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郭继军

关键词:根除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6月份收治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HP根除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较大,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实施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理想,复发率低,值得推荐。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在2015年8月———2015年11月随机选取2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护理方式。结果导致医务人员发生亚健康的原因主要包含饮食不够科学、不良的生活习惯、没有正确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等。结论改善亚健康业务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进行适当的训练,保持充足的睡眠,能够改善医务人员亚健康的状态,防止亚健康进一步转变成疾病,提高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5%,对照组为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俊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相同病情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20例患者的低氧血症明显好转,血气分析结果与生命体征也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 <0.05)。结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够有效的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班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是有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抢救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汝丽娟;李明;高现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补液及氨茶碱等解痉药物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快速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作者:翁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与产程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龄产妇3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可以让高龄产妇的剖宫产率得到有效降低,缩短产程,同时可以让产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让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作者:孔维娜;阿依努尔·木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老年白内障的病人在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比较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掌握疾病知识程度及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白内障的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手术康复,加强病人对于疾病的了解,增强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伏巧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手术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7例分析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因及预防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因喉返神经受到钳夹、牵拉、烧灼以及误扎等原因,引起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所有患者,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术后3个月,并对侧声带行活动代偿,声嘶得到恢复;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5例,根据具体症状治疗2个月后,声嘶得到完全性恢复。结论甲状腺手术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对患有胸骨后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结节复发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必须熟悉解剖喉返神经的整个过程,对喉返神经进行游离,在直视的情况下给予保护,从而达到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目的。

    作者:胡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放射线存在的危害及防护

    现如今,放射线已经在医疗诊断环节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虽然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诊断病情,但是放射线在应用过程当中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文章主要阐述了医疗放射线存在的一些危害,并且提出了防护放射线危害的措施,通过采取距离保护、屏蔽保护、检查设备以及污染控制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放射线对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的危害。

    作者:郭荣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技术在不同分期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直肠癌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归入观察组,本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选择同期接受开腹根治术治疗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不同分期的直肠癌患者从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相比(P>0.05);但针对进展期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数量减少的趋势(13枚/例)低于对照组同期患者(15枚/例);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8.1%高于对照组同期患者5.4%(P<0.05)。结论针对早期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根治术进行治疗其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相当,针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因疾病本身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等风险,实施腹腔镜手术时要更加谨慎,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结合患者实际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作者:何举;谭云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中医角度看Swyer综合征

    目的:从中西医角度简述Swyer综合征发病机制。方法腹腔镜探查取病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色体核型为46,XY,双侧性腺行病理检查证实为扩张的血管及输卵管组织。结论该病需及时确诊,尽早行双侧性腺切除术以防肿瘤发生。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

    作者:吴东明;孙铭良;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接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远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使用安全,并发症很少,不易复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淳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信群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享“微信群”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组建“微信群”将护理管理工作引入新的管理模式。结果“微信群”具有简单易用、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更好的发挥护理管理的效益。结论通过“微信群”更便捷、有效的达到管理的目的及手段。

    作者:张诗苑;罗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远高于对照组的79.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在较短时间内大大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俊玲;胡青芳;胡晓川;冯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在临床小儿区域的麻醉操作中使用芬太尼与氯胺酮的效果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进入本院并接受术前麻醉的94例患儿。将以上患儿分作对照、研究两组,各47例,对照组向本组患儿施行氯胺酮单药麻醉,研究组向本组患儿施行芬太尼、氯胺酮双药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成效。结果经分析,研究组47例患儿中,SBP、SpO2、HR、RR、DBP等各指标变化情况都优越于对照组的47例患儿,即研究组的生命体征状态更为稳定,组间的比较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所用氯胺酮的平均值是(55.17±9.97)mg/kg,芬太尼的平均值是(20.38±8.74)μg/kg,患儿苏醒平均时长是(10.39±5.17)min;对照组所用氯胺酮的平均值是(168.46±31.17)mg/kg,患儿苏醒平均时长是(33.74±9.49)min。两组比较,所得结果差异较大(P<0.05)。结论芬太尼+氯胺酮共同运用于小儿临床区域麻醉当中,可将患儿生命指标的变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且麻醉药物的用量较少,患儿能在较短时间得以苏醒,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国华;陈中洪;顾增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国际、国内无特效药治疗的疾病,长期迁延不愈给病人的精神、家庭、经济等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病人的心身健康,使部分病人产生了一些不良心理,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1]。为此我科对120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见表1。

    作者:赵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9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生活能力情况,具体对生活能力的自主思考,肌肉控制力,行动能力,语言能力方面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应用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的生活能力指标评分为(35.8±4.12)分,给予基础护理的对照组的评分是(20.4±4.75)分,两组后分值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比较之下,观察组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并发症的情况较少。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恢复,言语正常,行动稳定,动作协调,同时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大大降低,使患者的生活产生了质的提高,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提供新方法。

    作者:房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40例改进组患者与40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改进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改进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组,且改进组患者护理质量与常规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保证治疗有效率,应用价值较为广泛。

    作者:荆冬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和分析黄芪建中汤在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要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显著,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且复发率低,值得推荐。

    作者:汪鲁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肠外营养支持性治疗在小儿迁延性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肠外营养支持性治疗在小儿迁延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性治疗,连续治疗14d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止泻效果及治疗前后各营养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经治疗14d后,观察组止泻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P <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的TP、ALB、Hb及PAB未见异常改变,而对照组各营养指标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 IgM、IgA、IgG 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肠外营养支持性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并维持正常免疫反应,进而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旭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48例,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组行常规造影。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插管、造影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输卵管插管及造影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复查输卵管再通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2-6个月后自然受孕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25%,且观察组未受孕患者经药物干预后自然受孕率8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造影成功率较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然受孕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