3.4)mmol/L,护理后患者血糖为(6.6±1.3)mmol/L,患者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糖尿病中医一体化专科护理技术实施对改善糖尿病症状,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意义,易于实施推广。

    作者:王怀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西南名医李世昌治疗蛋白尿经验

    目的:通过总结李时昌老师多年临床经验,观察中药治疗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固肾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论:益气固肾汤具有消除蛋白尿作用。

    作者:李卫萍;卞保平;李时昌;杜樱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胸部创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胸部创伤是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约占50%,发生率、危害程度均在创伤性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由胸部创伤说直接引起的死亡约占创伤1/4,另有1/4创伤死亡与ST引起的并发症有关,[1]本院既往接受78例胸部外伤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杨晓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大呼气流量(PEF)、呼吸频率(RR)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大呼气流量、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苗雪松;吕明阳;王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创新理念贯穿教学,多站式考站考核能力--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教学改革

    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新政策,结合专业型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模式对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增设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与国家执业医师临床能力水平相接轨。课程教学中,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创新科研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用具、专利使用,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站式考站考核方式全方面评价学生。结论:设立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全程贯穿科研创新思维,以多站式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核研究生的基本技能,推动了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良性发展,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作者:夏玲玲;马頔;习雯雯;姜艳;王荒野;胡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双膦酸盐类药物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治疗乳腺癌继发骨转移的重要药物。早期实验研究显示出双膦酸盐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存在冲突,随着几个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完成,明确了双膦酸盐,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郧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谈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药物研究的深度不断增加,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研究成果。比如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一些细菌的治疗方式更加多元化而且准确性以及疗效都要更高。所以通过对这些抗菌药物的药理药性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在临床上对这些药物的应用。尤其是伴随着当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的应用让很多护理人员对于不同药物的药性以及药理特点都无法进行充分的认识,这样便导致了一些药物的滥用。本文选取了抗菌类药物中为常见的阿莫西林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针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其药理和药性的了解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分析,以规范在临床上对于抗菌类西药的使用。

    作者:郑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

    临床医务人员是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群体,与病人密切接触,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1]。因此,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危害正日趋严重,逐渐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与关注,临床医务人员应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加强个人防护,维护自身的健康。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泵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糖尿病治疗用胰岛素泵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科纳入的76例糖尿病患者,利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将76例患者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各组均38例。试验组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观察两组血糖变化,比较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胰岛素用量为(40.0±12.8)U、胰岛素使用时间为(5.1±3.5)d,对照组分别为(58.9±16.7)U、(8.7±4.9)d。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1.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血糖改善程度,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用于糖尿病中,血糖控制效果明显,药物副作用轻。

    作者:申丽娟;柳文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4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谷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制剂中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应用研究

    目的:对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与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将粉碎机放置在台面位置上,选择10目筛板,将中药饮片投入到进料口当中,使得药物完全通过筛板。之后将设备停机,再使用80目筛板对其进行筛分处理。直至所有的渣头全部通过筛板,将振动磨中放入适量的粉末。从中选取部分样品,对该药物粉末的表面积以及颗粒直径进行测试,从而对细胞破比率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统计可以分析得出麻黄以及平贝母的租价粉碎市场。后再次选择适量的样品加入无水乙醇,测量其粒径状况。结果:经过测试,麻黄细胞以及超微粉吸湿性相对较差,而平贝母以及甘草的吸湿性进行比较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制剂当中成分利用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确实可以使得药物本身的质量有所提升。从临床推广角度来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邓毅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求真务实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经验交流

    实施城市医生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援农村卫生事业的具体体现。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入点。用求真务实精神,落实城乡口支援工作,是“知与行”在具体工作中的统一。本文用具体工作实例阐述了求真务实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前提。

    作者:林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共计3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的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工作。结果:两组患者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对照组的评分明显高出于实验组,(P<0.05)。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不满意的的7例,基本满意的10例,非常满意的13例,满意度为76.7%。在实验组的30例患者当中,不满意的有1例,基本满意的11例,非常满意的18例,满意度为96.7%。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护理的实验组中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显著提升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促进患者的病情更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郝庆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补中益气汤合雷火灸治疗痞满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雷火灸治疗痞满的疗效。方法:将50例痞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雷火灸法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枸缘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予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雷火灸法治疗痞满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郑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为一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和复发率。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离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方面,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相当,但子宫动脉栓塞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尹英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管理及人员设置的探讨与改进

    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管理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通过合理设置岗位,建立相关岗位职责及评价制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果:按照层级管理办法,设置初级员工——高级员工——质量管理员(组长)——护士长(科护士长)四个层级岗位,明确制定各层级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工作流程等相关工作规范,建立工作岗位层级轮岗制度,结合完善合理的评价制度,明显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学合理的设置层级工作岗位对保障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结论:注重岗位管理、加强环节控制与合理的人员设置及完善的评价制度是保障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邢冰;陈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在心内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心内科住院期间需要使用自理药品的病人进行合理评估,责任护士及患者严格按照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对自理药品进行管理。结果:应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后,大大减少了患者自理药品用法用量错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满意率。结论:应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可保障病人使用自理药品的安全,减少自理药品用法用量错误的情况发生,提高病人自理药品的用药依从性,提高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作者:陈丽娜;罗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非药物疗法对中风后高血压治疗意义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血压控制作用。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后肢体障碍,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同时加用运动治疗。30日后观察血压水平,降压药使用情况,体重情况。结果:患者加用运动疗法后,血压水平控制平稳,降压药使用减量,体重降低。结论:非药物疗法可以协助控制血压,降低体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静术;庞延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