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李荣昌;王颖;刘莹

关键词:氢吗啡酮, 舒芬太尼, 静脉镇痛, 自控,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镇痛用药的差异,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例69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患者则使用氢吗啡酮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不同药物进行自控止痛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小时内镇痛泵的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选取氢吗啡酮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其镇痛效果明显高于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不良反应的率降到低,对其术后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析肺癌患者化疗临床护理之路径

    目的:探讨分析肺癌患者化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22例肺癌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者3例,占13.6﹪,部分缓解者15例,占68.2﹪,稳定者2例,占9.1﹪,恶化者2例,占9.1﹪,总有效率为81.8﹪。所有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包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对12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围手术期通过分析制定个体护理计划,施行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23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其自身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老年患者制定个性化心理及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病人的心理焦虑,减轻术后的疼痛,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秀霞;秦冶娟;刘芳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近期疗效,进一步说明胸腔镜的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引流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肺不张、切口感染、乳糜胸、声音嘶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食道癌临床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改善了肺部功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作者:宋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 CO2激光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3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平阳霉素进行治疗,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 CO2激光治疗,观察对比经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痊愈情况,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患者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痊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55.56%;观察组中患者对激光治疗的满意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2.22%,P<0.05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2激光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诊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了强化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情绪、食欲、治愈信心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恢复时间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立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RI射频系统故障的电路分析与维修

    MRI射频系统是核磁共振仪的主要运作形式,也是设备的基础和核心。它的运行和运转,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再加上系统故障的影响以及技术手段的限制,使得射频系统较为容易出现线路问题,导致设备运转减速,甚至出现停止运行的现象。检修和维护MRI射频系统,是一种做好系统维护的主要办法,也有助于保证核磁共振良好的运转。然而在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引发故障问题的成因较多,人们常常忽视电路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分析清楚电路的运行故障,找到终止系统运行的原因,逐步缩小检测范围,及时更换新的零部件,从而做好维修工作,实现设备的持续运行。

    作者:及树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医院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调查分析。方法根据他汀类药物之间的药动学差异对比和患者使用不同类别的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来作对比,分析他汀类药物的用法计量和安全性。结果通过对使用他汀类患者的调查分析,结果得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表现以肝毒性为主,然后是肌理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等,他汀类药物能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将身体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虽然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的达到医疗目的,医疗效果明显,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医嘱,按照规范使用药剂量,并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接受的1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病情展开早期护理观察干预,总结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0例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经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结论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科学的早期观察和护理措施,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痊愈率,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价值明显。

    作者:曾兰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原体感染与急性盆腔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支原体感染与急性盆腔炎的相关性,旨在借此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选取我院10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和75例健康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急性盆腔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支原体培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盆腔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26.47%(27/102)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6.67%(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急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年龄<30岁组、30-40岁组、年龄>40岁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的发生与支原体感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关注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盆腔炎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干扰素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机体免疫力方面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1例追加干扰素治疗和40例传统治疗的小儿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和免疫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追加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的疗效、临床指标和免疫力指标均优于传统治疗的。结论干扰素的追加能够缩短小儿心肌炎治疗过程,提升机体免疫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辅助药物。

    作者:侯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5%,对照组为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俊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中医角度看Swyer综合征

    目的:从中西医角度简述Swyer综合征发病机制。方法腹腔镜探查取病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色体核型为46,XY,双侧性腺行病理检查证实为扩张的血管及输卵管组织。结论该病需及时确诊,尽早行双侧性腺切除术以防肿瘤发生。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

    作者:吴东明;孙铭良;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X线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使用 X线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使用X线扫描检查,对照组使用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对比扫描检查的结果。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使用 X 线扫描检查,其中45例患者确诊,10例患者未确诊,确诊率81.82%。对照组55例患者使用CT扫描检查,其中36例患者确诊,19例患者未确诊,确诊率65.46%。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X线诊断肺结核能提高扫描检查的诊断率,诊断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智照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地塞米松组以地塞米松辅治,甲泼尼龙组以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排尿复常时间、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甲泼尼龙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甲泼尼龙组排尿复常时间、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明显短于地塞米松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万慧娟;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122例新生儿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股静脉穿刺法进行采集血液标本,观察组使用外周动脉采血法采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疼痛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72%,疼痛率39.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9%。对照组成功率为72.13%,疼痛率63.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9%。结论外周动脉采血是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黄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120例糖耐量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bA1c及血脂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TG、TC、LDL -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HDL-C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各血脂指标与HbA1c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TG、LDL-C与HbA1c呈正相关(P<0.01),TC 与 HbA1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TG、LDL-C与HbA1c呈正相关,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兼顾调脂治疗。

    作者:康新红;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静脉补铁方法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补铁方案,对比探讨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补铁的佳方案选择与疗效。方法选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1例。 A组采用周期性补铁治疗,B组采用维持性补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2周、24周时血红蛋白和铁指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后SF和TSAT水平A组显著高于 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周期性补铁改善贫血症状效果比维持性补铁效果好。

    作者:田忠勇;王柠;丁惠芳;李海霞;吕然;丁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磁共振设备常见故障的现象及维修方法

    磁共振设备在当前医学上的运用非常广泛,能够对人体全身上下进行检测,为病人的治疗提供准确的治疗方向。本文主要对磁共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总结磁共振设备常见故障的维护措施。

    作者:王树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在手术室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有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选自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需要手术患者共96例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随机对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加上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4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的依从性、术后感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两组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手术的依从性、术后感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创建和谐的护理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梁立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性晕厥病因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性晕厥的病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76例老年性晕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详细检查,利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各项危险因素、晕厥引起的意外伤害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心源性晕厥占43.42%;反射性晕厥占42.11%;脑源性晕厥占10.53%;低血糖性晕厥占1.32%;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晕占2.62%。晕厥致意外伤害率19.74%。经1年回访晕厥复发率14.47%;死亡率11.84%。结论老年性晕厥的病发因素很多,主要为心源性晕厥,其次是反射性晕厥,易造成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具有较高复发率和死亡率,预后较差,临床需及时对老年晕厥患者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及早确诊,及早给予治疗,才可大限度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邱蓓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