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脑瘫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马茜;常小维;郎婧;袁记霞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丙种球蛋白, 脑性瘫痪, 重症肺炎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小儿脑瘫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脑瘫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治疗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0%,高于对照组(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治疗脑瘫合并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应用抗栓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抗栓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联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钠三联治疗,对两组的溶栓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均消失,而对照组4例血栓缩小,1例血栓无变化,两组的溶栓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对照组4例出现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三联疗法对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进行抗栓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闻宾;熊伟平;陈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及并发各种感染为主,现代医学治疗以免疫抑制剂、雄激素为主,彻底治愈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率低,属临床难治性血液病之一。

    作者:刘艳霞;李雪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时期医务人员自觉践行严以修身问题的探讨

    新时期不断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严以修身,提升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营造廉洁行医执业环境,推进医院行风建设工作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胡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牙体缺损患者47例,进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追踪观察6-24个月作临床评价。结果修复体边缘完整性100%,外形良好,表面光滑,颜色理想,牙龈刺激小。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牙体缺损修复中是理想可靠的修复方法。

    作者:梁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菌肺炎的影像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菌肺炎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菌肺炎患者的胸部 X线及CT影像学表现。32例中32例做了X线摄影,其中22例同时做了CT检查。结果32例中有30例出现肺部异常,X线胸片中23例双肺弥漫性片絮状、粟粒样、毛玻璃样阴影,呈部分融合。结论艾滋病卡氏孢子菌肺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具有典型CT或胸片特征及临床确诊艾滋病的可以提示诊断。反之,要提示临床做进一步的 HIV 及卡氏孢子菌肺炎等方面的检查,并可进行治疗性诊断,本病对复方新诺明极为敏感。

    作者:朱天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在治疗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小剂量甘露醇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大剂量甘露醇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甘露醇治疗后都具有明显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扩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可有效治疗脑出血疾病,而小剂量使用能更有利于抑制血肿扩大。

    作者:吕栋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给予观察组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炎琥宁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35/4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明显差异。结论针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在治疗期间选择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炎琥宁治疗,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贾鹏;吕巍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国际、国内无特效药治疗的疾病,长期迁延不愈给病人的精神、家庭、经济等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病人的心身健康,使部分病人产生了一些不良心理,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1]。为此我科对120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见表1。

    作者:赵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肠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形式的差异,将参加符合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取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均为55例患者,对照组为患者提供传统的治疗形式,研究组则使用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94.55%)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82%),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隋媛;罗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王洁;王森;许之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原体感染与急性盆腔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支原体感染与急性盆腔炎的相关性,旨在借此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选取我院10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和75例健康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急性盆腔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支原体培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盆腔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26.47%(27/102)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6.67%(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急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年龄<30岁组、30-40岁组、年龄>40岁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的发生与支原体感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关注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盆腔炎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护一体化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

    目的:检验医护一体化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7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层抽样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36例给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数据间患者住院满意度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医护一体化的满意度分别为91.6%和97.2%,两组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丽丽;陈玲炫;叶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骨折治疗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骨折治疗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3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素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动作的影响。方法将8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Bobath和Vojta方法,作业疗法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10天开始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使用 Asworth指数,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精细运动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1);组间对照,治疗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精细动作能力。

    作者:郎婧;马茜;常小维;袁记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无痛内镜检查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无痛内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选取90例无痛内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均30例,A组单纯注射瑞芬太尼,B组舒芬太尼,C组单纯注射芬太尼,对比三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并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的效果。结果 B 组的睫毛反射时间、心率、血压均低于A组和C组,同时 A组对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o5)。结论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在无痛内镜检查时具有痛少、术毕苏醒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但需要注意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的静注速度。

    作者:谢海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影响

    目的:分析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纳入研究。根据接受的健康干预模式不同,所有入组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临床干预,对照组患儿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愈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后,血清IL-4、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IFN -γ、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全身炎症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9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以氟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49例以柴胡舒肝散加氟西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抑郁情况。结果未护理时研究组与对照组抑郁程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抑郁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有所好转,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抑郁情况。

    作者:胡年春;何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黄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大黄胃管注入。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内毒素、内皮素均降低,症状缓解较快。结论常规西医加用大黄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孟惠茹;庞艳梅;黄一茜;郝英霞;张月娥;齐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者症状包括喘息、咳痰、咳嗽等,该疾病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老龄化趋势发展越来越明显,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也有所提升。通常情况下,该疾病在早期并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未及时接受治疗,则可诱发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黄照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用步长脑心通在治疗糖尿病DN2期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评估联用步长脑心通在治疗糖尿病DN2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2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0例的对照组和60例的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对6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后续的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相比之下,显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在尿蛋白量减少方面,显然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糖尿病肾病2期患者的治疗方面,联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可明显减少尿蛋白量,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