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目的:探讨宫腔因素不孕不育诊治中宫腔镜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为宫腔内因素不孕不育者行宫腔镜检查结果中抽取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15例宫腔粘连、1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异物残留、10例输卵管近端阻塞、8例子宫畸形、2例正常宫腔。结论宫腔镜在宫腔内疾患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点,如准确、直观、简便,可在镜下同时开展简单的手术,费用低,效果佳,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
作者:刘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医学事业的发展,腔镜手术已在临床医学上的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手术以创伤小以及恢复迅速等特点得到广大患者以及医师的认可与肯定,现已成为手术学科发展的主流与方向。虽然该项技术为患者带了方便与健康,却将隐患留给了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该项技术主要是借助光源、器械以及摄像系统进行操作的一种手术方式,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存在着诸多的职业隐患。因此医护人员应对该项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其危害因素做到充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防护,并维护自身的健康,将危险因素降到低,以积极健康的状态投入到医学事业的建设中,现将我院的实际情况如下报告:
作者:韩莲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42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66处骨折,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采用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6处骨折中,有47处骨折全部愈合,占69.70%;有13处骨折畸形愈合,占19.70%;其余6处骨折未愈合,占9.09%。结论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是骨科中的严重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500例新生儿,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初筛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初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耳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有利于及早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有利于及早给予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治疗。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采取低位直肠癌造瘘术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低位直肠癌造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由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较明显。结论通过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及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
作者:罗莉;杜励;贾蓉;袁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90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给予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尽早的选择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缩短患者的病程,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巍巍;贾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共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患者,对照组1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获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稳定和控制患者的心率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丹;陈霄;周君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及分析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旨在为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患急性阑尾炎的12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64例患者。对照组64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64例患者则施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更为优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荣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院前急诊,观察组行院前急诊,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院前急诊,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艳;申晓银;屈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88例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 HAMD 评分、TESS评分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HAMD评分及TE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能确定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宁夔;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舒适细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添加舒适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间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细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当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延缓了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展进程,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对疾病监测、生活方式与干预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某街道小区的150例群众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参加实验的群众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各75例成员,对照组成员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定期的健康体检,对两组群众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以及比较。结果通过不同形式的干预后,研究组成员的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成员,保健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成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是影响居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次健康体检对疾病监测、生活方式与干预效果的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习惯,降低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对其健康状况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温爱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SBAE)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远期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肺结核咯血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按单双号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4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8例给予一般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远期疗效,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年内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复治病例和(或)合并有肺部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者易复发。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好,远期疗效显著,但是复治病例和(或)合并有肺部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者容易引起复发。
作者:邓慧兰;许之娟;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求开设的校内独立课程,其大的特点在于将学校、地方等有限的资源整合应用起来,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体现出独立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完善基础教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由于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学校的教学目标深化必修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特长,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作者:刘向前;刘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肺结核住院患者242例采取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患者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及致感染病菌做好统计,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做出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结果242例肺结核患者中,19例发生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为7.9%。在此比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居多,约47.4%。其中革兰阴性菌8株,占所有感染菌株的42.1%。医院感染率高发与年龄,住院时间,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和医疗操作方式有关。单因素分析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59岁,住院时间>14d,合并其他疾病,联合使用抗生素及实施侵入性操作的肺结核患者发生高医院感染的因素,而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孙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6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塞临床治疗中,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更好的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原因。方法孝昌县卫计局、孝昌县人民医院对该院急诊科及120接诊的意外原因造成死亡的0-18岁未成年人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2015年我院急诊科,120及儿科共接诊未成年人病例170659人次,死亡107人,其中意外死亡共103例,占总死亡人数的96.26%。结论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学校不断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积极配合,使未成年人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给予观察组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炎琥宁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35/4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明显差异。结论针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在治疗期间选择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炎琥宁治疗,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贾鹏;吕巍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针灸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脑循环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为(7.35±3.9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85%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偏瘫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应用。
作者:列莲丽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自发性气胸合并呼吸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73例自发性气胸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分析,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进行有效护理。结果 进行有效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发性气胸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运用无创呼吸机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低氧血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