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捏脊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哈斯叶提·艾麦提

关键词:捏脊疗法, 小儿, 保健, 免疫力
摘要:目的:探究捏脊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体弱多病患儿72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捏脊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后一年内的生病次数及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一年内的生病次数明显少于参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经比较P<0.05。结论对小儿实施捏脊疗法,可有效改善其体制,增强免疫力,从而减少生病次数,利于小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儿童腹泻病合并中毒性脑病昏迷期护理

    腹泻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儿童饮食不规律及卫生意识低,肠内菌群失调等均可引起腹泻病[1]。轻度腹泻患儿通过饮食调节及口服调节胃肠道菌群药物一般很快恢复,但严重腹泻可发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导致脱水发生休克,甚至出现中毒性脑病而昏迷。昏迷期患者除了医生的积极治疗外,合理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现就我院收治的一名严重腹泻患儿合并中毒性脑病昏迷护理的体会做一报告。

    作者:金银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个体化护理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的影响。方法对7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实验患者干预前后在生活质量上差异。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潇琳;曹山;马会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组护理后 SAS、SDS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生存质量评分均比护理前高,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喜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选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油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治疗前后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基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中医角度看Swyer综合征

    目的:从中西医角度简述Swyer综合征发病机制。方法腹腔镜探查取病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色体核型为46,XY,双侧性腺行病理检查证实为扩张的血管及输卵管组织。结论该病需及时确诊,尽早行双侧性腺切除术以防肿瘤发生。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

    作者:吴东明;孙铭良;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和分析黄芪建中汤在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要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显著,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且复发率低,值得推荐。

    作者:汪鲁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干预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易发原因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易发因素。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防范和减少骨折发生,降低损害、损伤程度,减轻患者躯体痛苦,促进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方法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和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间,住院患者发生的骨折情况对比。介入健康教育,精神病药物规范使用,环境管理,辅助补钙等。结果两个年度相比较,骨折占总不良事件的比率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功能性精神疾病骨折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器质性精神障碍骨折的发生率两组间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积极介入有效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骨折发生率。精神科临床应重视和加强对住院患者发生骨折的事前管理,缩短精神疾病治疗的显效期。提高治愈好转率,增加疗效。

    作者:岳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单排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单排螺旋 CT冠状位平扫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应用价值,为儿科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先后接受单排螺旋 CT冠状位平扫、支气管检查后确诊,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单排螺旋 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准确率为98.00%,与支气管镜金标准的诊断结果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X2=0.37,P>0.05);受检患儿中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7例属于气管隆突上异物,双侧支气管异物3例,主要为植物型异物(43例)和动物型异物(7例)。结论利用单排螺旋 CT 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冠状位扫描,能够清楚诊断出异物的存在部位、形态大小等,诊断准确性高,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刘伯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脑的优势法则及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的特征的分析与探讨

    优势法则:大脑皮质在结构、功能上分为许多区域。从事脑力活动时,其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这些区域是否有良好的兴奋状态。神经中枢能从作用于机体的大量刺激中选择强、重要、符合自己目的愿望的少数刺激,使相应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由此在皮质中形成优势兴奋灶。优势兴奋灶不但兴奋性高于其他区域,还可将皮质其他部位的兴奋性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呈抑制状态[1]。因此,优势兴奋灶具有好的反应能力,条件反射易形成,学习能力强。因此,教学前应使儿童明确学习目的,产生浓厚兴趣,学习中就能集中注意力,不易受其他刺激干扰。年龄越小,优势兴奋灶越易消失,注意力越不能持久。因此,现有教学安排中每节课的时间,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再如一个专心看书的人,往往烟头烧到手指头还不觉得。处于优势兴奋灶的区域,具有好的反应能力[2]。那么我们在学习上如何利用它呢?优势兴奋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生物个体后天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势兴奋灶与人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往往就会做得很出色。作为学生,要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培养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多寻求有意义的,有趣味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大脑皮层中容易形成更多的优势兴奋灶,使大脑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佳的反应能力,使之能更好地参与指挥我们的学习活动。

    作者:李志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庆大霉素使用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庆大霉素使用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法简述庆大霉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其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结果庆大霉素会对第八对脑神经、肾脏造成损伤,也会出现过敏反应与肌松作用;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均已产生耐受性。结论为了确保合理用药,必须了解庆大霉素抗菌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作者:魏爱红;何大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室清洗中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探究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将2015年8月来到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16位病患设置为观察小组,并以全部病历档案作为临床资料)和观察对比复用医疗器械在清洗前后的相关指标,旨在探讨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

    作者:赵丽杰;赵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03--2014年宝安区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现状调查

    目的:描述宝安区2003———2014年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现状和效果,为更好地制定本区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宝安区2003———2014年艾滋病孕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监测资料分成三个时期(2003———2006,2007———2010,2011———2014)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近11年内共筛查孕妇466221例,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产妇146例,阳性率为3.13/万人。 HIV感染孕产妇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30岁之间(三个时期分别为71.88%,60.34%,73.21%),但30岁以上高龄孕妇占一定比例。文化程度主要为中学或中专(三个时期分别占71.88%,72.41%,80.36%),职业分布以职员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三个时期分别占81.25%,89.66%,98.21%)。 HIV感染孕产妇在3个时期终止妊娠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相当部分HIV孕产妇需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选择药物阻断的比例有升高趋势(从21.88%到73.21%)。结论艾滋病母婴阻断是预防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手段,我区控制艾滋病垂直传播的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孕早期发现并阻断母婴传播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海珊;孙群露;彭财伟;宋俊敏;涂玉山;陈晓燕;张浩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首次脑卒中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参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对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患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5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垂体肿瘤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患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缩短病患治疗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杨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外固定架结合螺丝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对30例 Pilon 骨折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0例,通过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疗效评价优1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办法之一,适用于软组织良好的I、Ⅱ型骨折,对于严重的Ⅱ、Ⅲ型及开放骨折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杨劲松;刘衡;佟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是不小的。支气管哮喘疾病在严重的时候会给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命带来很多的伤害,哮喘的转归和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关。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不规范和不积极的治疗,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多数患者经过积极系统的治疗后,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尤其是儿童哮喘,通过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后,临床控制率可达95%。

    作者:马国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完善血液透析护理查对制度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完善护理查对制度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比较护理查对制度完善前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完善护理查对制度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认真落实完善护理查对制度可有效避免透析治疗过程中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吴托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牙龈缝合修复,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附着龈重建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附着龈宽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的恢复情况、炎症发生情况、出血指数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着龈重建方式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附着龈宽度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收治5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资料,在入院后及时清除毒物,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救治期间做好护理工作,统计救治成功率。结果5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经有效救治和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8.2%。结论给予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干预,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郁凌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