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

辛欣;王瑞梅

关键词: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 外伤性牙齿脱位,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的临床疗效,以找出外伤性牙齿脱位治疗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属丝结扎固定术治疗,从而分析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牙齿脱位治疗方面,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可以将松动的牙齿进行固定,从而保留脱位牙,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而言,这种治疗方法脱位牙自洁性较好,对患者牙周损害较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补液及氨茶碱等解痉药物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快速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作者:翁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国际、国内无特效药治疗的疾病,长期迁延不愈给病人的精神、家庭、经济等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病人的心身健康,使部分病人产生了一些不良心理,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1]。为此我科对120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见表1。

    作者:赵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122例新生儿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股静脉穿刺法进行采集血液标本,观察组使用外周动脉采血法采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疼痛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72%,疼痛率39.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9%。对照组成功率为72.13%,疼痛率63.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9%。结论外周动脉采血是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黄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在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8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行温馨助产服务模式护理,然后就两组产妇的助产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产妇在各个产程时间及分娩满意度两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温馨助产护理服务引入至产科护理对象的护理中,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助产服务的满意度、缩短其产程总耗时。

    作者:王科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以及管理措施

    目的:探究西药药剂合理应用和对应管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西药药剂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对应西药药剂合理应用管理措施。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药剂科西药药剂处方200张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应用对应管理措施后(2012年2月———2015年10月)西药药剂处方200张为观察组。对比起实际用药情况。结果对照组药方中合理用药率为70.0%,观察组药方合理用药率为95.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药药剂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医院声誉,要注重西药合理应用问题,对相关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健全的西药用药制度,提升临床西药药剂的合理用药水准。

    作者:刘风珍;孙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125例临床思路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思路。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125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切除术的关键内容,观察患者的治疗预后。结果所选1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行腹腔镜切除术成功者100例,成功率80.0%,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者20例,发生率为16.0%,5例患者中转开腹,发生率为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15/125)。结论为确保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切除术成功,手术医师需要准确的解剖Calot三角,认清三管一壶腹,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防治引流管。

    作者:杨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癫痫患者80例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癫痫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用药依从性、发生持续状态概率和发生继发性损伤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不依从率、发生持续状态概率及继发性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发生持续状态率和继发损伤率,具有较高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张滨蓉;洪程成;丁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析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选取我站自愿进行药物流产的1125例早期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评价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孕妇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囊大小、子宫位置、停经时间的差异导致流产结局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年龄在34岁以下、无剖宫产史、孕囊直径≤2cm、子宫前倾及水平位、且停经在40天以下早期妊娠女性使用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更高,更适宜进行药物流产。

    作者:董改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护一体化在乳腺科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乳腺科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对实施前后各80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比较医护一体化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医护一体化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5%,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9.5%,医护一体化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乳腺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了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姗姗;胡晓川;胡青芳;李俊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2例偏头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46)及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1.74%,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采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过程中起到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遵医嘱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教育、情志护理、用药教育、饮食及运动教育和并发症防治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依从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掌握病情发展状况,提高自我护理意识,促进身体健康,降低疾病复发概率,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龙风;王龙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晕厥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十二通道全信息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就其心律失常和晕厥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128例患者24h内,有120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占93.75%;8例患者未检出心律失常占6.25%。120例患者中93例患者检出严重心律失常77.5%,其中29例患者在佩戴动态心电图期间出现晕厥。这29例晕厥患者中因缓慢型心律失常导致的晕厥20例,由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晕厥的9例。另外,2例患者晕厥但未检出相关心律失常。结论心源性晕厥与患者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动态心电图为心源性晕厥诊断提供了重要条件,可作为心源性晕厥的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武晓荣;彭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的优势,探讨其对产妇焦虑、分娩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进行护理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新的护理模式。分析护理效果,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指数、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的例数也少于实验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即将分娩的时候,采用新的护理模式不但能够减少产妇的焦虑程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分娩的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因此,这样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92例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作用

    目的:92例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9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70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73岁,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程度的情况等方面来看,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满意27例,满意率为59%,较满意为16例,较满意率为35%,不满意为3例,不满意率6%;对照组满意21例,满意为45%,较满意为15例,较满意率为33%,不满意为10例,不满意率22%。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使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得到系统、正确的护理指导,帮患者改善病情,改变患者的生活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陪病房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针对目前无陪病房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安全管理应用到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采用安全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素养,真正做到人性化护理,为新生儿创造一个安全、优质的护理环境。

    作者:高晶;解婷;黄应源;张心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炙甘草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室性早搏采用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赵宪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概括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根据急诊护理风险原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并与2013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科室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护理缺陷等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护理缺陷等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乌日罕;李博;娜仁高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儿童腹泻病合并中毒性脑病昏迷期护理

    腹泻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儿童饮食不规律及卫生意识低,肠内菌群失调等均可引起腹泻病[1]。轻度腹泻患儿通过饮食调节及口服调节胃肠道菌群药物一般很快恢复,但严重腹泻可发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导致脱水发生休克,甚至出现中毒性脑病而昏迷。昏迷期患者除了医生的积极治疗外,合理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现就我院收治的一名严重腹泻患儿合并中毒性脑病昏迷护理的体会做一报告。

    作者:金银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强社区卫生与医院合作,做好高危儿童预防保健工作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提高,随之带来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伤残率也相应增加。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预防减少高危儿群体伤残发生率,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国家初级医疗保健单位,应重视此类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加强与医院合作,积极开展高危儿群体预防干预各项工作,为实施我国少生优生基本国策和提高人口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张淑梅;田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分析给予急诊胆结石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其心理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间收治的102例急诊胆结石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分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胆结石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霁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