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
目的:探讨 RP-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4种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美国Agilent1200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4种组分含量测定,调整好色相检测条件,分别进行专属性试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试验和样品含量测定等检测,观察结果。结果4种组分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和浓度测定结果均符合检定标准要求,线性关系、精密度及稳定性均显示良好。结论采用RP-HPLC法可以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酞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4种组分的含量,且操作方便快捷、经济适用、结果精准,是一种有效地复方氨酚烷胺片主要组分定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水痘肺炎(PVP)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PVP的影像特点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9例PVP的CT或胸片表现均表现有两肺或一侧肺散在大小不等小结节状影,边界模糊,两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大。结论两肺散在小结节,边界模糊,是儿童PVP特征性表现。
作者:徐庆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胃复安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诊治方法。方法本组病例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因服用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的30例患儿,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反应,给予脑电图、脑脊液等相关检查,询问患儿家长患儿服用胃复安史。确诊患儿为胃复安锥体外系反应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不存在意识障碍,对其神经系统进行检查,除锥体外系体征,未见其他异常。患儿中痉挛性斜颈13例,强直性张口12例,迟发运动障碍5例。患儿血象基本正常或稍有偏高,脑脊液检查29例正常,1例轻度异常,但出院时复查已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观察,详细了解患儿用药史,并给予全面检查,在确认为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后,给予对症处理,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宋中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针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并观察与西药治疗的对照情况,提高产后尿潴留的治愈率。方法收集整理14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资料,其中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组45例,采用针灸治疗组56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结果针灸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6.67%、60.67%,两者间无差异(P>0.05);针药结合治疗有效率95.56%,与针灸疗法或西药治疗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危重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10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给予全程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曾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产科80例高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帮助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固体培养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适合于 H.pylori大量培养的方法。方法观察不同添加剂(10%冻融羊血(SB)、10%绵羊血清(SBS)和0.1%β环糊精(β-CD)),不同暴露时间(1h和3h)和不同抽气负压(-0.075Mpa、-0.070Mpa和-0.065Mpa)对H.pylori 固体培养产量的影响,比较其效费关系。结果无论复苏或传代,H.pylori产量在10%SB和10%SBS培养基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优于0.1%β-CD培养基(P<0.01);在空气中不同暴露时间和抽至不同负压,H.pylori的产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添加10%SB和10%SBS的 CAB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的 H.pylori产量,可用于 H.pylori的大量培养。
作者:刘建东;周曾芬;任金琪;马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进行优质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患者显著提高而投诉率大幅度降低。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殷俊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相同病情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20例患者的低氧血症明显好转,血气分析结果与生命体征也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 <0.05)。结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够有效的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班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是有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抢救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汝丽娟;李明;高现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简要分析了医学院校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浅谈如何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
作者:黄红兰;倪朝辉;史红艳;王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牙周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前牙覆牙合及前牙覆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教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前牙覆牙合及前牙覆盖均较治疗前略降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教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前牙覆牙合及前牙覆盖均较对照组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教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教学意义(P>0.05)。在治疗牙周病基础上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能够改善前牙移位现象,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稳定的改善牙周状态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绍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对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确诊的 FD 运动障碍型患者60例:肝郁气滞型30例,脾虚气滞型30例,另选10例健康查体者做正常对照组.两证型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片10mg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疗程15天。观察治疗前后两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脾虚气滞组的症状积分小于肝郁气滞组,且脾虚气滞组的总效率86.7%,高于肝郁气滞组50%,差异显著(x2=2.58p <0.05)治疗后两组的胃电节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餐前后的胃电功率均低于正常组,但肝郁气滞组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餐前餐后的胃电功率增加,脾虚气滞组的餐前餐后胃电功率增加,差异显著p<0.05)。肝郁气滞组餐前后的增加无差异性。结论多潘立酮对不同证型的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不同,对脾虚气滞组的临床疗效好于肝郁气滞组。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与伴随疾病的预防。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到我院诊治的高血压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周边无高血压病居民80名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50岁以下、50至60岁、60岁至70岁、70岁以上四个阶段患者的人数及血压值进行分析,的对两组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预防措施。结果50至60岁阶段、60至70岁阶段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观察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且会伴随其他疾病,在诊治时,临床上应该加强宣传,把高血压及伴随疾病的预防措施告知老年人,降低老年高血压及伴随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杨华志;王东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儿科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儿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起病急,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冬春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肌痛,稍有活动,疼痛增加,并且儿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指标显著上升。经过综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下肢可正常活动,没有出现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肌肉炎症,起病急,临床症状为患儿下肢疼痛,且多为小腿双侧疼痛,患儿体内CPK指标会显著上升,采取综合治疗法,让患儿静卧并给予抗病毒治疗方式,能使患儿恢复健康。
作者:魏永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嗓音差异。方法①采用德国 XION公司DiVAS嗓音声学分析软件对37例确诊为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基频微扰(Jit er)、振幅微扰(Shimmer)、低音强(SPLmin)、(高基频)F0max、基频(F0)、长声音持续时间(MPT)、嗓音障碍指数(DSI)。②声带息肉组术前、术后、正常对照组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本研究声带息肉组术前 SPLmin、Jit er、Shimmer 值较正常对照组高,F0、F0max、MPT、DSI值比正常对照组低;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的SPLmin、Jit er、Shimmer较术前均降低,F0、F0max、MPT、DSI值较术前均升高。②声带息肉术前组 F0、F0max、MPT、DSI、Jit er较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min、Shimme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可行定量评估声带息肉术后转归情况。
作者:曾晓;王斌全;刘瑛;曹常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与单胎活产新生儿体质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975例产妇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统计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产妇数量,观察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组间不同体质量儿构成比差异。结果8975例产妇中有1156例产妇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羊水过少5项合并症/并发症组间不同体质量儿所占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羊水过少是导致新生儿体质量异常的重要因素,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作者:罗美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综合治疗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74.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均较治疗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临床症状及恢复神经功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6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塞临床治疗中,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更好的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镇痛用药的差异,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例69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患者则使用氢吗啡酮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不同药物进行自控止痛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小时内镇痛泵的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选取氢吗啡酮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其镇痛效果明显高于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不良反应的率降到低,对其术后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荣昌;王颖;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们口腔门诊部36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正畸组,每组18例,对基础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对正畸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正畸组患者牙周炎症逐渐好转,治疗效果均优于基础组,正畸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等均优于基础组。结论对成人口腔牙周病采用正畸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牙周炎症,促进牙列的排序,恢复牙齿的牙合功能,使牙齿变得美观,临床疗效显著,在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安慧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