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

张国福

关键词:感染控制, 微生物检验,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71例,均通过尿培养分离大肠埃希氏菌171份,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试验菌株进行检验,并结合感染防治标准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抗生素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轻度感染57(66.3%)例,中度感染28(32.6%)例,重度感染1(1.1%)例,对照组患者轻度感染29(34.1%)例,中度感染40(47.1%)例,重度感染16(18.8%)例,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感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x2=20.7371,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行针对性抗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超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6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宫旁胎囊型包块4例,CDFI显示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高速低阻血流。附件区显示衰减型包块15例,混合型包块43例,CDFI显示肿块周围多为丰富的短弧或条状多彩血流信号。58例显示盆或腹腔积液。结论对于临床上怀疑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建议常规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作者:高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5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序贯性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两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性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值得推广。

    作者:葛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给予糖尿病常规基础知识教育。实验组除给予对照组措施外。还对其心理、饮食、运动和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每位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指导,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实施治疗与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及血糖控制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段如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间苯三酚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科收集的178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宫缩痛时给予间苯三酚120mg加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宫缩痛时给予精神安慰、按摩腹部、止痛剂。结果观察组宫缩痛明显缓解,且持续时间长。产妇在疼痛程度、焦虑程度、食欲、泌乳、睡眠情况均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能明显缓解术后宫缩痛,不影响产后子宫复旧,能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母乳喂养,增加产妇舒适度,治疗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世玲;尚琴琴;柴卫新;门宁;李桐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黄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大黄胃管注入。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内毒素、内皮素均降低,症状缓解较快。结论常规西医加用大黄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孟惠茹;庞艳梅;黄一茜;郝英霞;张月娥;齐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利弊与时机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利弊与时机。方法分析了我院对收治的4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临床资料,总结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利弊。结果4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后,成功与呼吸机脱离40例(83.33%),平均带机7.5±3.5天,8例病死。治疗前后患者的氧合指数,PH 值,PaCO2,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具有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作功、缓解呼吸肌疲劳之利,也有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之弊,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膈肌损伤的风险。

    作者:徐海洲;千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1200例中孕期胎儿,对1200例中孕期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分别进行9个标准切面和32个标准切面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比较9个标准切面和32个标准切面的临床系统超声检查的标准切面及临床意义。结果对1200例中孕期胎儿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200例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9个标准切面的有6例胎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32个标准切面有8例胎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采取32切面的中孕期胎儿的系统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优于9切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超声检查中孕期胎儿32切面,能够有效的提高胎儿的畸形产前检出率,减少对胎儿的误诊和漏诊情况,极大的提升了胎儿的出生质量,所以对中孕期胎儿的系统超声检查32切面具有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夏地区回族胆石症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胆囊收缩素含量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和掌握临夏地区回族胆石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用生化检测仪对362例回族胆石症患者和370例回族非胆石症患者进行血清生活指标检测,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素含量。结果胆石症患者血清中胆红素代谢指标[(TBIL)、(DBIL)、(IBIL)]、血清酶类[(ALT)、(AST)]、(BUN)和脂类代谢指标[(CHOL)、(LDL-C)、(TG)]及(CCK)均高于非胆石症患者,而蛋白质代谢指标[(TP)、(ALB)、(GLO)]、肾功指标[(CREA)、(UA)、(CO2cp)]以及血脂指标(HDL -C)、低于非胆石症患者。结论临夏地区回族胆石症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胆囊收缩素的改变与胆石症的发病有关。

    作者:陕全林;马义明;牟永山;马逸云;杨小花;安丽;马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平扫CT在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部平扫 CT在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了我院对收治的42例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患者急诊行腹部 CT 平扫的影像学资料。结果42例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中十二指肠6例,空肠15例,回肠12例,结肠6例,直肠2例,肠道多段伤2例。肠破裂经急诊手术治疗后愈合良好率(76.19%)明显高于愈合不良(1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表现为膈下、肠管及肠系膜间、腹膜后间隙积气,肠管及其系膜间隙、腹腔间隙积液,肠梗阻及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结论腹部CT平扫早期诊断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临床价值较高,早期明显诊断及积极手术治疗是愈合良好的关键。

    作者:郭德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原体感染与急性盆腔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支原体感染与急性盆腔炎的相关性,旨在借此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选取我院10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和75例健康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急性盆腔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支原体培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盆腔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26.47%(27/102)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6.67%(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急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年龄<30岁组、30-40岁组、年龄>40岁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的发生与支原体感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关注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盆腔炎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球形肺炎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球形肺炎的 CT影像学改变,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治愈的18例球形肺炎的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球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为类球形、方形、类三角形密度增浓影,边缘不规整,模糊,呈浅分叶状改变,部分有粗长毛刺状改变。其中心部位密度较高,向周边逐渐移行边缘逐渐变淡,呈晕圈样改变。病灶与胸膜广基底相连接,其内可见略扩张的含气支气管,管壁规整。增强扫描病灶中心部位可见中轻度不均匀强化,界面清晰锐利。经抗炎治疗后复查,病灶均明显吸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球形肺炎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能够与肺结核球及周围型肺癌进行鉴别。

    作者:李井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T机的维护保养与简单故障的处理

    在医院各种仪器设备不断增多的情况下,CT机是非常重要的诊断仪器之一,特别是螺旋CT机有着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等多种特点,在很多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CT机的维护与保养进行全面分析,提出CT机简单故障的处理,以有效保障CT机的整体性能,从而延长 CT机的使用寿命。

    作者:姚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给予观察组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炎琥宁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35/4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明显差异。结论针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在治疗期间选择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炎琥宁治疗,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贾鹏;吕巍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氯诺昔康联合地佐辛用于骨科胸腰椎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对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对术后镇痛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50例进行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给予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27例给予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进行麻醉镇痛。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镇静与镇痛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h、12h与24h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11.11%,对照组为26.09%,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镇痛,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给予应用与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贾广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内科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方案和临床疗效,提高诊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观察总结近来经内科综合治疗3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案例,并与以往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的35名患者:治愈31例,中转手术4例(其中死亡3例),病死率8.6%,综合治愈率88.6%。结论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护理(严密观察记录等);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合理选用抗生素、营养补给、配合应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为主)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如有必要须中转手术。

    作者:赵菊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及近年来存在临床用药出现的问题。方法将临床用药出现若干问题加归纳总结。结论使广大临床医药人员工作者加强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冯贺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预防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预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均取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不予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激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治疗时间、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感染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妊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术后妊娠效率,疗效确切,同时对患者术后行激素治疗,可有效预防病情复发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评价干预效果。方法2015年,针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制定干预对策。结果改进后,物品表面抽检合格率高于改进前,职业伤害事件发生例次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职业伤害事件发生风险,提高了环境控制质量。

    作者:柴玉丽;姜华;李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和社会满意度。方法总结分析2013———2014年来神经内科科室存在的主要护理质量问题,并且提出改进护理质理管理方法,进而改善护理服务态度。结果护理人员专科技术操作水平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护理投述明显减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做到有效持续改进,能消除临床工作各种护理安全隐患,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胶体果胶铋不同剂型用于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胶体果胶铋干混悬液和胶囊用于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和HP根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率和HP根除率均显著较高(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干混悬液用于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较胶体果胶铋胶囊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丁振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