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药房药品储存与养护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刘晓燕

关键词:基层药房, 药品储存, 药品养护, 现状,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当前基层药房药品在储存和养护方面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近年来本地区基层医院药房中药品的储存和养护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调查和汇总,分析基层药房药品在储存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经过调查统计,基层药房药品的储存和养护工作在采购、制度、人员素质、财务管理以及信息化水平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针对药品储存和养护的现状,基层医院药房应加强对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机制,提高人员素质,以便更好的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高脂膳食诱导新西兰兔高脂血症模型的研究

    目的:观察高脂膳食对新西兰兔血液生化及主动脉和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新西兰兔高脂血症模型的建模方法。方法:健康新西兰兔1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2组:高脂饮食喂养组(n=6)和正常对照组(n=6),按要求分别给以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连续喂养6周,每周对体重变化进行监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血脂含量,HE染色方法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病理。结果:高脂饮食喂养组和正常对照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脂饮食喂养组血脂(TC、TG、HDL-C、LDL-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动物主动脉内膜变化不明显;但高脂饮食喂养组肝脏局部脂肪变性,肝细胞呈空泡状。结论:高脂膳食连续喂养新西兰兔6周可成功建立新西兰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作者:游晓庆;吴春芳;骆凯;李艳芬;钟史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12例,按照接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6个月随访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以96.43%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经卡方检验,x2=3.9529,P=0.04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复发率为1.79%,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6.07%,经卡方检验,x2=7.0275,P=0.0080,可见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胃溃疡的知晓率,提高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少伟;王红霞;任雪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管腔狭小,如粥样硬化斑块内有出血形成附壁血栓,再继续发展可导致动脉管腔完全闭塞,引起偏瘫,失语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作者: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且将此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另选取此时间段进行体检结果显示健康者50例作为参照组。对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展开观察并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的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并且差异较为显著(P<0.05);同时,正相关联性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中具有体现(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急性脑梗死之间存在显著并且紧密的关联性,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升高状态中,会影响到急性脑梗死发生的严重程度。因此,其能够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田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13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52%、85.07%,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曹如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并研究舒适护理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在2013年5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注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患者配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祈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音乐疗法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药物加:乐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与药物加:乐治疗。结果:通过临床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SAS评分,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乐在缓解焦虑症患者情绪上的疗效得到了肯定。

    作者:郑晓英;鲁丽丽;李金莲;陈晓红;符晓伴;王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重视细节管理提高胃肠外科整体护理质量

    目的:探究重视细节管理对提高胃肠外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肠胃外科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重视细节管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护理中实施重视细节管理服务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旨在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易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及护理体会

    急性乳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损伤、导管堵塞及乳汁淤积是其主要原因;护理要做到局部卫生、理疗、吸乳、中药外敷、保持情志愉快及化脓后切开引流等处理。

    作者:李永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4-6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作者:李晓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更正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警惕甲型肝炎流行

    甲型肝炎是经消化道传染的,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下面我们以甲型肝炎为例做一详细介绍,人一旦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得蔬菜,草莓、瓜果等就会染病,甲肝病毒首先在消化道中增值(即在肠粘膜和局部淋巴结增殖),继而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值,然后进入肝脏,在干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后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入肠腔,从大便排出,另外患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人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和用具、玩具,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环境卫生差等因素更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如果水源污染可引起爆发流行,如1950年瑞典及1978年俄国均因食用泥蚶引起甲型肝炎流行,1979年上海食用醉蟹引起过爆发,1988年上海因人们生食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大爆发,2个多月病人急增至30多万人,这些均是粪-口途径传播的实例。印度新德里1955年12月1日至156年1月20日戊肝大流行,在170万人口中发病97000例,其中黄胆型肝炎29300例,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流行的起因是供水站水源被生活污水污染。

    作者:李双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吲哚美辛栓不良反应1例报道

    吲哚美辛栓为吲哚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制止炎性反应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一些不良反应,但引起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为一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和复发率。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离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方面,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相当,但子宫动脉栓塞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尹英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总结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评价。方法:筛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到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患者共7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n=36例,施以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常规组(n=34例,施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对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42.14±3.21)分、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34.12±2.45)分。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施以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重庆市渝中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为社区及家庭采取正确措施帮助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重庆市渝中区55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7.85%老年人身体经常有病痛;30.20%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并影响生活功能;7.05%老年人有畸形残疾;10.13%老年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7.78%老年人经常忧郁、焦虑、压抑、情绪消沉;3.98%老年人智力明显下降,说话无重点,思路不清晰,健忘、呆板;1.99%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到处看不惯,自感孤独、苦闷;3.44%老年人家庭矛盾多,亲朋往来少、孤独;18.14%老年人不参加社会活动,生活孤独;3.80%老年人生活无规律,嗜烟、酗酒;4.16%老年人居住环境条件差,生活困难。结论: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质量问题和多种身心健康需求,需加强老年护理工作,改善社区医疗服务。

    作者:张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目的:对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2例)和实验组(45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89% vs.28.57%],焦虑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齐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非药物疗法对中风后高血压治疗意义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血压控制作用。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后肢体障碍,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同时加用运动治疗。30日后观察血压水平,降压药使用情况,体重情况。结果:患者加用运动疗法后,血压水平控制平稳,降压药使用减量,体重降低。结论:非药物疗法可以协助控制血压,降低体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静术;庞延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40例)施予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施予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MMSE 评分、ADL 改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优越,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使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公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对性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膳食指导、营养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供指导。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3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将孕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在妊娠期间接受营养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妊娠期间接受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孕妇实施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