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期疗效

薛洁;张军;刘丽文;李军;付建莉;刘兵;郭文怡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 心室功能,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定量技术在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短期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组织多普勒提示有左心室非同步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8例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前和起搏后1个月行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的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分析软件,得到左室整体与17阶段时间-容积曲线(VTCs),记录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16、12、6节段达小容积点时间(Tmsv)的标准差(即Tmsv16-SD,Tmsv12-SD和Tmsv6-SD)和大时间差(即Tmsv16-Dif,Tmsv12-Dif和Tmsv6-Dif).结果 利用三维全容积法测量,与起搏前相比,起搏后所有患者的心率无明显变化,但左室舒张末容积和收缩末容积均有明显的减少(P<0.001),而LVEF值明显升高(P<0.001),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Tmsv16-SD、Tmsv12-SD和Tmsv6-SD均显著减少(P均<0.001).结论 CRT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容积-时间曲线形态及参数能为CRT治疗的短期疗效评估提供较完整的定量信息.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开放血脑屏障的时效关系

    目的 研究在MRI引导下聚焦超声联合微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BBB)的时效关系.方法 采用1.5 T的MRI超声治疗系统联合微泡辐照靶点,2 h后增强T1相扫描,测定靶点信号强度值与病理组织学和MR图像结果比较.结果 当声裂10s和14s时,靶点信号强度值出现高值(P<0.05),而腩组织损伤不明显;16s组或更长时间,信号强度值不再增加或出现下降,组织学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坏死、红细胞渗出等病理改变.结论 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可靶向开放局部血脑屏障;T1相信号强度值监测BBB的通透性.

    作者:杨延庆;程远;宋彧;梅杰;李发琪;王智彪;李攀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缩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 31例主动脉缩窄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超声心动图检出28例,3例漏诊.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缩窄首选及重要的影像诊断技术;胸骨上窝应做为常规切面并仔细检查,以避免漏诊.

    作者:李冬蓓;黄云洲;刘晓程;孔祥荣;任书堂;龙进;王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脏嗜铬细胞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 描述罕见心脏肿瘤心脏嗜铬细胞瘤的二维心脏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确诊的心脏嗜铬细胞瘤,重点分析其二维超声心动图特点,提出诊断注意点.结果 5例患者心脏嗜铬细胞瘤在超声心动图上得到显示,其中1例有2个肿瘤.6个肿瘤分别位于左房后方降主动脉前方、主动脉根部前壁并突出于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和左房后方间、主动脉根部右侧面、右侧房室沟、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后方和左房顶部之间,不同程度与左房、周围大血管、右室流出道等结构紧密相连.4个肿瘤在非标准切面检出.肿瘤呈卵圆形,密度基本均匀.结论 心脏嗜铬细胞瘤常位于心底部,紧邻主动脉根部等组织.对临床上疑诊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发现心脏嗜铬细胞瘤,尤其注意非标准切面的扫查.

    作者:郭立琳;方理刚;刘永太;田庄;朱文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定位下骨内固定物取出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定位在骨内固定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 2005年4月至2007年7月对22例四肢愈合骨折患者,采用超声定位后骨内固定物取出术.其中,内踝骨折10例,肱骨髁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1例,股骨骨折2例,髌骨骨折3例.内固定物为克氏针6例,拉力螺钉13例,张力带钢丝3例.采用术前超声定位标记,术中根据标记取出内固定物.结果 超声定位下骨内固定物取出在定位、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较传统内固定物取出方法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在超声定位下骨内固定物取出具有定位准确、切口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对手术参与者无放射性损害等优点,适合临床开展.

    作者:冉琳;王姝;彭勤中;徐昕;张卫国;徐华;杨华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时空间关联成像对胎儿心脏筛查中超声检查时间的研究

    目的 比较时空间关联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的胎儿心脏扫描时间与常规二维超声胎儿心脏筛查时间,探讨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时间的影响.方法 110例中孕期正常胎儿,完成常规二维超声胎儿心脏筛查后,利用STIC技术进行胎儿心脏扫描,分别统计常规二维筛查胎儿心脏所耗时间和STIC扫描胎儿心脏所用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的110例样本中,共有82例可计算二维筛查时间,平均每个胎儿心脏用时(4.25±2.22)min;共有107例可计算STIC扫描时间,平均每次STIC扫描用时(0.92±0.25)min.其中28例在胎位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完成了STIC扫描和常规二维筛查4个标准切面(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和三血管切面)的采集,21例采集了上述4个切面的灰阶图(共4幅图),平均每个样本的采集时间(3.53±1.57)min,每次STIC扫描时间(0.88±0.18)min;共有7例恰好采集了上述4个切面的灰阶图和血流图(共8幅图),平均每个样本的采集时间(4.85±1.58)rain,2倍的STIC平均扫描时间(分别代表1次灰阶扫描和1次血流扫描)为(2.10±0.37)min.上述的STIC扫描时间均少于二维筛查时间(P<0.05).结论 STIC技术可以快速地完成对胎儿心脏的整体扫描,明显减少胎儿心脏的超声检查时间.

    作者:刘涛;吴瑛;熊奕;臧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胎儿裂手、裂足畸形合并腓骨缺失1例

    孕妇,25岁.孕1产0,孕25+1周,超声所见:胎儿相当于24+6周.产前超声检查首先发现胎儿右侧小腿仅显示一根长骨回声,且右足形态异常.询问病史,该胎儿父系有裂手家族史.仔细扫查胎儿手掌及足底切面,发现胎儿左手见2根粗大的手指回声连于前臂,彼此明显分开呈V型(图1),胎儿右手仅见2根细长的手指呈V型,胎儿左足自足底中上部裂开呈U形(图2).

    作者:熊秀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PACS系统与无纸化办公在超声科的应用

    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医学影像带来革命,建立医学影像储存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依托网络技术建立了超声PACS系统与无纸化办公局域网,对科室原有的传统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实现了业务工作与办公数字化.对科室进行科学化管理,规范工作流程,降低成本,杜绝不良弊端,改善服务态度,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时代意义.

    作者:赵开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行谐波超声造影,工作站录像并由4名有经验的医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 超声造影准确诊断12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其中肝动脉栓塞3例(其中2例显示侧支循环),门静脉栓塞5例(其中门静脉部分栓塞3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肝静脉与腔静脉吻合口处狭窄1例.2例常规超声因没取到频谱从而怀疑肝动脉栓塞的患者通过造影排除了栓塞可能.1例患者通过超声造影纠正了常规超声肝动脉狭窄的诊断.结论 超声造影对于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其应用有利于减少进一步有创检查的使用.

    作者:周洋;杜联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对兔阿霉素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利用超声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脏收缩功能改变.方法 正常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8只,每周于兔耳缘静脉注射2 mg/kg阿霉素,共计8周(每只累积剂量16 mg/kg),建立心肌病模型.分别于用药前、第6周和12周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应变及应变率超声心动图检测,处死后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经胸超声心动图第6周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无明显差异,第12周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与用药前及第6周时相比亦无明显差异,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舒张末内径较用药前和用药第6周差异显著(P<0.05);应变及应变率成像示第6周和12周左室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收缩期平均应变率(mean systolic strain rate,MSSR)和平均应变(mean systolic strain,MSS)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超声应变及应变率成像可早期检测兔阿霉素心肌病的心肌收缩功能改变,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伟;周洁莹;任卫东;刘云鹏;王哓冰;拱忠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胎儿双侧无眼球畸形1例

    孕妇,24岁,孕1产0,孕37周.孕妇非近亲结婚,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胎头居下,形态欠规则,双顶径8.8 cm,头围32.5cm,股骨长6.8 cm,腹围27.5 cm.前壁胎盘,胎盘成熟度Ⅱ级.羊水指数3.0 cm.胎儿颅内结构、肢体、双肾、胃泡、心脏结构、脐带结构均未见异常.胎儿面部扫查,唇、鼻外形无异常,冠状面扫查胎儿眼部,可探及线状的睑裂回声,横向扫查胎儿眼部,胎儿眼眶内不能探及眼球所形成的圆形无回声区,内呈不规则的高回声团,其回声不均匀且与周围眼眶结构分界不清(图1).

    作者:韩彬;孟耀辉;孙风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脐尿管癌1例

    患者男,68岁.因肉眼血尿伴尿痛4 d入院.查体:常规体格检查未见明确异常;尿常规检查示:RBC 15-20/HP,WBC 4~8/HP,可见少量霉菌及上皮细胞,尿液离心涂片检查见多量瘤细胞.超声检查(图1):脐部与膀胱顶部之间可见囊实混合性肿块,以实性为主,位于腹壁下,近侧连向脐部,远侧连接膀胱顶部,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CDFI于其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并可记录到动脉频谱,拟诊脐尿管混合性占位性病变;CT检查:膀胱上方可见管状结构,延向脐部,管壁增厚,腔内可见软组织影,强化效应明显,考虑脐尿管未闭、脐尿管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憩室,憩室内可见菜花样肿物,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脐尿管癌.

    作者:梁会泽;贾化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组织追踪和应变率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应用和预测室壁瘤形成的价值

    目的 利用组织追踪和应变率成像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运重建前后位移和应变率变化,并预测室壁瘤的形成情况.方法 应用GE Vivid 7超声诊断仪,对100例健康人及2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前后进行心肌各节段位移和应变率检测.随访检测患者心脏各节段位移和应变率变化,以室壁瘤形成为终点,分析室壁瘤部位位移和应变率特征,并与室壁瘤形成前做比较,预测室壁瘤的发生情况.结果 正常人左室各节段位移均为正值,收缩期应变率均为负值,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各测量值减小,部分数值符号相反,心肌成功再灌注后,位移和应变率恢复正常.随访观察,疗效不佳的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了心尖部、侧壁、下壁等部位室壁瘤,位移及应变率减小更为明显,数值符号与正常对照组完全相反.结论 组织追踪和应变率联合应用可以更加客观、精确、敏感地评价室壁运动,可及时、简单、可靠地评价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效果,并对室壁瘤形成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郑孝志;季平;茅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期疗效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定量技术在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短期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组织多普勒提示有左心室非同步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8例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前和起搏后1个月行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的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分析软件,得到左室整体与17阶段时间-容积曲线(VTCs),记录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16、12、6节段达小容积点时间(Tmsv)的标准差(即Tmsv16-SD,Tmsv12-SD和Tmsv6-SD)和大时间差(即Tmsv16-Dif,Tmsv12-Dif和Tmsv6-Dif).结果 利用三维全容积法测量,与起搏前相比,起搏后所有患者的心率无明显变化,但左室舒张末容积和收缩末容积均有明显的减少(P<0.001),而LVEF值明显升高(P<0.001),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Tmsv16-SD、Tmsv12-SD和Tmsv6-SD均显著减少(P均<0.001).结论 CRT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容积-时间曲线形态及参数能为CRT治疗的短期疗效评估提供较完整的定量信息.

    作者:薛洁;张军;刘丽文;李军;付建莉;刘兵;郭文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肌超声造影评价肥厚心肌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目的 应用心肌超声造影技术研究肥厚心肌组织微循环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2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缩窄得到左室肥厚模型(AC组),假手术13只(SH组).分别观察4周和8周,SH4周(6只)、SH周(7只)、AC4周(14只)、AC8周(12只).得出造影成像的强度一时间曲线,读出PI、A、β、A·β值;分析血流灌注的跨壁分布时,将ROI分别置于心内膜层(endo)与心外膜层(epi).计算每一测值的跨壁梯度.结果 AC组大鼠LVMI增高(P<0.05).AC4周组较SH4周组心肌造影的β降低(P<0.05).AC8月组心肌造影的PI值、A、β和A·β均降低(P<0.05).AC8周组A-endo、β-endo、A·β-endo和跨壁梯度较其它组减低(P<0.05).结论 肥厚心肌的血流量和血流灌注速度减低,出现心肌微循环灌注跨壁分布的异常.

    作者:牛海燕;智光;吴小霞;杨光;徐天鹅;冷文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晶状体完全脱位合并出血性脉络膜脱离及视网膜脱离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42岁.眼外伤1周来我院就诊.常规行眼部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Logic-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超声表现:患者左眼球壁鼻侧可见一直径约0.5 cm的片状强回声;正常位置未探及晶状体,在玻璃体内近眼球后壁可见一环形回声,可随眼球转动而移动(图1);玻璃体内可见多条弧形光带,部分与球壁中部连接,其下可见密集点状稍强回声,部分位于后极部的弧形光带连接于视乳头(图2).超声诊断:左眼球壁异物,晶状体脱位合并出血性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此病例后经手术证实.

    作者:白金香;刘武岩;郭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强度超声治疗对荷U14宫颈癌小鼠脾细胞Th1、Th2亚群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强度超声治疗对荷U14宫颈癌小鼠脾细胞Th1、Th2亚群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4组:HIU治疗组(A)、手术治疗组(B),荷瘤对照组(C)及正常对照组(D).于种植肿瘤后7 d,分别接受相应治疗;17 d,制备并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A,B、C、D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L-2mRNA相对含量(0.752±0.101)较B(0.430±0.064)、C(0.188±0.049)、D(0.392±0.053)各组明显增高(P<0.05).A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mRNA相对含量(0.507±0.076)较B(0.233±0.045)、C(0.087±0.010)、D(0.218±0.049)各组明显增高(P<0.05);A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L-4mRNA相对含量(0.213±0.049)较C(0.745±0.067)、D(0.310±0.064)各组明显降低(P<0.05);A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L-10mRNA相对含量(0.093±0.032)较B(O.231±0.053)、C(0.657±0.111)、D(0.308±0.086)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U固化的U14肿瘤细胞可能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促使Th2占优势向Th1占优势逆转.从而提高小鼠抗肿瘤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孔凡斌;王智彪;伍烽;白晋;赵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胎儿肺腺瘤样囊肿的超声表现1例

    孕妇,22岁.孕1产0.因妊娠24+4周,来我院行胎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所见:单胎,双顶径6.4 cm,股骨4.2 cm,胎儿头围、腹围、肱骨长及股骨长所计算的孕周与实际孕周相符.颅骨光环完整,脊椎排列整齐,连续好.胎儿四肢发育良好.胎儿胸腔横切面:左侧胸腔内可见2.6 cm×2.1 cm无回声团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内部透声好.心脏位置右移,心尖向左.胎心164次/min,心律规整,胎盘前壁,0级,羊水平均深度5.5 cm.超声提示: (1)宫内单活胎;(2)胎儿左侧胸腔内囊性肿物(考虑肺腺瘤样囊肿),见图1.住院引产一死女婴.病理诊断:胎儿肺组织腺瘤样囊肿.

    作者:孙东艳;张娟娟;徐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原发性3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扭转重构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扭转(left ventricular twist,LVtw)重构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原发性3级高血压患者与30例正常成人经胸采集标准动态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的胸骨旁短轴二维图像并存贮.在Echo PAC超声工作站上获取各层面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室的旋转角度和旋转率度曲线.LVtw(率)值定义为左室心尖部与基底部2个层面旋转角度(速度)的差值.为消除不同个体间心率差异.对时间参数进行标化.结果 原发性3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的左室旋转和解旋曲线的走行趋势基本一致.扭转曲线图:收缩期左室呈短暂的逆时针扭转后,心底水平迅速呈顺时针旋转,同时心尖水平呈逆时针旋转,2个水平的旋转角度均于收缩期末达峰值.左室扭转角度均在(97±10)%(收缩末期)达到峰值.至舒张期,心室则表现为快速反向的解旋运动;与正常组相比,原发性3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峰值扭转度明显增大(P<0.001),左室峰值扭转速度及达左室峰值扭转速度时间测值则无明显差异(P>0.05),左室舒张期解旋率显著减小(P<0.001),解旋速度达峰时间延长(P<0.05),解旋峰值速度增大(P<0.05).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全程量化左室扭转重构,并从机械力学角度对左室心肌功能进行合理解释,为临床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静;谢明星;韩伟;王新房;吕清;张玲丽;贺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二维应变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室内不同步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

    目的 二维应变超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室内不同步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关系.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41例,分为两组,重度二尖瓣反流组(A组)26例,非重度二尖瓣反流组(B组)15例.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测量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二维应变(轴向及环向)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值.结果 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二维应变达峰时间差值A组大于B组(P<0.05);二维应变峰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二维应变达峰时间差值与二尖瓣反流密切相关(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运动不同步影响二尖瓣同步关闭,是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原因之一,二维应变超声能够评价这种不同步现象.

    作者:何亚乐;费洪文;侯跃双;林纯莹;许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卵巢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分析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卵巢肿瘤的超声造影强化特点.结果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造影强化特点存在明显差异.18例卵巢良性肿瘤中,仅3例子宫内膜样囊肿囊壁造影剂缓慢强化,12例卵巢恶性肿瘤均表现为造影剂快速强化.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卵巢恶性肿瘤内造影强化的始增时间早,达峰时间早,灌注强度高,造影强化的时间-强度曲线上升支、下降支陡直.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肿瘤内的血流信息,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百灵;周琦;姜珏;雷小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