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临床效果分析

赵欣;姚莉

关键词:下颌单颌总义齿,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患者接受修复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修复手术治疗的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在3个月-3年的戴用过程中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有75.0%的患者对修复效果感到满意,有16.7%的患者对修复效果比较满意,有8.3%的患者对修复效果不满意。结论精确的临床诊断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改善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效果的有效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小于72h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脑梗死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纤维蛋白原、D-D、NT-proBNP的水平。将脑梗死组治疗7天、14天再次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D -D、NT-proBNP的浓度。分析纤维蛋白原、D-D、NT-proBNP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①脑梗死组较对照组比较三者均高。②脑梗死组中入院当天、治疗7天、治疗14天的三个指标均下降,两两比较均有差别。③入院时三个指标水平与梗死灶大小相关。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D -D、NT -proBNP 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明显升高,随着疾病好转逐渐降低,三者水平与梗死灶面积大小有关。

    作者:马涛;郭霞;丁怀然;朱跃荣;刘欣;于兆海;尹义国;刘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速康复护理理念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探讨适宜肝癌患者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近2年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59例,将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31例和常规护理组28例,常规护理组采用肝癌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肝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患者术后1、5d肝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康复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癌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靳蓉晖;伏鑫;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 LVEF、LVDd、心率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36/43),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的经典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选择。

    作者:韩贤珍;崔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正确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发生的8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报告为调查对象,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用药类型、用药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病症等进行分析与统计,总结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80例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在至22-91岁之间,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律失常及其它系统功能损坏。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医院应高度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合理、正确用药以防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魏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梗阻性黄疸MMP-1、内毒素的表达

    目的:主要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首次及二次胆道结石对内毒素(ET)及MMP-1的影响。方法采用利用 ELISA 法检测内毒素(ET)免疫组化法(S -P 法)联合应用PCR 检测技术检测 MMP-1;72例梗阻性黄疽患者为实验组(其中40例为首次胆道结石行 T管引流术组,32例为二次或多次胆道手术术后复发行胆肠吻合术组),72例单纯胆囊结石病人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内毒素(ET)、MMP-1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前 ET及MMP1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 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下降明显。结论梗阻性黄疽中内毒素、MMP1的波动是影响肝脏代谢内环境稳定的因素,给机体带来严重危害直接影响细胞免疫系统。

    作者:崔大伟;王宁宁;臧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癌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肝癌介入治疗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优质术前术后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总有效率为88%。结论优质的术前术后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陆家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目的:对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方法采取随机方案选择我市2013年06月———2015年12月进行输血治疗的11375例输血患者,其中15例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深入调查患者不良反应表现及类型。结果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几率是0.13%,其中,2例发热反应,13例过敏反应,未出现溶血反应病例。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2例患者接受少白细胞红细胞输注,3例患者接受血浆输注,8例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2例患者接受冷沉淀输注。结论输血不良反应诱发因素有血液成分、输血既往史以及妊娠史等。为避免不良反应出现,除了要优化输血检测程序外,还要对患者输血指征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引进、研发各种新型技术,从而提升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与及时性。

    作者:徐秋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伴有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摄食—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8天的治疗,两组饮水试验评定及摄食—吞咽功能障碍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讨论吞咽言语障碍治疗仪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

    作者:张胜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age+异体骨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在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在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Cage +同种异体骨植骨与自体髂骨植骨这两种术式疗效之间的差异。方法对42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两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A组22例病人选择行Cage +同种异体骨植入术,B组20例病人行取自体髂骨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椎间高度、JOA评分、症状改善率、融合率情况并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A组在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A组患者较 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及症状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融合节段椎间高度术前术后有显著差异(P <0.01)。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自体髂骨相比,Cage +同种异体骨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满意,且创伤更小,没有取髂骨带来的疼痛和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

    作者:陈星;孔维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老年高血压晨峰血压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此6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我院接受治疗的晨峰血压正常者5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选患者的血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和动态血压指数,并分析各炎症因子和晨峰血压状况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包含 MIF、MCP -1、TNF -α、hs -CRP 各项指数,两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晨峰血压除与体重、年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传统因素有关之外,还与血浆 TNF-α、MCP-1、hs-CRP、MIF等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清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体检人群尿酸水平以及尿酸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体检人群尿酸和尿酸水平升高的有关原因。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986名老年人进行研究,并将其临床的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年龄差异对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影响,高尿酸小组与正常尿酸小组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状况。给予高尿酸血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将干预前后患病人数的变化实行对比。结果60-69岁、70-76岁、76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高尿酸血症患病几率呈逐渐递减。其高尿酸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几率要比正常尿酸人群高,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1)。行综合护理后高尿酸血症人数比干预前低(p<0.05)。结论选取综合护理可使尿酸水平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卢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西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3月份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甲钴胺治疗,实验组联合硫辛酸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显著,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西药硫辛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病情,值得推荐。

    作者:魏新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呼吸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3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组,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呼吸科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6%,对照组满意度83.0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方案中,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王明兰;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小儿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家长自主参与的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护理、中医针灸、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对家长每周进行4-6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90d后,2组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使家长乐于参与家庭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余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脑瘫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小儿脑瘫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脑瘫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治疗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0%,高于对照组(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治疗脑瘫合并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马茜;常小维;郎婧;袁记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式选择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癌38例的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甲状腺微小癌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数量、侵及程度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即完整切除肿瘤,达到根治,又提高术后生存率,降低转移复发率,不必要的预防清扫,减低病人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彦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采取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2%,远小于观察组96.9%,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有利于多发性趾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目的:分析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500例新生儿,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初筛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初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耳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有利于及早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有利于及早给予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治疗。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弹踝试验临床研究总结

    弹踝”试验,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应该说它是世界早的反射征试验。因为它的记载,早于西方医学任何典籍。可是一直以来未能被后世所重视,其实用价值也未能得以弘扬,故对弹踝试验操作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映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补充血容量并进行抗休克治疗,可根据病情给予紧急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内镜硬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综合治疗,给予生长抑素、能量药物等,并予以密切监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止血、便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便血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可缩短患者止血、便血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史晓峰;申凤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