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体检对疾病监测、生活方式与干预效果的影响

温爱军

关键词:健康体检, 疾病监测, 生活方式, 干预效果, 影响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对疾病监测、生活方式与干预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某街道小区的150例群众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参加实验的群众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各75例成员,对照组成员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定期的健康体检,对两组群众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以及比较。结果通过不同形式的干预后,研究组成员的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成员,保健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成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是影响居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次健康体检对疾病监测、生活方式与干预效果的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习惯,降低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对其健康状况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影响医院中药制剂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医院中药制剂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如何控制提出具体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使用的中药制剂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医院中药制剂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影响我院中药制剂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制剂处方、制备工艺、原材料及制剂剂量、制剂储存保管及人员因素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中制剂处方、制备工艺及原材料等因素占主要,分别占比为6%、4%、8%。结论针对影响医院中药制剂产品质量的这些因素,通过严格审查、规范制备工艺、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储藏保管和人员管理等多项措施,全面保障中药制剂产品质量。

    作者:陆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免疫组化技术在我院病理科开展的体会

    目的:浅谈免疫组化技术在我院病理科开展的体会。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67例病例进行免疫标记,标本来均来源于我院病理科并对标记结果分类分析。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转移性肿瘤等其它系统肿瘤性病变,在鉴别助诊上、治疗方案的指导上、愈后评估上,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斌;杨勇;赵玲玲;张宝莉;唐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60例(84颗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主观意愿分为A、B两组,A组30例(43颗牙)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B组30例(41例颗牙)采用金属桩核修复,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及其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7.67%和87.80%,满意度分别为96.7%和80.0%,均有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玻璃纤维桩对牙体缺损进行修复治疗的患者不仅修复成功率高,且修复后的美观性、稳定性更高,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华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得72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循证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循证组31例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循证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28/36(77.78%),循证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有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组出现1例伤口出血,其余无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6(2.78%),对照组出现2例伤口出血,1例伤口感染,1例水肿,2例坠积性肺炎,1例尿管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7/36(19.4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循证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可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忠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药物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探究非药物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入院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非药物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从本质上对患者进行作用,同时避免了药物使用带给患者的毒副作用,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故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龚招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X射线透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研究

    目的:探究 X射线透视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异物患者。使用X射线透视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记录观察结果。结果通过X 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通过X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有38例患者未出现纵膈摆动情况,8例患者的异物为话生皮。这些异物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情况。有82例患者出现纵膈摆动情况,其中有35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内,47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右侧支气管内。吸气性活瓣阻塞30例,呼气性活瓣阻塞41例,混合性活瓣阻塞11例。结论综上所述,X射线能够有效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其透视成本非常低而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影响较小,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诊断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蔡玉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对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外科手术患儿,根据麻醉诱导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2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研究组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诱导情况及呼吸、呼吸等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入室时、插管后研究组MAP、HR及入室时SpO2要和对照组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诱导中应用七氟醚,起效和苏醒快,且对呼吸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意义重大。

    作者:史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农村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法及意义探析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挑选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市手足口病监测定点医院收治的300例农村手足口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易发年龄、时间、住院隔离治疗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结果1-4岁年龄组患儿发病率明显比其他年龄组要高;5-7月份患儿发病率明显比其他月份要高;早产、非母乳喂养、居住环境差、饭前便后未洗手、有病例接触史、体温﹥39度、口腔疱疹、EV71病毒阳性患儿发病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需要采用科学的整体化预防控制措施,以便有效控制病症传播,确保患儿身心健康。

    作者:邓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库尔勒市普惠地区在校小学生氟斑牙检查结果分析

    氟斑牙是机体在牙齿发育矿化过程中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的早期突出表现。鉴于库尔勒市普惠地区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较高,为了了解普惠地区在校1-6年级学生受地下水中氟的影响水平,科学的评价氟斑牙严重程度,我们对普惠地区在校小学生进行氟斑牙的检测。

    作者:巴哈古丽·热合曼;周建军;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临床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指导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临床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临床上医生申请实行 TEG 检测的住院患者60例,同时对患者采取传统凝血项检测,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论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临床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芦漾;李孟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选取80例接受PICC置管中恶性肿瘤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行全方位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穿刺点出血、导管渗液、穿刺点红肿、CRB-SI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例数。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晓红;刘兆坤;尹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相同病情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20例患者的低氧血症明显好转,血气分析结果与生命体征也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 <0.05)。结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够有效的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班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是有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抢救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汝丽娟;李明;高现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分析给予急诊胆结石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其心理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间收治的102例急诊胆结石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分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胆结石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霁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目的:分析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500例新生儿,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初筛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初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耳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有利于及早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有利于及早给予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治疗。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腹部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小儿急诊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根据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小儿感染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的情况分为感染组9例,未感染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感染组患儿平均年龄(4.33±0.45)岁、切口长度(5.30±1.24)cm、备皮至手术时间(25.44±4.63)h、手术时间(155.60±25.23)min;未感染组以上指标为:平均年龄(6.59±1.05)岁、切口长度(4.00±0.19)cm、备皮至手术时间(20.81±2.05)h、手术时间(131.90±18.11)min,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的年龄、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均是影响患儿腹部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感染率的发生,确保患儿的康复。

    作者:程改超;沈雄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原因。方法孝昌县卫计局、孝昌县人民医院对该院急诊科及120接诊的意外原因造成死亡的0-18岁未成年人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2015年我院急诊科,120及儿科共接诊未成年人病例170659人次,死亡107人,其中意外死亡共103例,占总死亡人数的96.26%。结论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学校不断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积极配合,使未成年人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患者的视力、ACD 和AOD500分别为(0.63±0.18)、(3.47±0.39)l/mm 和(0.31±0.11)l/mm,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13.27±3.5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综合疗法,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眼前节前房深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致命伤的法医学检验及伤后行为能力分析

    在因损伤而导致死亡的命案或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明确致命伤、确定死因、推断案件性质等等是法医通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检案实践中,有时会见到人体重要组织器官如颅脑、心脏、大血管等在遭受了致命性损伤后,仍作出某些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充分认识、正确分析致命伤后的行为能力,有助于分析和重建损伤发生的过程,为解决现场中的疑点和判明案件性质提供依据。

    作者:郑雷;陈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针灸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脑循环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为(7.35±3.9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85%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偏瘫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应用。

    作者:列莲丽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能穿谱光动力联合丹参酮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能穿谱光动力联合丹参酮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5例淤积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西替嗉 B10mg,曲克,路丁片180mg,对照组,丹参酮胶囊4粒,连服用两个月,局部皮肤用穿谱高能光动力照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6.797,P<0.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20天后,对溃疡分泌物再做细菌培养,治疗组均无细菌生长,对照组2例仍有金黄色葡萄菌生长。结论穿谱光动力照射和丹参酮胶囊联合应用,可减轻淤积性皮炎,止痛,减少渗出,促进上皮修复及溃疡的愈合,具有高效、安全、耐受性均好的优点,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张崇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