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锐;李文娟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指导撤除呼吸机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3年5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5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按撤机状况分为A、B、C三组(患者和患者家属均明确此次治疗方案,并签字确认),每组各35例,A组采用常规撤机,B组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在3-4分时撤机,C组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5-6分时撤机,比较三组患者撤机状况和 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等等。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直接撤机成功率和总撤机成功率,C组和A、B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状况,B、C两组明显优于A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在3-4分时撤机,在不影响撤机成功率的情况下,可降低 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临床中可大力推广。
作者:申玲君;张海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的优势,探讨其对产妇焦虑、分娩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进行护理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新的护理模式。分析护理效果,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指数、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的例数也少于实验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即将分娩的时候,采用新的护理模式不但能够减少产妇的焦虑程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分娩的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因此,这样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HIV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HIV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治疗I组患者治疗药物选用奥美拉唑;治疗II组患者治疗药物选用泮托拉唑,对比临床效果、复发率和腹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 II 组患者临床疗效96.00%,复发率8.00%,跟治疗 I组临床疗效92.00%,复发率10.00%相似,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II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治疗 I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HIV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均有效,可预防复发,但泮托拉唑缓解腹痛效果更迅速,值得推广。
作者:黄石珍;段月勋;杨环;余向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了提高对 CRRT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 PICCO应用于此类患者的容量管理中,以正确测量 PICCO 数值和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的。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CRRT危重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O进行指导治疗,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监测和处理,因此,探究和分析PICCO在 CRRT危重患者容量管理的应用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研究价值。
作者:郭艳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且无1例患者死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性护理,能够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挽救患者性命,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该患者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多月并出现下腹疼痛1周于2015年5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妇科查体: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无异味,无异常分泌物,粘膜无充血,宫颈质硬、脆、触诊时极易出血,遂活检6块组织送病理。
作者:成兰云;杨峰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乳腺癌护理的相关资料,制定出更有效的恢复患者术后肢体的护理措施,使乳腺癌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及减少痛苦。方法加强对患者乳腺功能保健操依从性的宣传,使患者患肢尽快康复。结果患者虽然错过了锻炼的佳时机,但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恰当的优质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身心、精神及心理方面得到很好的护理,对她们的疾病恢复很快。
作者:李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王洁;王森;许之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7例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实验证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对于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护理配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于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于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因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需治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分别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观察组)和炔诺酮(对照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止血时间、不良反应以及用药3个月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48内止血65.7%高于对照组,大于96小时止血0例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11.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86.1%高于对照组,月经稀发率2.8%,功血复发率5.6%,绝经率2.8%均低于对照组,性激素FSH浓度10.2±2.4U/L,LH浓度8.9±1.3U/L,E2188.3±17.8pmol/L,P3.1±0.2mmol/L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身体恢复情况较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滕莉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康复护理服务对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普通护理,给予观察组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康复护理措施,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病人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可以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不良情况的出现,促进膝关节的快速恢复。
作者:杜励;罗莉;何燕;吴青霞;林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因损伤而导致死亡的命案或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明确致命伤、确定死因、推断案件性质等等是法医通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检案实践中,有时会见到人体重要组织器官如颅脑、心脏、大血管等在遭受了致命性损伤后,仍作出某些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充分认识、正确分析致命伤后的行为能力,有助于分析和重建损伤发生的过程,为解决现场中的疑点和判明案件性质提供依据。
作者:郑雷;陈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糖筛查及饮食控制在妊娠糖尿病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3月———2015年3月,具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1500例,根据是否进行葡萄糖筛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做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后进行饮食控制,对照组普通饮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早产率,胎儿畸形和巨大儿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率,母亲妊高征、产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保健对具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糖筛查,诊断阳性者进行饮食控制,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围产儿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孔林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SBAE)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远期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肺结核咯血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按单双号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4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8例给予一般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远期疗效,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年内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复治病例和(或)合并有肺部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者易复发。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好,远期疗效显著,但是复治病例和(或)合并有肺部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者容易引起复发。
作者:邓慧兰;许之娟;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儿急诊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根据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小儿感染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的情况分为感染组9例,未感染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感染组患儿平均年龄(4.33±0.45)岁、切口长度(5.30±1.24)cm、备皮至手术时间(25.44±4.63)h、手术时间(155.60±25.23)min;未感染组以上指标为:平均年龄(6.59±1.05)岁、切口长度(4.00±0.19)cm、备皮至手术时间(20.81±2.05)h、手术时间(131.90±18.11)min,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的年龄、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均是影响患儿腹部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感染率的发生,确保患儿的康复。
作者:程改超;沈雄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急性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本文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铂类化疗药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恩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为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共纳入200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对比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所有患者实施抗感染、抗心衰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剂量为40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经 x2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干预组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经t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确切,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柯;王珍;速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压臭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臭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高压臭氧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包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6月份收治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HP根除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较大,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实施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理想,复发率低,值得推荐。
作者:郭继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