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纬
目的:深入探讨针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麻醉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刘芳;黄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正确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发生的8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报告为调查对象,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用药类型、用药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病症等进行分析与统计,总结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80例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在至22-91岁之间,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律失常及其它系统功能损坏。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医院应高度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合理、正确用药以防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魏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临床效果,能充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固体培养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适合于 H.pylori大量培养的方法。方法观察不同添加剂(10%冻融羊血(SB)、10%绵羊血清(SBS)和0.1%β环糊精(β-CD)),不同暴露时间(1h和3h)和不同抽气负压(-0.075Mpa、-0.070Mpa和-0.065Mpa)对H.pylori 固体培养产量的影响,比较其效费关系。结果无论复苏或传代,H.pylori产量在10%SB和10%SBS培养基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优于0.1%β-CD培养基(P<0.01);在空气中不同暴露时间和抽至不同负压,H.pylori的产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添加10%SB和10%SBS的 CAB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的 H.pylori产量,可用于 H.pylori的大量培养。
作者:刘建东;周曾芬;任金琪;马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14例患者行早期手术,8例患者行延期手术,78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4例行早期手术的患者除8例Ⅲ型患者病死外均全部治愈;8例Ⅰ型患者行延期手术治疗后,4例继发性感染,2例病死,2例治愈;78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其中28例Ⅲ型患者经后期随访显示,复发2例,4例住院后期行胆囊切除术,22例患者再次回院行胆囊切除术,但有4例未进行胆囊切除。结论胆石性胰腺炎Ⅰ型与Ⅱ型患者适合进行早期手术治疗,Ⅰ型与Ⅱ型患者在病变后期应当延期手术,Ⅲ型患者不适合实施早期手术,Ⅳ型患者可选择早期手术亦可选择恢复期手术治疗。
作者:王书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之获得了一系列万众瞩目的科学成就,实验室是成果产生和生物医药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设立的生物医药实验中涉及多种污染物,对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都具有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生物医药实验中常见的污染物并对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张磊;王皓;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情景教学使护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快速而生动地体现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护生的急救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2]。2014年我科开展了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依据病情与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情况,医生开具分级护理医嘱,护士依据分级护理规定对患者开展生活护理。观察组在医生出具分级护理医嘱的基础之上,执行优质护理服务时加强人文关怀。对比两组基础护理得分情况与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比基础护理得分与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都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强人文关怀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普荣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在预防压疮上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9例进行康复治疗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129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发生压疮率为零。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彻底杜绝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身芳;王身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概括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根据急诊护理风险原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并与2013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科室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护理缺陷等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护理缺陷等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乌日罕;李博;娜仁高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exercise-induced rhabdomyolysis,ERM),是肌细胞超负荷收缩所致的横纹肌细胞溶解,内容物入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表现。 ERM 的早期症状特异性不强,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因此 ERM早期明确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慧慧;康继;许先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水囊联合人工破膜加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应用水囊联合人工破膜加催产素引产进行临床分析,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的118例孕妇放入水囊至取出水囊后,宫颈成熟度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升高,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结论水囊联合人工破膜加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简单、安全,能大力减少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林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测量头颈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我院6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中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进行射野片的拍摄,把射野片与计划系统里数字重建射野图像的误差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左右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64±1.43)mm,外扩边界为2.29mm;头脚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43±1.51)mm,外扩边界为1.89mm;腹背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35±1.64)mm,外扩边界为2.01mm。结论进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头脚与腹背方向需2mm,左右方向需2.5mm,摆位误差随治疗时间推进无规律性变化。
作者:李金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对术后镇痛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50例进行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给予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27例给予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进行麻醉镇痛。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镇静与镇痛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h、12h与24h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11.11%,对照组为26.09%,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镇痛,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给予应用与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贾广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于剖腹产不同时刻的血压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进行剖腹产的产妇84例根据其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 A组(44例,接受精细化护理)和 B组(40例,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0min(T0时刻)、手术1min(T1时刻)、手术5min(T2时刻)、手术结束(T3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并对比两组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与血压值:两组产妇在剖腹产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压数值见表1,T0时刻,两组的 SBP、DBP数值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T1、T2时刻,两组的SBP、DBP值均发生降低,至T3时刻血压出现回升,但在T1、T2、T3时刻A 组的 SBP、DBP 值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针对剖腹产中诱发SHS的因素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SHS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处于恢复期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Q和SCL-90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Q和SCL-90评分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影响气管插管患者肉芽肿形成因素的分析,来降低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方法通过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加强人工气道管理,正确吸痰,采取防止返流和误吸措施之后,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继续进行机械通气的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护理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降低对黏膜的损坏,保证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逐渐走向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传统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室配合为主的工作方法,开展术前访视,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手术室从2005年开始首先对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通过积累经验逐渐过渡到所有择期手术病人。通过仔细阅读病历,全面了解病人一般情况,让患者及亲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给其带来的思想顾虑和心理恐惧,指导患者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等;另一方面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强了患者治病信心。通过深入到病房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促进了护患和谐之情。它不仅使手术室护士能全面掌握术前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制定具体化护理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个体化护理,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以便持续改进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而且更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改变。
作者:周天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应用数字化方法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进针点和方向轴的方法。方法收集一例健康成人下颈椎 CT连续扫描数据,将断层扫描数据 dicom 格式图像以三维数据形式导入Mimics14.0软件,重建颈椎三维表面数字模型。数据保存为。 Stl格式,将模型导入 Imageware13.2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通过对下颈椎 CT 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C3-C7椎弓根左右内切圆半径、水平面及矢状面进针角度、中心轴上的佳进针点。结论应用Mimics及Imageware可计算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数字化三维通道佳置钉角度及进针点,为数字化虚拟手术和临床手术方案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朱彦昭;徐荣明;马维虎;黄雷;赵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2012年来16例孤独症门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本院门诊诊治患有孤独症的16例患者,研究者对以上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并采取SPSS软件加以分析。结果经观察16例患者的详细资料,发现其初诊年龄在25个月-16岁间,平均(6.14±1.76)岁,有2例在3岁前进行初诊,占12.50%,有14例的初诊年龄超过3岁,占87.50%;有8例患者并未接受过学校教育,占50.00%;有5例进入培智学校学习,占31.25%;有3例进入常规学校学习,占18.75%。目前,有14例闲于家中,占87.50%,有2例可在外就读(或从事简单工作),占12.50%。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孤独症知识的教育工作,使患儿家长尽早发现其孤独病症,提高预后训练效果。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