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情景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张伟

关键词:品管圈, 教学模式
摘要: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情景教学使护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快速而生动地体现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护生的急救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2]。2014年我科开展了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给予蒙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包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增敏表阿霉素抗人骨肉瘤作用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增敏表阿霉素治疗骨肉瘤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倒置显微镜观察骨肉瘤细胞 MG -63的生长情况;MTT 法检测单独和联合用药前后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单独和联合用药前后 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蛋白 Bax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和表阿霉素各自单独应用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但当表阿霉素在2.0-8.0μmol/L浓度范围内时,对 MG -6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反降低,此时可引起MG-63细胞NF-κB信号通路表达上调。联合用药后药物对MG-63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在体外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可明显增敏表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白藜芦醇和表阿霉素联合用药后通过下调NF-κB表达并上调下游蛋白Bax的表达,增敏表阿霉素的抗骨肉瘤作用。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X射线透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研究

    目的:探究 X射线透视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异物患者。使用X射线透视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记录观察结果。结果通过X 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通过X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有38例患者未出现纵膈摆动情况,8例患者的异物为话生皮。这些异物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情况。有82例患者出现纵膈摆动情况,其中有35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内,47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右侧支气管内。吸气性活瓣阻塞30例,呼气性活瓣阻塞41例,混合性活瓣阻塞11例。结论综上所述,X射线能够有效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其透视成本非常低而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影响较小,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诊断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蔡玉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目的:对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方法采取随机方案选择我市2013年06月———2015年12月进行输血治疗的11375例输血患者,其中15例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深入调查患者不良反应表现及类型。结果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几率是0.13%,其中,2例发热反应,13例过敏反应,未出现溶血反应病例。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2例患者接受少白细胞红细胞输注,3例患者接受血浆输注,8例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2例患者接受冷沉淀输注。结论输血不良反应诱发因素有血液成分、输血既往史以及妊娠史等。为避免不良反应出现,除了要优化输血检测程序外,还要对患者输血指征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引进、研发各种新型技术,从而提升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与及时性。

    作者:徐秋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0例临床护理

    目的:对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共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患者,对照组1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获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稳定和控制患者的心率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丹;陈霄;周君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肺囊腺瘤的临床价值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CCAM),简称肺囊腺瘤,是由于末端支气管的过度生长,在肺实质内形成有明显界限的腺瘤样病变,是肺错构瘤之一,可损害肺泡。 Stocker[1]将其分为三型,Ⅰ型:是常见的一型,多为大的囊肿,直径2-10cm;Ⅱ型:为多个直径在0.5-1.0cm的囊肿,其中25%伴有其他系统发育异常,预后差;Ⅲ型:超声显示为实质性的肿瘤,实际上是大量小的囊肿(直径<0.5cm),为少见的一种。本文总结近年来我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肺囊腺瘤的经验,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汪亚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比较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不同效果

    目的:比较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适应性显著强于对照组,紧张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5%,对照组为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俊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不同类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14例患者行早期手术,8例患者行延期手术,78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4例行早期手术的患者除8例Ⅲ型患者病死外均全部治愈;8例Ⅰ型患者行延期手术治疗后,4例继发性感染,2例病死,2例治愈;78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其中28例Ⅲ型患者经后期随访显示,复发2例,4例住院后期行胆囊切除术,22例患者再次回院行胆囊切除术,但有4例未进行胆囊切除。结论胆石性胰腺炎Ⅰ型与Ⅱ型患者适合进行早期手术治疗,Ⅰ型与Ⅱ型患者在病变后期应当延期手术,Ⅲ型患者不适合实施早期手术,Ⅳ型患者可选择早期手术亦可选择恢复期手术治疗。

    作者:王书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儿科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儿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起病急,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冬春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肌痛,稍有活动,疼痛增加,并且儿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指标显著上升。经过综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下肢可正常活动,没有出现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肌肉炎症,起病急,临床症状为患儿下肢疼痛,且多为小腿双侧疼痛,患儿体内CPK指标会显著上升,采取综合治疗法,让患儿静卧并给予抗病毒治疗方式,能使患儿恢复健康。

    作者:魏永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肺炎护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在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间收治的肺炎患者11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无复发情况。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肺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预后效果也有着一定影响。

    作者:赵慧博;郭春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母亲孕期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

    目的:分析母亲孕期的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市城区内的7所幼儿园中的500名3-7岁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204名患有龋齿的儿童作为研究组,将296名未患龋齿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同时调查500名儿童的母亲在孕期和围产期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调查母亲在孕期及围产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母亲在孕期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母亲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早产以及牙龈炎都对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有一定影响(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比两组儿童的不同体征和生活方式,结果显示,母亲在孕期补充蛋白质和钙剂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有保护因素,而母亲在孕期主动或被动吸烟、患龋齿或根尖周炎是影响儿童患龋齿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亲孕期或围产期的相关因素是影响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的不良原因,母亲在孕期应加强自身营养,对口腔进行保健,在生活上预防龋齿的发生,保护儿童乳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崔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为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共纳入200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对比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所有患者实施抗感染、抗心衰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剂量为40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经 x2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干预组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经t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确切,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柯;王珍;速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徐州市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徐州市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降低缺陷儿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免费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83对已婚、准备生育的夫妇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问卷、调查咨询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检查情况。结果283名女性体检对象中检查各种妇科疾病155人次;主要疾病是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泌尿道感染、肝功能损害。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疾病检出率高,为此,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与力度。

    作者:张刚;周海燕;薛兰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一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携带者的调查处置报告

    目的:评价镇江市丹徒区的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携带者的流调和处置。方法对此例病毒携带者进行个案调查、粪便样本采集送检、测定免疫功能。对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采集送检、儿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调查、OPV查漏补种以及医疗机构和社区 AFP病例主动搜索。结果该病例检出III型VDPV 和脊髓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当地儿童OPV接种率较高,未检出阳性病毒。结论本次疫情造成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解琴;王涛;张春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膳食营养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影响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但病理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 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四个从轻到重的病理阶段。目前NAFLD已成为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的首要病因,部分还会进展至终末期肝病,某些还与肝脏肿瘤有关。 NAFLD 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也是本病研究的热点,但几乎都停留在假说阶段。1998年Day和James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已成为解释该病发生机制的主要理论。初次打击主要指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形成单纯性脂肪肝;二次打击主要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引起 NASH。若 NASH持续存在,发生炎症2坏死循环,便进展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 NAFLD常见的原发病为高血脂、肥胖和2型DM。

    作者:戴永利;武海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室清洗中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探究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将2015年8月来到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16位病患设置为观察小组,并以全部病历档案作为临床资料)和观察对比复用医疗器械在清洗前后的相关指标,旨在探讨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

    作者:赵丽杰;赵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急性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急性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本文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60例(84颗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主观意愿分为A、B两组,A组30例(43颗牙)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B组30例(41例颗牙)采用金属桩核修复,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及其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7.67%和87.80%,满意度分别为96.7%和80.0%,均有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玻璃纤维桩对牙体缺损进行修复治疗的患者不仅修复成功率高,且修复后的美观性、稳定性更高,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华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索及分析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旨在为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患急性阑尾炎的12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64例患者。对照组64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64例患者则施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更为优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荣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