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骨折治疗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李素平

关键词:健康教育, 骨折治疗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及分析
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骨折治疗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3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大黄胃管注入。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内毒素、内皮素均降低,症状缓解较快。结论常规西医加用大黄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孟惠茹;庞艳梅;黄一茜;郝英霞;张月娥;齐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国际、国内无特效药治疗的疾病,长期迁延不愈给病人的精神、家庭、经济等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病人的心身健康,使部分病人产生了一些不良心理,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1]。为此我科对120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见表1。

    作者:赵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8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分析抗菌药物 ADR 发生的原因,以减少 ADR 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单位辖区内监测站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集到的89例抗菌药物ADR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处理措施。结果89例抗菌药物ADR中,女性多于男性,多为中老年患者;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 ADR的事件居首位。结论开展 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药理知识,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掌握 ADR 处理流程,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淑梅;刘卫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体重指数与血压、脂肪肝、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并且分析老年人群体重指数和血脂、血压与脂肪肝的有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期间本团队对所管辖区实行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体重指数把132例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44例。观察并对比测量后三组患者血脂的各指标值、血压值和发生脂肪肝的几率。结果 A组患者血脂的指标明显要比C、B两组低(p<0.05);C组患者除了TC(总胆固醇)之外,TG(甘油三酯)和 LDL(低密度的脂蛋白)均比 B 组高(p <0.05);C 组患者血压的水平明显比 A、B 两组高(p<0.05);但三组在发生脂肪肝的几率上,各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体重的指数是形成脂肪肝、高血压和高血脂重要的诱因,所以在临床上需要对其实行健康宣教,用以掌控肥胖。

    作者:李厚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胶体果胶铋不同剂型用于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胶体果胶铋干混悬液和胶囊用于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和HP根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率和HP根除率均显著较高(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干混悬液用于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较胶体果胶铋胶囊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丁振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精细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于剖腹产不同时刻的血压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进行剖腹产的产妇84例根据其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 A组(44例,接受精细化护理)和 B组(40例,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0min(T0时刻)、手术1min(T1时刻)、手术5min(T2时刻)、手术结束(T3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并对比两组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与血压值:两组产妇在剖腹产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压数值见表1,T0时刻,两组的 SBP、DBP数值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T1、T2时刻,两组的SBP、DBP值均发生降低,至T3时刻血压出现回升,但在T1、T2、T3时刻A 组的 SBP、DBP 值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针对剖腹产中诱发SHS的因素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SHS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红花黄注射液治疗93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红花黄注射液进行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黄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且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量等指标下降变化均比对照组突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红花黄注射液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阳;吴艳;陈诚;秦娟;李钰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对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外科手术患儿,根据麻醉诱导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2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研究组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诱导情况及呼吸、呼吸等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入室时、插管后研究组MAP、HR及入室时SpO2要和对照组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诱导中应用七氟醚,起效和苏醒快,且对呼吸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意义重大。

    作者:史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

    护理安全是医疗工作开展的基础。所谓护理安全就是指实施护理过程中通过科学、完善的护理体系保证患者不出现法律及规章制度等意外问题,在心内科里,收治的危重病人比较多,大部分都是较大年纪的人,其抢救率和死亡率比较高,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心内科护理安全很重要,本文通过对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了深人分析如下。

    作者:聂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功能保健操对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乳腺癌护理的相关资料,制定出更有效的恢复患者术后肢体的护理措施,使乳腺癌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及减少痛苦。方法加强对患者乳腺功能保健操依从性的宣传,使患者患肢尽快康复。结果患者虽然错过了锻炼的佳时机,但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恰当的优质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身心、精神及心理方面得到很好的护理,对她们的疾病恢复很快。

    作者:李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急诊抢救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呼吸频率、心率、pH值、血氧分压等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急诊抢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娜仁高娃;乌日罕;李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B1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应用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B1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多发性神经病患者8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其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 B1进行疾病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治愈1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100%,治愈31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时,采用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B1治疗时,其治疗效果显著,适宜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白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为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5年儿童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接种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及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童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中前三位分别为乙脑疫苗、麻疹及百白破疫苗,占比分别为28.8%(15/52)、23.1%(12/52)及17.3%(9/52),发生不良反应前三位的原因分别为患儿体质、药物影响及接种时间,占比分别为32.7%(17/52)、26.9%(14/52)及21.5%(11/52)。不良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不良反应(P<0.05)。在12-24h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明确高于其他时间段患儿比例(P<0.05)。结论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及疫苗类型,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预防接种儿童安全。

    作者:董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对于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老年患者,用随机的方法将11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的25例患者在治疗时采取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的方式,对照组的25例患者仍然采取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采取更具综合性的、结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比单纯手术治疗法更有效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礼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创伤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88.6%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效果70.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袁花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得39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健康教育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为21.5±3.4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7.6±5.7天,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8.2732,P <0.01,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组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对照组出现肌肉萎缩1例,关节僵硬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31.5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X2=10.889,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骨折患者的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2015年7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8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运动疗法、营养管理、疾病分期管理、寻求医疗帮助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社交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预防急性加重掌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柴玉丽;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SLE诊断中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ENA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的32例 SLE 患者作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选择同时期到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当作对照组,各组受检对象均进行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经对比分析,研究组SLE患者IgA和 IgG水平均比对照组健康者高,C3和 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SLE 患者ENA抗体阳性率与体液免疫指标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二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均<0.05。结论应用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诊断 SLE,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合理的指导意见,同时还可为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郭锐;李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情景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情景教学使护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快速而生动地体现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护生的急救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2]。2014年我科开展了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级医院髂动脉瘤破裂抢救成功1例分析

    主-髂动脉瘤破裂是血管外科急危重疾病之一,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往往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孤立性髂动脉瘤是指单独存在于髂动脉而不合并腹主动脉或其他部位的动脉瘤,临床上较罕见,其发生率为0.6%。我院收治髂动脉瘤破裂一例,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向瑜;李秀兰;雷启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