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乳腺转移的超声表现1例

唐英;陈伟;王勇

关键词:胃癌, 乳腺转移, 浸润性小叶癌, 胃印戒细胞癌, 病理诊断, 转移病灶, 胃镜检查, 穿刺活检, 病理切片, 转移性, 胃肠道, 癌细胞, 盆腔, 会诊, 患者, 感觉, 肝脏, 分化
摘要:患者女,34岁.因1年前发现双乳不适,感觉有硬块,外院穿刺活检经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小叶癌.其后再次经病理切片会诊定为浸润性低分化癌,癌细胞呈印戒状,考虑(1)浸润性小叶癌,(2)转移性胃肠道印戒细胞癌.胃镜检查,并取活样活检,病理显示为胃印戒细胞癌,肝脏及盆腔均发现转移病灶(穿刺证实).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涎腺结核6例的声像图表现及分析

    目的 探讨涎腺结核的高频声像图特点.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6例涎腺结核,并将声像图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例涎腺结核中,4例腮腺淋巴结结核及1例颌下腺实质结核的声像图表现为涎腺内局灶性病变,1例腮腺实质结核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3例腮腺淋巴结结核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结核.结论 涎腺结核表现多样,对于伴有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变可以做出进一步提示,但终诊断仍依赖于活检或手术.

    作者:贾志莺;张连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早孕期联体双胎共同心脏1例

    孕妇,26岁.孕1产0,孕10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增大子宫内可见双胎儿影像,一胎儿头臀径为39 cm,另一胎儿头臀径为37 cm,还未形成完整的颅骨光环,胎盘前壁,0级,羊水大深度为46 cm.

    作者:张欢;王海霞;朱见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

    目的 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以提高甲状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探讨我院115个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甲状腺癌肿块的术前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位置、大小、内部有无钙化、后方回声、边界、内部的血流丰富程度、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结果 乳头状甲状腺癌二维及血流显像表现多种多样,癌肿内的血流供应与癌肿位置(P=0.135)无关,而瘤内血液供应的丰富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P=0.000).结论 掌握乳头状甲状腺癌超声表现特征,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泉水;陈胜华;熊华花;郭国强;张家庭;田平;粟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活体兔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聚焦度超声激活血卟啉作用于活体兔心肌后,细胞凋亡,Bax、Bcl-2表达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声动力用于心肌消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血卟啉(Hematoporphyrin,Hp)组,超声(Ultrasound,U)组,超声+血卟啉组(sonodynamic therapy,SDT).术前2 h,Hp和SDT组静脉给予2.5 mg/kg血卟啉.4组均行开胸手术,U组和SDT组于左室游离壁超声辐照1 min.术后第4 d,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组织切片观察心肌细胞结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标记Bcl-2、Bax表达.结果 与U组比较,SDT组细胞坏死更明显,凋亡指数增加了34.7%(P<0.01).与对照组比较,U组和SDT组Bax 表达明显上调,而Bcl-2则下调(P<0.01).术后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SDT有明显致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效应,其凋亡机制与Bax表达上调 、Bcl-2表达下调相关.适当的SDT对心功能无明显影响,可能成为一种新型安全消融心肌的方法.

    作者:李文章;黄晶;刘地川;吴奇;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无心畸胎序列征1 例

    孕妇,25岁.孕1产0,孕24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子宫明显增大,宫腔内探及2个胎儿影像.胎儿1:双顶径 55 cm,胎心139次/min,股骨长 32 cm,肱骨长26 cm,胎盘后壁 I级,厚度27 cm,羊水深60 cm,各系统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胎儿2: 未探及正常颅骨回声环及双上肢,胸腔内未探及心脏回声及搏动,腹腔未探及明显脏器回声,仅探及脊柱及双下肢回声,股骨长28 cm,双足足底与胫腓骨在同一切面显示,头侧脊柱旁可探及一大小60 cm×50 cm囊实性包块,胎儿皮下组织明显水肿.

    作者:胡杨柳;陈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术后血管重构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目的 研究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后血管重构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45例(53条)颈动脉狭窄行自膨胀式支架植入术患者,在术后3 d内、3、6、12、24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支架内新生内膜厚度,支架颈内动脉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ICA)及舒张末期流速(EDV=ICA)、颈总动脉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CCA);术前根据斑块的病理成分和相应的组织回声,分为软斑块(12条)、混合斑块(29条)和钙化斑块(12条).结果 支架的各节段内径在术后2年中持续增加(P<0.01),以中间段明显;支架内新生内膜在术后3~12个月持续增生(P<0.01),第2年增长趋势缓慢(P>0.05),PSV=ICA/PSV=CCA在术后12个月亦持续增加(P<0.05),第2年有所下降;支架自膨胀程度与术前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钙化斑块组(P<0.01).结论 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负重构)主要表现在术后第1年,并有可能发展为支架内再狭窄;支架的自膨胀(正重构)在第2年占优势,特别表现在支架中间段;术前颈动脉狭窄为严重钙化斑的支架术后自膨胀相对较差,还是首选外科手术为佳(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作者:王凯华;陈鹏;林苗;黄旭梅;杨丽翠;王军;孙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区别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栓头型深静脉血栓与陈旧性机化血栓.方法 对61例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深静脉血栓病例中34例栓头型血栓进行声像图特征性的观察.结果 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栓头型血栓总检出率55.7%.超声特点: 在静脉血栓的近心端可见一条索状强或偏强回声的栓头,声像图酷似陈旧性静脉血栓.区别在于超声下栓头为盲端,头部游离,可见漂动,体尾部与静脉管壁黏附,血栓回声逐渐减低,栓尾呈低或无回声.结论 根据声像图特征性改变可以区别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栓头型血栓与陈旧性静脉血栓,正确诊断对临床原发病及继发病的治疗、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秀艳;郭建彬;马琳;马素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彩超在小腿肌肉内静脉血栓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肉内静脉血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疑诊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小腿肌肉内静脉血栓19例,肌间血肿11例,假性动脉瘤1例,腘窝囊肿2例,皮下软组织水肿2例.结论 彩超有助于明确诊断小腿肌肉内静脉血栓,并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肯定意义.

    作者:李金娥;赵金武;崔琳玲;贾汇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毫米级兔股动脉血流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通过体外照射能否导致毫米级兔股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流被较长期阻断.方法 HIFU工作频率0.4 MHz,焦距110 mm,焦点平均强度2.0 kW/cm2,将60只兔随机分成三组,用HE染色观察HIFU照射后即日、3 d、7 d兔股动脉组织学变化,DSA观察HIFU照射后兔股动脉血流变化.结果 HIFU照射后各实验组所有兔均可见股动脉内血栓形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兔股动脉内血流中断.结论 HIFU照射能使毫米级的兔股动脉在较长的时间内(7 d)血栓形成,血流中断.

    作者:岳渝娟;陈文直;王智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定量技术分析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可行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Philips iE33采集40例各种病因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与30例健康志愿者的组织多普勒(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与左室全容积图像.使用系统自带的Qlab软件获取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自动计算达到小收缩容积的时间Tmsv,并分别计算出16节段、12节段、6节段Tmsv的标准差和大差值(即Tmsv16-SD,Tmsv16-Dif,Tmsv12-SD,Tmsv12-Dif, Tmsv6-SD和Tmsv6-Dif).并与DTI的12节段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的收缩不同步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心功能重度减低组的收缩不同步显著高于轻度减低组(P<0.05).上述各指标与Ts-SD均呈明显正相关(r=0.612~0.825,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定量分析软件能在同一心动周期内检测左室整体的收缩同步性,并可由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来,为临床评价心衰患者左室内不同步性提供了简便、直观、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路晶;谢明星;王新房;方凌云;付倩;韩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判断乳腺病灶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4个乳腺肿块进行弹性成像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弹性参数差异.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的弹性分级4级以上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肿块在弹性图与二维图中的直径变化率和面积比参数在良恶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种参数的ROC曲线发现,肿块的面积比较直径变化率在鉴别良恶性方面的准确性更高.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能客观地评价乳腺肿块的相对弹性硬度,定量参数直径变化率和面积比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作者:孙卫健;范晓芳;康莉;冯佩珍;周跃;曹根成;丁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结石阻塞性胆管良性狭窄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非结石阻塞性胆管良性狭窄(NCBDS)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29例NCBDS分为4组:(1) 炎症性狭窄10例;(2)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损伤性狭窄7例;(3) 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3例;(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9例.观察并记录各组病例的声像表现.结果 炎症性狭窄80.0%(8/10)位于I或II级胆管分叉处, 20.0%(2/10)位于胆总管下段;LC术中损伤28.6%(2/7)狭窄处位于左右肝管分叉处, 71.4%(5/7)位于肝总管;肝移植术后3例狭窄均位于胆管吻合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6.7%(6/9)为胆总管全程病变, 22.2%(2/9)发生于肝门部胆管,11.1%(1/9)发生于右肝内胆管.各组病例声像表现不同.结论 超声诊断为临床提供NCBDS影像学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上达;林礼务;何以敉;吴丽足;王艳;林展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彩超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远期随访观察

    目的 通过彩超的随访观察,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中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经腹彩超对445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随访.结果 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在治疗前后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肌瘤内部回声出现术后由高到低的演变,部分肌瘤周边可见高回声环.肌瘤血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随访445例患者,治愈者占12.81%,显效者占69.89%,有效者占12.13%,无效者占5.17%,随访6~48个月未发现术后再发肌瘤.结论 通过彩超的中远期随访观察,说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疗效肯定.但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栓塞效果有差异,对黏膜下肌瘤可达到治愈效果.

    作者:李蕾;蔡国华;耿丽娜;李小晶;孙有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精索静脉曲张致睾丸微循环损伤的彩超表现及治疗前后彩超对比观察

    目的 应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频谱分析评估临床精索静脉曲张与睾丸微循环损伤相互联系及治疗前后彩超的对比监测.方法 这个前瞻性讨论包含了100例年轻的自愿者,超声检查双侧精索静脉,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确定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左侧有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定为患病组(32例),其余即左侧无曲张者作为对照组(68例),并将2级及以上患者(24例)进行手术治疗.所有自愿者均应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频谱,分析双侧睾丸被膜动脉和睾丸实质内小动脉,测量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手术治疗者于术后3个月、6个月彩超复查上述各数值.结果 两实验组中,双侧睾丸实质内小动脉与右侧睾丸被膜动脉的多普勒频谱分析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有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者,其睾丸被膜动脉的平均阻力指数(RI:0.72±0.04)和搏动指数(PI:1.32±0.1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RI:0.62±0.05;PI:1.05±0.13 ;P<0.05和P<0.01).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术后6个月彩超监测其RI和PI均明显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频谱检测分析了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睾丸被膜动脉,其RI和PI均增高,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其RI和PI峰值,这意味着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导致睾丸微循环的损伤.

    作者:姜春峰;宋亚林;冯敏;罗迪;李雪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癌乳腺转移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4岁.因1年前发现双乳不适,感觉有硬块,外院穿刺活检经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小叶癌.其后再次经病理切片会诊定为浸润性低分化癌,癌细胞呈印戒状,考虑(1)浸润性小叶癌,(2)转移性胃肠道印戒细胞癌.胃镜检查,并取活样活检,病理显示为胃印戒细胞癌,肝脏及盆腔均发现转移病灶(穿刺证实).

    作者:唐英;陈伟;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光散射成像测定乳腺肿瘤血红蛋白浓度的模拟实验

    目的 研究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测量的大血红蛋白浓度值(maximum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HC)随肿瘤内实际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规律,以及肿瘤大小和深度对MHC值测定的影响.方法 将新鲜抗凝人血用0.6%的脂肪乳盐水溶液稀释成不同Hb浓度的红细胞悬液,灌入硅胶囊制成不同直径和不同Hb浓度球囊,将球囊固定在盛有0.6%脂肪乳溶液的容器中.应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直径和深度球囊的MHC值,并与实际Hb浓度对比分析.结果 (1)在球囊直径和深度固定的情况下,MHC与球囊内实际Hb浓度间呈自然对数关系[MHC = 37.5×ln(实际Hb浓度)-69.7];(2)在球囊内实际Hb浓度和深度固定的情况下,MHC随球囊直径的增大而增大(MHC = 10.9×直径-43.9);(3)在球囊内实际Hb浓度和直径固定的情况下,MHC随球囊深度的增加而减小(MHC =-7.7×深度+268.4).结论 MHC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内实际Hb浓度,肿瘤的大小和深度显著影响MHC的测量.

    作者:赵天慧;张炽敏;李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缺血后适应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脏局部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IP)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模型近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兔20只随机分为IP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前及实验后2周对两组家兔进行超声检测.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⑴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⑵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计算VE/VA;应变率成像测量:⑴舒张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E);⑵舒张晚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A),计算SRE/SRA.结果 实验前,两组兔VE、VA、VE/VA及径向SRE、SRA、SRE/SRA无差异;实验后2周,与对照组比较,IP组VE、VE/VA、径向SRE、SRE/SRA显著增高;与实验前比较,对照组与IP组VE、VE/VA及径向SRE、SRE/SRA显著降低.结论 IP对缺血心肌舒张功能有显著近期保护作用.

    作者:陈金玲;郭瑞强;周青;吴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凸阵探头对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凸阵探头对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凸阵探头对78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并于术前行X-线检查.结果 78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直肠盲端距肛穴皮肤>20 mm(高位畸形)者30例,15~20 mm(中间位畸形)者13例,<15 mm(低位畸形)者35例.高频凸阵探头判定失误2例,X-线检查判定失误9例,直肠盲端与肛穴皮肤间距的超声测量与外科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本类疾病的临床分型中,高频凸阵探头检查明显优于X-线.结论 应用高频凸阵探头对患有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儿童进行检查,图像清晰,解剖层次分明,对本类疾病的临床分型有极为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艳;王霞;董凤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口腔鳞癌及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研究

    目的 研究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为临床医师作颈淋巴结清扫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口腔鳞癌患者75例.对颈部淋巴结的彩超特点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在早期就发生肿瘤细胞从原发灶经淋巴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宏观的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微转移灶.按病理学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37例,超声提示符合28例,不符合9例;淋巴结无转移38例,超声提示符合33例,不符合5例.结论 彩超能检出淋巴结,作出具有提示价值的诊断.且与其它影像学诊断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作者认为超声对颈部的淋巴结诊断是首选.

    作者:徐秋华;燕山;袁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来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25例,获取其心尖位两腔、左心长轴及四腔切面二维图像,测定左室心尖位心内膜下二维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心内膜下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显著降低,各个节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心脏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出现降低前,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已降低.

    作者:赵策瑶;邓又斌;熊莉;余芬;伍玉晗;朱英;毕小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