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分析

秦俊蕾

关键词:个性护理, 甘露醇, 偏头痛,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5%,对照组为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头分析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56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8.57%),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颈椎病可将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王贵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小儿疝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要行小儿疝气手术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上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儿家属对于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的康复速度,提高了患儿家属对于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蒋朝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怀化市2007--2015年人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怀化市2007———2015年人狂犬病病例流行特征,掌握其发病规律,为狂犬病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5年怀化市共报告狂犬病105例,病死率100%;溆浦县报告病例数多,会同县平均发病率高;狂犬病例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占病例总数的55.2%);伤人动物主要为犬(占病例总数93.3%);伤人动物来源主要为家养动物(占病例总数67.6%),均未接种狂犬病疫苗;暴露后接种狂犬病疫苗、被动免疫制剂的病例分别为9.5%、3.8%。结论怀化市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溆浦县、会同县发病较高,农村地区、老年人是防控的重点,应加强农村犬只管理、免疫,对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狂犬病防制意识。

    作者:何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为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5年儿童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接种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及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童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中前三位分别为乙脑疫苗、麻疹及百白破疫苗,占比分别为28.8%(15/52)、23.1%(12/52)及17.3%(9/52),发生不良反应前三位的原因分别为患儿体质、药物影响及接种时间,占比分别为32.7%(17/52)、26.9%(14/52)及21.5%(11/52)。不良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不良反应(P<0.05)。在12-24h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明确高于其他时间段患儿比例(P<0.05)。结论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及疫苗类型,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预防接种儿童安全。

    作者:董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析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新误区

    护理工作在病人的诊疗与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眼科门诊的护理工作中却存在诸多的新误区值得研究者关注。因此,本文拟在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新误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眼科护理工作的分类,从护理实践与护理理论研究两个层面上详细解析了这些误区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作者:杨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应用抗栓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抗栓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联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钠三联治疗,对两组的溶栓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均消失,而对照组4例血栓缩小,1例血栓无变化,两组的溶栓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对照组4例出现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三联疗法对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进行抗栓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闻宾;熊伟平;陈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流产方式的疗效观察及心理护理

    目的:不同流产方式的疗效观察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126例早孕妇女分别实行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种方法终止妊娠,观察两组流产效果、不良反应、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患者心理状态等,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人工流产组的完全流产率高于药物流产组,不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腹痛持续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完全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受术者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药物流产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人工流产组的腹痛发生率、重度腹痛发生率均高于药物流产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各具优缺点,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根据孕妇个体情况选择佳方法,并在流产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能降低受术者身心损害,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阿奇霉素与小剂量激素在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小剂量激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体征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比对照组(66%)多30%。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X2=18.6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征消退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6276,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中应用小剂量激素及阿奇霉素,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使体征消退时间不断减少,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丽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24例外伤性脑梗塞的亚低温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在对124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亚低温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适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解放军150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62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实验组),本组治疗时接受亚低温方案;同期选择62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本组治疗时接受常规疗法,客观比较2组入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85.48%,对照组54.84%;实验组入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数(12.11±2.19)分,对照组(19.01±3.10)分,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吉国泰;孙鸣;腾准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甘精胰岛素在大肠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大肠癌围手术期疗效。方法选择55例大肠癌的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甘精胰岛素组(28例)、胰岛素泵组(27例)。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控制时间、治疗后日平均血糖、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日使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日平均血糖、胰岛素日使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血糖波动程度等方面与胰岛素泵组无差异,甘精胰岛素组在降血糖的日均费用上显著低于胰岛素泵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采用甘精胰岛素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进而减少了各种术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李秋梅;曹思明;郭晓鹏;王智峰;苑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课有效增强护理人员自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申晓银;屈磊;高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癫痫患者80例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癫痫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用药依从性、发生持续状态概率和发生继发性损伤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不依从率、发生持续状态概率及继发性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发生持续状态率和继发损伤率,具有较高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张滨蓉;洪程成;丁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8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治价值

    目的:对78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治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取卡马西平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6%,对照组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拉莫三嗪用于治疗脑卒中继发癫痫具有良好效果,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单百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选择接受阴道自然分娩的200例初产妇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选择保护会阴助产,对照组(100例)选择无保护会阴助产,观察比较两组的分娩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分娩,无胎儿死亡,两组的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时、产后出血量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疼痛评分(7.2±1.6)分,对照组产程疼痛评分(6.8±1.4)分,组间差异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侧切率、水肿率为68%、32%、22%,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护会阴助产可保证胎儿顺利娩出,对自然分娩有着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立香;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高达86.7%,远高于对照组的51.7%,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孟祥达;冯立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呼吸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3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组,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呼吸科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6%,对照组满意度83.0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方案中,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王明兰;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并且研究剂量不同的阿托伐他汀医治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期间诊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A、B两组,每组38例。 A组选择40mg的阿托伐他汀对患者实行医治,B组则选择20mg。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的效果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A 组不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要优于 B 组,且心绞痛的发作此处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均比B组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剂量较高的阿托伐他汀医治冠心病不但能将血脂的水平显著降低,还能将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常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观察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出生的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早期抚触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三天排便次数:观察组(12.3±2.7)次,对照组(10.2±2.5)次;出生72h新生儿经皮胆红素:观察阻(9.2±2.7)mg/dl,对照组(10.2±2.6)mg/dl。结论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效果显著,抚触护理可提高新生儿肠胃功能,降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门诊2013年8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依据来院就诊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序贯疗法,参照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 Hp根除率、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果比。结果实验组Hp根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成本-效果比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中,序贯疗法较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效果更为显著,且可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朱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儿科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儿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起病急,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冬春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肌痛,稍有活动,疼痛增加,并且儿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指标显著上升。经过综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下肢可正常活动,没有出现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肌肉炎症,起病急,临床症状为患儿下肢疼痛,且多为小腿双侧疼痛,患儿体内CPK指标会显著上升,采取综合治疗法,让患儿静卧并给予抗病毒治疗方式,能使患儿恢复健康。

    作者:魏永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