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勇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牙体缺损患者47例,进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追踪观察6-24个月作临床评价。结果修复体边缘完整性100%,外形良好,表面光滑,颜色理想,牙龈刺激小。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牙体缺损修复中是理想可靠的修复方法。
作者:梁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120例糖耐量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bA1c及血脂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TG、TC、LDL -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HDL-C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各血脂指标与HbA1c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TG、LDL-C与HbA1c呈正相关(P<0.01),TC 与 HbA1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TG、LDL-C与HbA1c呈正相关,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兼顾调脂治疗。
作者:康新红;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观察由新一代铂类抗癌药物洛铂(labap la tin,LBP)联合多西他赛(Docetaxel)所组成的 DP方案,对于治疗晚期老年肺腺癌(NSCLC)的安全性。方法开放性、单实验组、I期临床研究,共入组2组,均为常规放化疗效果差的患者,病理类型分别为非小细胞肺癌(Ⅲb、IV期)。女性30例,男性35例,其年龄区间分别为女性61-75岁、男性63-76岁。应用 DP方案,即LBP 30mg/m2,静滴,d121d为一个周期。其中男性及女性NSCLC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化疗,按照WHO和NCI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作用,定期随访。结果在65例患者中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的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一过性肝损害,未见明显心肾毒性。结论 LBP 联合 Docetaxel 组成 DP 方案对于治疗晚期老年NSCLC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张文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痛风饮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以针灸及放血,15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急性期关节症状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患者血尿酸变化、不良反应、复发情况;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酸降低、急性期主要关节疼痛改善、肿胀症状缓解、疗效稳定性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临床效果良好、安全、便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尹继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支持护理干预措施,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护理。结果半年后,实验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氮平衡的恢复情况等各项生化检查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聂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98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护理体会,提高急性酒精中毒的成功率。方法对本院自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9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基础的护理是急性酒精中毒急救的基础,减少酒精的吸收和恢复意识是急性酒精中毒急救的关键。
作者:吴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于剖腹产不同时刻的血压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进行剖腹产的产妇84例根据其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 A组(44例,接受精细化护理)和 B组(40例,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0min(T0时刻)、手术1min(T1时刻)、手术5min(T2时刻)、手术结束(T3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并对比两组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与血压值:两组产妇在剖腹产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压数值见表1,T0时刻,两组的 SBP、DBP数值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T1、T2时刻,两组的SBP、DBP值均发生降低,至T3时刻血压出现回升,但在T1、T2、T3时刻A 组的 SBP、DBP 值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针对剖腹产中诱发SHS的因素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SHS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中医治疗100例头疼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3月份至2013年12月份,因头疼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案。经过2个疗程,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随访1年。结果1年没复发者占71人,疼痛次数明显减少者21人,复发者8人。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张成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按照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TC、LDL-C、TG 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 HDL -C 水平呈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达到抗炎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瑞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急诊抢救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呼吸频率、心率、pH值、血氧分压等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急诊抢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娜仁高娃;乌日罕;李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这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多发于患者的四肢,其细胞的形态多样,主要有棱形、透明、小痣样以及上皮样等多种细胞,细胞的排列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束状、巢状等。结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以及组织结构都有多样性的特点,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时要进行病理组织和免疫组织的化学分析。
作者:高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择期手术患者共13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该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70例,该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更高。结论 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的临床疗效,以找出外伤性牙齿脱位治疗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属丝结扎固定术治疗,从而分析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牙齿脱位治疗方面,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可以将松动的牙齿进行固定,从而保留脱位牙,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而言,这种治疗方法脱位牙自洁性较好,对患者牙周损害较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辛欣;王瑞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采取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2%,远小于观察组96.9%,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有利于多发性趾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求开设的校内独立课程,其大的特点在于将学校、地方等有限的资源整合应用起来,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体现出独立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完善基础教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由于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学校的教学目标深化必修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特长,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作者:刘向前;刘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康复护理服务对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普通护理,给予观察组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康复护理措施,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病人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可以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不良情况的出现,促进膝关节的快速恢复。
作者:杜励;罗莉;何燕;吴青霞;林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后循环梗死患者的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后循环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语言障碍(60例,占比为60%),肢体无力(55例,占比为55%),头晕眩晕(35例,占比为35%),饮水呛咳(30例,占比为30%),呕吐(26例,占比为26%),意识障碍(20例,占比为20%),吞咽困难(15例,占比为15%),其他的症状还包括复视、肢体麻木、视觉障碍、耳鸣、面部麻木等等。一共有100例病患,单病灶病例数为79例,占比为79%;多病灶病例数为21例,占比为21%。结论 POCI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言语不清、颅神经麻痹及偏身感觉障碍。眩晕、意识障碍不再认为是后循环常见临床表现。具有定位价值的脑干综合征发生率低。影像学表现上脑桥多见。
作者:刘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提高,随之带来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伤残率也相应增加。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预防减少高危儿群体伤残发生率,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国家初级医疗保健单位,应重视此类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加强与医院合作,积极开展高危儿群体预防干预各项工作,为实施我国少生优生基本国策和提高人口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张淑梅;田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周期性麻痹是以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肌肉疾病,多数伴有钾离子代谢异常,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为常见,病人常突然发作。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与糖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己糖磷酸代谢障碍,引起体液的钾离子转移到细胞内,使血钾降低,因而肌肉收缩无力。本病通常在青壮年起病,男性多发。发病前可有饱餐、剧烈运动、酗酒、外伤、感染等诱因。发作初可有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常在睡眠中或清晨醒来时发病。肢体酸痛常常自下肢开始,逐步向上,并累及上肢;两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在数小时内瘫痪达到高峰。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严重的低钾会造成肢体瘫软,不能翻身,更严重的可因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心律失常,心脏停跳等。
作者:高红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乳腺科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对实施前后各80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比较医护一体化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医护一体化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5%,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9.5%,医护一体化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乳腺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了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姗姗;胡晓川;胡青芳;李俊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