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君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统计分析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68例患者中,52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47%,死亡率为7.35%,而合并其它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3.53%,死亡率为1.47%(1/68),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心律失常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需引起重视。
作者:周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IV期褥疮患者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一例截瘫合并IV期重度褥疮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103天治疗患者褥疮痊愈,无感染和坏死发生。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是治疗IV期重度褥疮的有效措施。优点是可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保持有效、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
作者:孙江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14例患者行早期手术,8例患者行延期手术,78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4例行早期手术的患者除8例Ⅲ型患者病死外均全部治愈;8例Ⅰ型患者行延期手术治疗后,4例继发性感染,2例病死,2例治愈;78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其中28例Ⅲ型患者经后期随访显示,复发2例,4例住院后期行胆囊切除术,22例患者再次回院行胆囊切除术,但有4例未进行胆囊切除。结论胆石性胰腺炎Ⅰ型与Ⅱ型患者适合进行早期手术治疗,Ⅰ型与Ⅱ型患者在病变后期应当延期手术,Ⅲ型患者不适合实施早期手术,Ⅳ型患者可选择早期手术亦可选择恢复期手术治疗。
作者:王书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该患者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多月并出现下腹疼痛1周于2015年5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妇科查体: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无异味,无异常分泌物,粘膜无充血,宫颈质硬、脆、触诊时极易出血,遂活检6块组织送病理。
作者:成兰云;杨峰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风是人体颅内血管中形成血栓,阻碍了血液运行而出现的相关症状。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疗中风的机理是一致的,都是抑制血栓的形成、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终目的是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作者:张连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住院早产儿的早产原因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出生新生儿375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早产儿例数,分析早产儿原因与并发症因素。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在此过程中,早产儿共有198例,占新生儿6.3%;导致早产儿的原因主要有胎膜早破、双胎及多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脐带异常、胎位不正以及其他原因;早产儿中共有5例出现死亡;同时有154例出现并发症,即肺炎、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畸形、颅内出血以及其他;并且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而降低,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加强围生期的观察,重视妊娠期的保健知识宣传,是预防住院早产儿的关键性措施,密切观察早产儿并发症,对提高早产儿救治率,减少伤残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闫会丽;刘红贞;李贝;谷光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4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46例健康妊娠孕妇作对照组,对研究中所有妊娠者进行血糖检验,同时观察检验结果。结果无论是空腹血糖、服糖后1h血糖还是服糖后2h 血糖,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比较的差异显著。结论对妊娠妇女定期进行血糖检测能够尽早及时的发现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积极预防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同时也降低了因妊娠糖尿病导致各类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的风险。
作者:刘进;孙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凝血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收治的血液疾病患者52例、同时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48例、ICU病房重症病人16例、普通病房住院患者30例分别作为A组、B组、C组和 D组,对比各组的血样 PT、APTT检测值,分析、总结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因素。结果 A组的PT、APTT值显著高于 B组(P<0.05),C组、D组的 PT、APTT检测值间也存在差异统计意义(P <0.05)。结论受检者是否患有血液疾病、受检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药情况均能显著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中除保证样本量合理、保存条件正确,还应综合患者状况理性分析试验结果以纠正偏差,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检验数据。
作者:高学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神经功能康复仪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9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神经功能康复仪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e-Meye评分、Barthel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神经功能康复仪治疗脑梗死偏瘫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隋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试验组)和充分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休克快速反应流程抢救。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病死率、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病人病死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显著低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显著短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两组病人在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快速反应流程辅以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降低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死亡率,改善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作者:岳凤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近期疗效,进一步说明胸腔镜的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引流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肺不张、切口感染、乳糜胸、声音嘶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食道癌临床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改善了肺部功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作者:宋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采取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2%,远小于观察组96.9%,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有利于多发性趾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补充血容量并进行抗休克治疗,可根据病情给予紧急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内镜硬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综合治疗,给予生长抑素、能量药物等,并予以密切监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止血、便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便血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可缩短患者止血、便血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史晓峰;申凤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老年高血压晨峰血压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此6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我院接受治疗的晨峰血压正常者5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选患者的血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和动态血压指数,并分析各炎症因子和晨峰血压状况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包含 MIF、MCP -1、TNF -α、hs -CRP 各项指数,两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晨峰血压除与体重、年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传统因素有关之外,还与血浆 TNF-α、MCP-1、hs-CRP、MIF等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清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锌对脑瘫合并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60例脑瘫合并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第二天加用锌制剂(20mg/d;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3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肺炎患儿的疗效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锌可提高脑瘫合并肺炎的疗效,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
作者:常小维;郎婧;马茜;袁记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护理管理模式的实践与体会。方法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门诊注射室实施了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有层级培训、质控管理与文化建设等,回顾分析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工作情况。结果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的输液平均等候时间、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注射投诉发生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采用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质量,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作者:高霞;李海燕;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讨将舒芬太尼作用于无痛分娩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6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A组和 B组,A组舒芬太尼剂量为0μg/ml,B组为2μg/ml,两组均行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阵痛起效时间、PCA 首次应用时间、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VA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各项相关指标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作用于无痛分娩对于新生儿的窒息率并无直接的影响,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都有一定的优化,不良反应也能够有效的控制,具有相对的安全性。
作者:黄海霞;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40例改进组患者与40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改进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改进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组,且改进组患者护理质量与常规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保证治疗有效率,应用价值较为广泛。
作者:荆冬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48眼)和研究组(44例,4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0G 微创玻璃体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眼压变化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视力矫正情况差异不大(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变化和视力矫正情况,手术时间短且手术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毕华婷;郝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癌38例的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甲状腺微小癌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数量、侵及程度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即完整切除肿瘤,达到根治,又提高术后生存率,降低转移复发率,不必要的预防清扫,减低病人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彦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