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科收集的178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宫缩痛时给予间苯三酚120mg加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宫缩痛时给予精神安慰、按摩腹部、止痛剂。结果观察组宫缩痛明显缓解,且持续时间长。产妇在疼痛程度、焦虑程度、食欲、泌乳、睡眠情况均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能明显缓解术后宫缩痛,不影响产后子宫复旧,能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母乳喂养,增加产妇舒适度,治疗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世玲;尚琴琴;柴卫新;门宁;李桐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课有效增强护理人员自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申晓银;屈磊;高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小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形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全面的护理配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陆荣;殷月霞;邢泽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宫颈TCT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7月对在我所妇保科接受宫颈癌筛查,行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的1623例农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检测结果是ASCUS及以上的63例患者行阴道镜下检查宫颈活检,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TCT检测:AS-CUS41例 LSIL14例,HSIL8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显示,炎症反应39例、CINⅠ16例、CINⅡ4例、CINⅢ4例。结论 TCT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较高,因此TC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宫颈癌预防工作中的应用有显著临床意义,值得基层在宫颈癌筛查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祝杏娣;孙纪美;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文化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选取的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文化培训,将培训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此组护理人员经安全文化培训后,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安全明显提高。结论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实施护理安全文化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整体护理素质。
作者:张晓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加岩鹿乳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他莫昔芬片加岩鹿乳康治疗867例乳腺增生病,全部病人均治疗2个疗程以上,长用药6个月。结果临床痊愈531例,显效216例,有效88例,无效35人,总有效率为95.96%,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岩鹿乳康加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病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疗效确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声琼;吴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求开设的校内独立课程,其大的特点在于将学校、地方等有限的资源整合应用起来,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体现出独立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完善基础教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由于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学校的教学目标深化必修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特长,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作者:刘向前;刘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应用多功能清创仪(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超声清创和高压清洗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体会。方法对我科2015年收治的50例慢性创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和高压清洗方法进行治疗与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冲洗方法对创面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经过处理后的状况,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及清洗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时的身体及心理反应较对照组更为舒适。结论超声清创与高压清洗并配以恰当的护理在治疗慢性创面中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局部的状况,减轻患者疼痛感,可在临床和实践与推广。
作者:王春玲;张景华;井维斌;翟明翠;田枫;刘振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9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CT与超声的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螺旋 CT灌注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CT检出甲状腺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37例,确诊率达(95.56%),CT组确诊率明显高于超声组(P <0.05);通过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病变 CT 灌注参数对比可知,良恶性血流量(BF)及血容量(B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灌注达峰时间(TTP)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灌注技术应用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变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唐兴武;匡荣岩;马岩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产科80例高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帮助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捏脊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体弱多病患儿72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捏脊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后一年内的生病次数及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一年内的生病次数明显少于参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经比较P<0.05。结论对小儿实施捏脊疗法,可有效改善其体制,增强免疫力,从而减少生病次数,利于小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哈斯叶提·艾麦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乳腺脓肿负压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可行依据。方法自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乳腺脓肿行负压引流术的患者中,选取100例,采取一般、专科和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护理疗效。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00例患者除2例因引流管固定不良过早脱落,其余98例均痊愈。结论乳腺脓肿负压引流术后,在对患者的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充分结合应用,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燕丽;陈慧瑜;朱熙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体会。方法 选取62例入住我科的AE-COPD合并R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综合循证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干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临床治疗的效果,终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颖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分析人工流术后即时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5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短效避孕药,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三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使用短效避孕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妇女术后流血时间,预防感染,有利于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金培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享“微信群”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组建“微信群”将护理管理工作引入新的管理模式。结果“微信群”具有简单易用、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更好的发挥护理管理的效益。结论通过“微信群”更便捷、有效的达到管理的目的及手段。
作者:张诗苑;罗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综合治疗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74.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均较治疗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临床症状及恢复神经功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71例,均通过尿培养分离大肠埃希氏菌171份,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试验菌株进行检验,并结合感染防治标准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抗生素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轻度感染57(66.3%)例,中度感染28(32.6%)例,重度感染1(1.1%)例,对照组患者轻度感染29(34.1%)例,中度感染40(47.1%)例,重度感染16(18.8%)例,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感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x2=20.7371,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行针对性抗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国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使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是否会对围生儿结局造成影响。方法选出30例孕妇围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是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围生儿,将这作为治疗组,15例无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围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早产儿、低重儿、胎儿窘迫、Apgar评分,发现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黄酮体治疗先兆流产对于围生儿结局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魏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48眼)和研究组(44例,4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0G 微创玻璃体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眼压变化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视力矫正情况差异不大(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变化和视力矫正情况,手术时间短且手术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毕华婷;郝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菌肺炎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菌肺炎患者的胸部 X线及CT影像学表现。32例中32例做了X线摄影,其中22例同时做了CT检查。结果32例中有30例出现肺部异常,X线胸片中23例双肺弥漫性片絮状、粟粒样、毛玻璃样阴影,呈部分融合。结论艾滋病卡氏孢子菌肺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具有典型CT或胸片特征及临床确诊艾滋病的可以提示诊断。反之,要提示临床做进一步的 HIV 及卡氏孢子菌肺炎等方面的检查,并可进行治疗性诊断,本病对复方新诺明极为敏感。
作者:朱天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