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4种组分的含量

李雪

关键词:RP-HPLC 法, 复方氨酚烷胺片, 含量
摘要:目的:探讨 RP-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4种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美国Agilent1200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4种组分含量测定,调整好色相检测条件,分别进行专属性试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试验和样品含量测定等检测,观察结果。结果4种组分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和浓度测定结果均符合检定标准要求,线性关系、精密度及稳定性均显示良好。结论采用RP-HPLC法可以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酞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4种组分的含量,且操作方便快捷、经济适用、结果精准,是一种有效地复方氨酚烷胺片主要组分定量测定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凝血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收治的血液疾病患者52例、同时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48例、ICU病房重症病人16例、普通病房住院患者30例分别作为A组、B组、C组和 D组,对比各组的血样 PT、APTT检测值,分析、总结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因素。结果 A组的PT、APTT值显著高于 B组(P<0.05),C组、D组的 PT、APTT检测值间也存在差异统计意义(P <0.05)。结论受检者是否患有血液疾病、受检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药情况均能显著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中除保证样本量合理、保存条件正确,还应综合患者状况理性分析试验结果以纠正偏差,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检验数据。

    作者:高学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71例,均通过尿培养分离大肠埃希氏菌171份,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试验菌株进行检验,并结合感染防治标准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抗生素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轻度感染57(66.3%)例,中度感染28(32.6%)例,重度感染1(1.1%)例,对照组患者轻度感染29(34.1%)例,中度感染40(47.1%)例,重度感染16(18.8%)例,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感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x2=20.7371,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行针对性抗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国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概括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根据急诊护理风险原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并与2013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科室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护理缺陷等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护理缺陷等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乌日罕;李博;娜仁高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为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共纳入200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对比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所有患者实施抗感染、抗心衰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剂量为40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经 x2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干预组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经t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确切,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柯;王珍;速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2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日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和疗效

    目的:通过对于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和疗效的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口腔修复方法。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修复的方案,并对这100例老年人的进行治疗。结果在这100例患者中,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的为39例,占总数39%,其中女患者为15例,占39%;男患者为24例,占61%。进行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为61例,占总数的61%,其中女患者为34例,占56%;男患者为27例,占44%。 P <0.05,符合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结果统计,对于老年人的口腔修复,活动义齿的修复的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5.0%、7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与满意度分别为97.5%、92.5%,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与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毛俊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库尔勒市普惠地区在校小学生氟斑牙检查结果分析

    氟斑牙是机体在牙齿发育矿化过程中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的早期突出表现。鉴于库尔勒市普惠地区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较高,为了了解普惠地区在校1-6年级学生受地下水中氟的影响水平,科学的评价氟斑牙严重程度,我们对普惠地区在校小学生进行氟斑牙的检测。

    作者:巴哈古丽·热合曼;周建军;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镇痛用药的差异,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例69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患者则使用氢吗啡酮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不同药物进行自控止痛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小时内镇痛泵的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选取氢吗啡酮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其镇痛效果明显高于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不良反应的率降到低,对其术后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荣昌;王颖;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原因的循证研究

    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原因。方法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电子图书馆内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搜集的文献年限在文献库建库开始到2014年2月,检索的内容包括英文文献和汉语文献,两名专业的评价员对文献的质量作出评价。并选择出重要的资料,交叉核对,主要内容是涉及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学的系统 Meta 分析以及综述报道。结果所有的文献报道中共有12篇报道满足检索要求,在这些报道中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存在着较大差异。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较为复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当前可供参考的文献数量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更多病因,从而提高预防和治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作者:董江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了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加强临床心理护理、基础及专业护理,使患者减轻痛苦,争取早日康复,建立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方法采用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增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顺从性有利于病情恢复,提高了抢救治疗和护理质量。结论认为及时诊治的同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金佳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急性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急性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本文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头分析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56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8.57%),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颈椎病可将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王贵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经产妇难产因素及产时产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经产妇难产的因素以及产时产后并发症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照,就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产妇在年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比较,两组产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经产妇围产期和分娩期的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燕;牛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长课堂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长课堂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 Bobath,Vojta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家长定期参加家长课堂,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分量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大运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 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对家长进行课堂教育更有利于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袁记霞;常小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药理分析

    目的:观察和研究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有效性和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4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27%,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身心痛苦,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慧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调查组,将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结果调查组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79.65%、胎盘绒毛膜羊膜炎9.61%、早产率51.6%、低出生体重儿33.76%;对照组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35.65%、胎盘绒毛膜羊膜炎5.54%、早产率24.65%、低出生体重儿10.76%;经比较,调查组的孕妇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会给孕妇妊娠结局带来一定影响。

    作者:顾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4例手足口病2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分2次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不同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A 组(大剂量组(10g/kg.d -1)、32例)、B 组(小剂量组(1-2mg/kg.d -1)、32例)、C 组(无激素使用组,20例),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A组发热持续时间为(1.73±0.45)d,B组发热持续时间为(1.51±0.82)d,C 组发热持续时间为(2.19±1.23)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神经系统受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可取得较好效果,可缩短热程,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评价干预效果。方法2015年,针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制定干预对策。结果改进后,物品表面抽检合格率高于改进前,职业伤害事件发生例次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职业伤害事件发生风险,提高了环境控制质量。

    作者:柴玉丽;姜华;李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呼吸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3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组,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呼吸科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6%,对照组满意度83.0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方案中,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王明兰;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