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法构建与效果研究

彭克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微课教学, 新型教学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法构建方法并研究微课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级护理专业的81名学生为对照组,以本院2014级护理专业的102名学生为实验组,在2014级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法,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本门学科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微课教学法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优良率为38.24%,对照组学生优良率为12.35%,实验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课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生可以自主的反复观看有助于提高授课效率,同时还可激励授课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于医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不少高校食堂采用承包经营的模式,由于经营者重利益轻安全和高校方思想认识出现偏差,这些因素会导致食堂食品安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根本保证。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椰子油作为化妆品的用途

    椰子油是近年来活跃在国际化妆品市场上的一种重要植物油脂。本文阐述了椰子油的成分、加工及功效,介绍其在化妆品中的用途。

    作者:万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联合术式治疗直肠脱垂10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术式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直肠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对照、平均的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有51例。对照组实施经腹直肠悬吊加强固定术,研究组实施经腹直肠悬吊加强固定术+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肛门紧缩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术式治疗直肠脱垂,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玮;王彩群;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疼痛的护理管理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中疼痛的护理管理方法、目的及意义。方法:针对病因、病种及年龄加强心理护理、全身护理、局部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结果:科室内抽取的50名门诊及住院后回访患者,都对疼痛护理管理满意度很高,认为应该大力推广并深度开展。结论:加强超声检查过程中疼痛的护理管理工作,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作者:邱裕容;肖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对87例盆腔炎症经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盆腔炎症的诊断过程及炎症类型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超声诊断盆腔炎症的患者,对比其治疗前及治疗后经阴道超声检查资料。结果:87例盆腔炎症患者,经抗炎治疗和术后病理证实73例,低位化脓性阑尾炎脓肿形成及恶性肿瘤等误诊为盆腔炎症14例,诊断符合率为83.9%。结论:经阴道超声对盆腔炎症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组按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和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张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创新理念贯穿教学,多站式考站考核能力--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教学改革

    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新政策,结合专业型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模式对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增设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与国家执业医师临床能力水平相接轨。课程教学中,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创新科研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用具、专利使用,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站式考站考核方式全方面评价学生。结论:设立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全程贯穿科研创新思维,以多站式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核研究生的基本技能,推动了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良性发展,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作者:夏玲玲;马頔;习雯雯;姜艳;王荒野;胡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肛门直肠痛诊治概述

    肛门直肠痛在肛肠疾病中是十分普遍的,多数患者因肛门直肠痛就诊。在临床上,肛门直肠痛能通过检查发现明显原因者,常易于治疗;但有时虽经反复多次检查,仍找不出引起肛痛原因者,治疗起来颇感棘手。

    作者:佟咏梅;赵洪斌;侯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婴儿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胆道闭锁患儿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本组患儿中,胆囊形态僵硬12例(占40.0%),胆囊不显示4例(占,13.3%),胆囊萎瘪无囊腔6例(占20.0%),胆囊腔萎缩,充盈不佳6例(占20.0%),胆囊大小、形态接近正常4例(13.3%)。左、右肝管汇合处纤维斑块,门静脉肝外胆管区结构紊乱,呈条索样高回声,即“TC”征16例(占53.3%);胆囊收缩功能异常26例(占86.7%),肝脾增大,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粗,分布不均匀6例(占20.0%);肝动脉增粗6例(占20.0%),合并腹腔积液20例(占66.7%)。结论:左右肝管汇合处斑块是胆道闭锁超声诊断的客观指标,结合患儿的其他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症状,可对胆道闭锁做出准确判断。

    作者:孙真真;康瑾;陈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基于常规护理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3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作者:邢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及护理体会

    急性乳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损伤、导管堵塞及乳汁淤积是其主要原因;护理要做到局部卫生、理疗、吸乳、中药外敷、保持情志愉快及化脓后切开引流等处理。

    作者:李永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右旋美托咪啶对七氟烷镇痛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DEX)对吸入七氟烷(SEV)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SEV(0.02ml·10g-1)(S1)组,DEX(7.5μg·kg-1)+ SEV(DS1)组,DEX(15μg·kg-1)+ SEV(DS2)组,采用热板法观察DEX对SEV小鼠痛阈(HTTP)的影响;结果:与S1组比较,DS1组30mim、60min的HPPT增加(P <0.05),DS2组15、30、45、60min时的HPPT显著增加(P <0.05)。结论:合用右旋美托咪啶可增强七氟烷的镇痛。

    作者:李妍;王玉洁;刘侨侨;王珍;宋雨童;陈倩敏;郭忠民;孟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15年6月起,我院产科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选取2015年6月前的孕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6月之后的8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前组应用风险管理,后组应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科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有助于避免护患纠纷、危险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苏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希罗达化疗相关的阳虚血瘀型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熏洗方方治疗希罗达化疗相关的阳虚血瘀型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接受希罗达化学治疗证属阳虚血瘀型的HFS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均给予尿素霜涂敷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则给予自拟中药熏洗方和尿素霜涂敷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能有效提升希罗达化疗相关的阳虚血瘀型手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济南市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提高院前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减少医患矛盾。方法:根据院前急救特点及纸质病历要求,结合网络系统升级,设计建立及应用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结果: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近两年,录入病历16万余条,满足了急救管理和质量控制、科研数据储存、实时数据汇总等需求。结论:电子病历的实施改变了院前管理松散的现况,增强了医疗质控力度,规范了院前医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在非文字与文字信息的整合、疾病病种模块的设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任爱凤;宋成珍;杨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锻炼,心理,饮食等正常的护理,而对实验组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一段时间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120例患者分别进行术后腹胀情况、术后肠鸣: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的观察和比较[1]。结果:实验组的腹胀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肠鸣: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妇科腹腔镜患者的术后腹胀情况,能有效缩短肠鸣: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促使患者早日恢复[2]。

    作者:李华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许强华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

    许强华,曾任瑞安市中医院院长、书记、中医学会会长、市八届政协委员,是瑞安市首届名中医之一。从事中医临床研究工作50年,他圣手慈心,见病知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善用经方,轻清效廉,临床疗效卓著。其尤其是对脾胃病、少女月经病、男科疾病的辨证施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吾有幸得师授业解惑,今总结许强华老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经验,以飨同道:1、推崇古方,善师其意;2、善用经方,轻清效廉3、明辨药性专长,用药精专;4、后天之本,治病为先。许先生擅长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尤其对脾胃病调治、少女月经病、男科疾病等疗效独到。

    作者:池晓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清摄像头在CT增强扫描护理中应用价值

    目的:降低CT增强扫描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避免陪检接受不必要的辐射。方法:把摄像镜头安装于CT扫描室内,护士利用跟踪、锁定和放大等功能,将高压注射器装置、套管针、注射部位,清晰显示在21寸显示屏,实时监控注入造影剂时,高压注射器装置、套管针、注射局部有无异常情况。如发现高压注射器连接管接头松脱、套管针爆裂、造影剂外漏等不良事件,即刻停止注入。结果:当套管针爆裂或接口没有拧紧时,可见造影剂爆裂口喷出现象,当血管外造影剂渗出时,局部突然肿胀现象。结论:在CT扫描室内安装摄像镜头,可做到早发现、早处理CT增强过程中套管爆裂、造影剂外渗等不良事件,并且避免陪检人员接受不必要的射线辐射,在ct增强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胃肠外科患者管道护理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索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在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意外脱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降低意外脱管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还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加以研究和应用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营养评估在老年专科护理中的应用

    在新时代的老年患者护理中,应更加关注老年患者营养评估的重要性。建立营养评估制度,采用科学的营养评估方法,并以其为后续护理工作的辅助参考工具。是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对症对人对情施展订制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感受。在给出正确的针对性干预、护理后,对老年专科患者进行的综合护理可以及时纠正患者的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康复及生命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