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惠
目的:探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法构建方法并研究微课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级护理专业的81名学生为对照组,以本院2014级护理专业的102名学生为实验组,在2014级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法,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本门学科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微课教学法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优良率为38.24%,对照组学生优良率为12.35%,实验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课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生可以自主的反复观看有助于提高授课效率,同时还可激励授课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于医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腹部手术后实施康复操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硬化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干预组2组,常规组患者在术后按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早期进行术后康复操锻炼,2周后评定两组伤口的愈合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腹腔引流管的保留时间。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有明显差异,采取术后康复操锻炼能够缩短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腹腔引流管的拔除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常规组与干预组比较,干预组均比常规组提前(P〈0.01)。结论:术后康复操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期对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有着积极作用。下面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贾立红;张红霞;董佳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冬病夏治”为中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其机制就是利用夏季阳气较充沛的有利时机,调动机体阳气,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穴位贴敷正是在这种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并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升发之势,激发周身之经气,达到疏通表里,沟通经络,使脏腑安和,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或减少慢性虚寒性疾病复发之目的[1]。
作者:翟月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2015年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病人成功实施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均得到治愈。平均手术时间42分钟,出血量1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干扰少,具有术后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而可行的。
作者:胡显桥;董娟娟;陈卫华;刘珍坊;张文成;吴寻;肖钟;唐一丁;李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79例为研究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及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降低了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姚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ICU的患儿具有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的特点,需要准确动态地反映患儿的血压、内环境变化。常规袖带测压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而且反复穿刺可引起患儿局部的血管破坏和周围组织损伤。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能提供准确、可靠、连续性的动脉血压数据,为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可随时采血,避免了因反复穿刺引起血管破坏和周围组织损伤,减少患儿因采血导致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
作者:何思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剂安全使用管理调研及干预措施。方法:问卷调查表根据“针剂使用批量采集量保证体系”、“INRUD调研方法”设计,于24h内随机在门诊发放“护理人员对注射剂使用安全问卷调查表”15份、“注射器使用人群用药知识调查表”15份、“注射器安全管理指标记录表”1份。回收调查表后分析并统计。结果:护理人员、患者对注射剂安全使用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3.6%、48%,我院对注射器的引进、购买、销毁等处理达到医疗机构管理标准。结论:只有在各个系统、部门以及患者的共同配合、协助下,加强对门诊注射器的安全使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秀华;石春勤;曾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塑造医院形象应紧跟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从理念、形式和手段上进行创新,要跳出传统医院形象过多强调医疗服务这一禁锢,将关注点转移至医院管理、发展规划及所有可能的公共事件上等,让这些因素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深入的大环境中更能经得起考验,医院就能够获得长期的形象传播和价值认识的优势。
作者:王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并可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回归,临床上意义显著。
作者:倪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平喘镇咳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4种化学药品的检验方法。方法:分别检测平喘镇咳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4种化学药品:磷酸可待因、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盐酸麻黄碱。使用HPLC法对样品进行分离测定。结果:在UltiMate3000中分别注入从磷酸可待因、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盐酸麻黄碱当中获取的对照品储备液,进行2次实验,得出线性范围,计算分别的检出限。磷酸可待因1.21ng、醋酸地塞米松5.41ng、醋酸泼尼松2.12ng、盐酸麻黄碱0.44ng。经过HPCL检测后结果全部相同,对照品溶液色谱和试品溶液色谱没有保留时间一样的色谱峰出现。结论:使用HPLC检验平喘镇咳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4种化学药品,可为研制中成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梁永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优化方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口服中药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制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肝、脾CT值,甘油三酯,体脂肪健康指数,丙氨酸转氨酶和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降低各项指标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采用中医优化方案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守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本文分析护士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激能力。对造成护士不良心理应激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转变对患者的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等措施,可预防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正确积极的心理应激可使护士能够正确的面对护患纠纷,缓解心理压力,从而保证工作效力和提高工作质量。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如果服务态度不好,解答问题语言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纠纷。在工作中做到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为病人的健康服务,坚决杜绝职业性的呆板及工作中的亲疏之别,才能在和谐的护患关系中塑造出美好的护士新形象。
作者:王慕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ICU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2例应用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试验组进行全面护理,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66例患者中有1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VAP),发病率为18.2%,对照组中有29例发生VAP,发病率为43.9%,两组患者VAP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ICU病房VAP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总结1例皮肌炎合并食管纵膈瘘病人的治疗与护理。皮肌炎合并食管纵膈瘘病人治疗及护理均较复杂,处理不当危及生命。要做好病情观察,胸腔置管、纵膈引流管及鼻肠管的护理等方面。本文旨在总结成功经验,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丽;李冉;周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心外术后ICU患者进行护理,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谵妄的发生率22.5%低于对照组42.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5±3.61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32±2.34天,两组住院时间比较t为10.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效果良好,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及时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张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熏洗方方治疗希罗达化疗相关的阳虚血瘀型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接受希罗达化学治疗证属阳虚血瘀型的HFS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均给予尿素霜涂敷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则给予自拟中药熏洗方和尿素霜涂敷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能有效提升希罗达化疗相关的阳虚血瘀型手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培养手术室轮转护士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使毕业后的新上岗护士快速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对手术室轮转护士采用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等教学法进行手术室技能培训。结果:91.5%的护士认为情境模拟教学法培训后能够较快适应手术室工作环境。85%的学生认为通过手术室实地演练训练能提高临床工作能力。结论: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学习者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加了对于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心,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金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组均为4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试验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评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其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比,参照组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的价值。
作者:莫玲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HBZY-1细胞增殖、凋亡及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作用于高糖培养的HBZY-1细胞,采用MTT法观察其增殖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率,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浓度。结果:青蒿琥酯对HBZY-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同时青蒿琥酯可下调高糖培养的HBZY-1细胞TNF-α、IL-6的表达。结论:青蒿琥酯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海旭;苏珂;荀靖琼;黄雪娟;汪健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DEX)对吸入七氟烷(SEV)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SEV(0.02ml·10g-1)(S1)组,DEX(7.5μg·kg-1)+ SEV(DS1)组,DEX(15μg·kg-1)+ SEV(DS2)组,采用热板法观察DEX对SEV小鼠痛阈(HTTP)的影响;结果:与S1组比较,DS1组30mim、60min的HPPT增加(P <0.05),DS2组15、30、45、60min时的HPPT显著增加(P <0.05)。结论:合用右旋美托咪啶可增强七氟烷的镇痛。
作者:李妍;王玉洁;刘侨侨;王珍;宋雨童;陈倩敏;郭忠民;孟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