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霞
目的:比较在开展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采用两种麻醉技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至11月期间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的手术者中随机抽取88例,将其按照麻醉方法分为硬膜外组和腰-硬联合组,比较不同麻醉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腰-硬联合组的麻醉效果均为优效,未出现良效以及差效,麻醉优率达到100%,硬膜外组中,有37例手术者麻醉效果为优,麻醉优率仅有84.09%,腰-硬联合组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组(P<0.05);两组手术者早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硬膜外组手术者产生的变动幅度明显大于腰-硬联合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选择腰-硬联合法进行麻醉不仅麻醉效果好,而且有利于稳定手术者在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陈中洪;顾增浪;毛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由于医学模拟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显示越来越多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模拟技术应用在临床教学中,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开辟了新的领域。
作者:李作芬;范存杰;薛丽;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患者接受修复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修复手术治疗的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在3个月-3年的戴用过程中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有75.0%的患者对修复效果感到满意,有16.7%的患者对修复效果比较满意,有8.3%的患者对修复效果不满意。结论精确的临床诊断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改善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效果的有效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赵欣;姚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治愈率33.33%,总有效69例,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治愈12例,治愈率15.38%,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57.9%,两组反应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得到迅速改善,疗程缩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瑞梅;包新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留置PICC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对留置PICC 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留置 PICC 肿瘤患者50例作为护理组,另取2013年1月———12月接收的留置PICC 肿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留置 PICC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不给予留置 PICC 护理,护理组给予留置PICC 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感染发生率16.0%;护理组感染发生率4.0%,护理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发生感染的原因与置管操作不当、免疫力下降、导管移行或自我防护不当等有关。结论对留置 PICC 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留置 PICC 发生感染的概率,减轻因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卞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而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外科所见的肠结核多为因病变引起肠狭窄、炎性肿块和肠穿孔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本例患者急性阑尾炎合并肠结核肠狭窄伴发麦克尔憩室穿孔,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徐景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动作的影响。方法将8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Bobath和Vojta方法,作业疗法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10天开始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使用 Asworth指数,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精细运动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1);组间对照,治疗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精细动作能力。
作者:郎婧;马茜;常小维;袁记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较常见的髋关节疾病,髋关节长期生物力学的异常逐渐出现股骨头半脱位、严重骨性关节炎,并日益加重出现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全髋关节置换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但对于Crowe Ⅲ型、Ⅳ型病例的治疗因脱位严重、肢体短缩明显致手术难度大,临床仍需进一步研究。我科于2011年05月--2014年02月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CroweⅢ型、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20例31髋,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产妇80例,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在孕周为4-6周时,观察组HC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差异性(P 均>0.05),在孕周≥7周时,两组差异性较显著(P=0.006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2水平在孕周4-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均<0.05),在孕周≥8周时两者不具有差异性(P =0.6203>0.05);两组孕妇血清中P激素在各孕周中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均<0.05)。结论血清 HCG、P 和 E2水平是维持早孕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可及早发现先兆流产并预测其预后。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健脾保肾方联合厄贝沙坦在糖尿病合并肾病老年患者氧化应激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DN 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对照进行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测量对比,对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 AOPPs、尿白蛋白定量以及SOD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的变化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据观察患者AOPPs、尿白蛋白定量以及MDA明显增多,而SOD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4%、12.5%。结论健脾保肾方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有效的调节DN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可以有效的控制治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方面推广应用。
作者:邢立军;王珊珊;初金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儿科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儿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起病急,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冬春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肌痛,稍有活动,疼痛增加,并且儿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指标显著上升。经过综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下肢可正常活动,没有出现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肌肉炎症,起病急,临床症状为患儿下肢疼痛,且多为小腿双侧疼痛,患儿体内CPK指标会显著上升,采取综合治疗法,让患儿静卧并给予抗病毒治疗方式,能使患儿恢复健康。
作者:魏永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上肢或下肢神经传导和 F 波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共检查神经396条,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各198条,运动神经异常51条,感觉神经异常82条,感觉神经受累多于运动神经(P<0.05)。198条运动神经中潜伏期异常的有30条,波幅异常的有34条,波幅异常率与潜伏期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98条感觉神经中波幅异常的有65条,传导速度异常的有59条,波幅异常率与传导速度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上肢与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下肢多于上肢(P<0.05)。运动神经异常率与 F 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异常率和F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传导和 F波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作者:刘振丽;王宝军;崇奕;韩春风;贺佳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临床效果,能充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唾液酸苷酶和脯氨酸氨基肽酶联合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00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同时做唾液酸苷酶和脯氨酸氨基肽酶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在5000份标本中,不同病原体总检出率为29%,其中 BV为17%,霉菌性阴道炎为19%,滴虫性阴道炎为1%;在BV 诊断中,该法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90%,符合率为89%。结论联合唾液酸苷酶和脯氨酸氨基肽酶检测在诊断 BV敏感性特异性较高,该法快速简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严芝光;黄仕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在本院建立母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检查的初产妇15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强化教育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坚持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坚持率为68%(51/7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坚持率为96%(72/75),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坚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强化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有助于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提升母乳喂养的坚持率。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9例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20)及对照组(n=1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冠脉再通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36.84%,死亡率5.00%,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冠脉再通,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哈买提·牙哈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 LVEF、LVDd、心率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36/43),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的经典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选择。
作者:韩贤珍;崔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体会。方法 选取62例入住我科的AE-COPD合并R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综合循证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干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临床治疗的效果,终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颖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2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日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