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花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产科80例高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帮助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肠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形式的差异,将参加符合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取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均为55例患者,对照组为患者提供传统的治疗形式,研究组则使用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94.55%)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82%),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隋媛;罗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垂体后叶素被广泛的应用于呼吸内科大咯血的治疗,被誉为“内科止血钳”。其是由猪、羊、牛等动物的脑垂体后叶经脱水、干燥、研细制成,有效成分为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素为平滑肌收缩药,能收缩肺血管、内脏血管,对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作用尤为显著,从而可以降低肺动脉、门静脉压力,使血小板聚集,达到止血的作用。
作者:苏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肺结核咳血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咳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SAS评分、SDS 评分等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肺结核咳血患者临床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牟亚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5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案,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营养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且实验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促进了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蔡枝明;区华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正确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发生的8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报告为调查对象,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用药类型、用药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病症等进行分析与统计,总结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80例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在至22-91岁之间,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律失常及其它系统功能损坏。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医院应高度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合理、正确用药以防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魏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8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行温馨助产服务模式护理,然后就两组产妇的助产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产妇在各个产程时间及分娩满意度两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温馨助产护理服务引入至产科护理对象的护理中,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助产服务的满意度、缩短其产程总耗时。
作者:王科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器械科加强管理的三个方面。方法从医用耗材的资质审查、制定耗材占比及高值耗材的重点管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结论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除了各个环节规范操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耗材占比是有效降低病人负担、提高医院运行质量亟需加强的薄弱环节。
作者:李玉霞;刘则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HIV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HIV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治疗I组患者治疗药物选用奥美拉唑;治疗II组患者治疗药物选用泮托拉唑,对比临床效果、复发率和腹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 II 组患者临床疗效96.00%,复发率8.00%,跟治疗 I组临床疗效92.00%,复发率10.00%相似,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II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治疗 I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HIV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均有效,可预防复发,但泮托拉唑缓解腹痛效果更迅速,值得推广。
作者:黄石珍;段月勋;杨环;余向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晕厥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十二通道全信息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就其心律失常和晕厥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128例患者24h内,有120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占93.75%;8例患者未检出心律失常占6.25%。120例患者中93例患者检出严重心律失常77.5%,其中29例患者在佩戴动态心电图期间出现晕厥。这29例晕厥患者中因缓慢型心律失常导致的晕厥20例,由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晕厥的9例。另外,2例患者晕厥但未检出相关心律失常。结论心源性晕厥与患者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动态心电图为心源性晕厥诊断提供了重要条件,可作为心源性晕厥的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武晓荣;彭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剖析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法对前牙进行美学微创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50例,患牙有106颗,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法对患者的前牙进行美学微创修复,分析该种牙体修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在本次研究的106颗患牙中,优秀96颗,良好6颗,差4颗,成功率为96.23%。术后随访3年,第一年:成功率为93.40%;第二年:成功率为90.57%;第三年:成功率为88.68%。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前牙修复时,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保证修复体和原牙之间实现较好的咬合功能,同时,也具有美观的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清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中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进行探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中药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流,改善病情,值得推荐。
作者:田望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在降低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基础性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专门的功能训练,给予对照组常规肌力锻炼。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及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出现几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经干预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训练在降低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中具有很好的作用,改善了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安全有效,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沈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救治方法救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急诊救治方法,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系统性急诊救治方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任孝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锌对脑瘫合并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60例脑瘫合并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第二天加用锌制剂(20mg/d;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3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肺炎患儿的疗效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锌可提高脑瘫合并肺炎的疗效,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
作者:常小维;郎婧;马茜;袁记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34膝)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和膝关节大屈曲度。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疗了34膝,其中24例评分为优,7例评分为良,优良率为91.2%,患者术后HSS评分为(87.4±4.8)分,跟手术前相比明显改善;膝关节大屈曲度由原来的92.1变为98.9。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进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云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按照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TC、LDL-C、TG 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 HDL -C 水平呈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达到抗炎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瑞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呼吸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3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组,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呼吸科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6%,对照组满意度83.0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方案中,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王明兰;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临夏地区回族胆石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用生化检测仪对362例回族胆石症患者和370例回族非胆石症患者进行血清生活指标检测,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素含量。结果胆石症患者血清中胆红素代谢指标[(TBIL)、(DBIL)、(IBIL)]、血清酶类[(ALT)、(AST)]、(BUN)和脂类代谢指标[(CHOL)、(LDL-C)、(TG)]及(CCK)均高于非胆石症患者,而蛋白质代谢指标[(TP)、(ALB)、(GLO)]、肾功指标[(CREA)、(UA)、(CO2cp)]以及血脂指标(HDL -C)、低于非胆石症患者。结论临夏地区回族胆石症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胆囊收缩素的改变与胆石症的发病有关。
作者:陕全林;马义明;牟永山;马逸云;杨小花;安丽;马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门诊2013年8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依据来院就诊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序贯疗法,参照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 Hp根除率、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果比。结果实验组Hp根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成本-效果比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中,序贯疗法较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效果更为显著,且可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朱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