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丽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膝痹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接收的80例膝痹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科护理)和观察组(中医特色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疼痛程度:观察组的疼痛程度:(3.52±0.81)分,对照组的疼痛程度:(5.21±1.12)分。两组对比,观察组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t=7.73);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3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中29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72.5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X2=7.43)。结论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措施,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速患者的健康恢复。
作者:李林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法,治疗结束后,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得出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为15%,实验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为45%,差异较大。结论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普及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于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临床电生理与肌肉病理。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电生理以及肌肉病理。结果全部患者均是慢性起病,均存在肌强直、颞肌萎缩、肌萎缩以及四肢肌无力症状,有20例患者存在视力障碍。结论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检查诊断中,电生理与肌肉病理是关键,若患者患有多系统损害遗传性疾病,症状表现以肌强直、肌无力以及肌萎缩为主,应综合考虑是否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及时采取相应的诊治法处理,以确保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莹;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肠外营养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根据患者综合评估,进行科学的配比,混合后同时均匀地输入体内,有利于更好的代谢和利用,避免了采用传统多瓶输注时出现营养物质不能均匀输入的弊端,减小及避免了各种营养物质单独输注时可能发生副反应和并发症的机率。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自2015年7月1日第一袋营养液配置成功,现已成功配置200余袋,使用于临床无一例不良反应,现将肠外营养液配置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秋红;王肖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在我院皮肤科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验证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12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白疕病住院患者60例,所有患者的护理均严格按照“白疕”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实施落实。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治疗,负责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护士,均接受统一的培训和考核。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症状、实施主要的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对患者皮损潮红、鳞屑、瘙痒三大主要症状,落实辨证施护100%,应用5种中医护理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皮肤潮红、鳞屑和瘙痒情况。结论白疕病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的推进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开展,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夏蕊;王家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炙甘草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室性早搏采用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赵宪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喂养问题早期评估和综合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定期体检的180例0-36个月的健康儿童,对这些儿童进行喂养行为,分析和比较干预前后婴幼儿的喂养行为以及体格生长变化情况。结果年龄在6-24月龄是儿童喂养问题发生的高峰期;A组、B组以及 C组婴幼儿在经过综合干预后儿童评分均显著高于未干预婴幼儿(P<0.05),且与D组儿童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喂养问题在临床上普遍存在,因此实施合理的临床早期评估及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婴幼儿生长发育偏离状况的发生。
作者:田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优化及稳定性。方法以甘露醇、葡萄糖等为渗调节剂,优化调节奥沙利铂的用量以及PH 值,并且确定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的制备工艺,对优化后的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的稳定性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以甘露醇、葡萄糖为渗调节剂,优化的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其稳定性较好,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PH值、增加相关物质,提升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以甘露醇、葡萄糖为渗调节剂,优化调节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其操作简便,稳定性良好,而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处方质量。
作者:刘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机体免疫力方面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1例追加干扰素治疗和40例传统治疗的小儿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和免疫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追加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的疗效、临床指标和免疫力指标均优于传统治疗的。结论干扰素的追加能够缩短小儿心肌炎治疗过程,提升机体免疫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辅助药物。
作者:侯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孕期进行驱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50例梅毒孕妇,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驱梅组各25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分娩,驱梅组孕妇需要进行驱梅治疗后进行分娩。结果驱梅组孕妇的梅毒儿、低体重儿以及窒息儿发生率5%、10%、5%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梅毒儿、低体重儿以及窒息儿发生率20%、35%、15%,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在孕期进行驱梅治疗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萨热十三味鹏鸟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诃子、肉豆蔻、木香、麝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铁棒棰中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测。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检出诃子、肉豆蔻、木香、麝香;乌头碱的限量检查法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安全性。结论此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萨热十三味鹏鸟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义智;孙绪丁;袁发荣;孙跃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直肠癌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归入观察组,本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选择同期接受开腹根治术治疗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不同分期的直肠癌患者从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相比(P>0.05);但针对进展期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数量减少的趋势(13枚/例)低于对照组同期患者(15枚/例);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8.1%高于对照组同期患者5.4%(P<0.05)。结论针对早期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根治术进行治疗其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相当,针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因疾病本身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等风险,实施腹腔镜手术时要更加谨慎,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结合患者实际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作者:何举;谭云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近5年高中新生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入学的8512名新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力不良检出率平均为69.1%,女生67.7%,男生70.5%,男生高于女生,重度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15.4%,女生17.5%,男生12.9%,轻、中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超重平均检出率为8.1%和4.4%,男生(20.0%)高于女生(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中学生近视率较高,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任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补铁方案,对比探讨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补铁的佳方案选择与疗效。方法选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1例。 A组采用周期性补铁治疗,B组采用维持性补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2周、24周时血红蛋白和铁指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后SF和TSAT水平A组显著高于 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周期性补铁改善贫血症状效果比维持性补铁效果好。
作者:田忠勇;王柠;丁惠芳;李海霞;吕然;丁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用计算机检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并对资料进行排除和探讨。结果产妇的营养不良,压力过大,年龄偏高或偏低,家族有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孕妇为初产均等均为病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且均与正常的妊娠期妇女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在妊娠时尽量对自身的各项情况进行评估,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习惯,同时对心理状态进行适当调节,减少该症状发生的可能,保证妊娠期女性的健康。
作者:董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球形肺炎的 CT影像学改变,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治愈的18例球形肺炎的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球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为类球形、方形、类三角形密度增浓影,边缘不规整,模糊,呈浅分叶状改变,部分有粗长毛刺状改变。其中心部位密度较高,向周边逐渐移行边缘逐渐变淡,呈晕圈样改变。病灶与胸膜广基底相连接,其内可见略扩张的含气支气管,管壁规整。增强扫描病灶中心部位可见中轻度不均匀强化,界面清晰锐利。经抗炎治疗后复查,病灶均明显吸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球形肺炎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能够与肺结核球及周围型肺癌进行鉴别。
作者:李井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心理干预在职业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接收的700例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心理干预,患者职业病症状消失的显效率69.71%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显效率60.2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7.15%;观察组患者无效率2.86%,对照组患者无效率12.85%。结论针对患者的职业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改善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青芳;李俊玲;冯姗姗;胡晓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嗓音差异。方法①采用德国 XION公司DiVAS嗓音声学分析软件对37例确诊为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基频微扰(Jit er)、振幅微扰(Shimmer)、低音强(SPLmin)、(高基频)F0max、基频(F0)、长声音持续时间(MPT)、嗓音障碍指数(DSI)。②声带息肉组术前、术后、正常对照组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本研究声带息肉组术前 SPLmin、Jit er、Shimmer 值较正常对照组高,F0、F0max、MPT、DSI值比正常对照组低;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的SPLmin、Jit er、Shimmer较术前均降低,F0、F0max、MPT、DSI值较术前均升高。②声带息肉术前组 F0、F0max、MPT、DSI、Jit er较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min、Shimme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可行定量评估声带息肉术后转归情况。
作者:曾晓;王斌全;刘瑛;曹常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思路。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125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切除术的关键内容,观察患者的治疗预后。结果所选1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行腹腔镜切除术成功者100例,成功率80.0%,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者20例,发生率为16.0%,5例患者中转开腹,发生率为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15/125)。结论为确保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切除术成功,手术医师需要准确的解剖Calot三角,认清三管一壶腹,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防治引流管。
作者:杨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离子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农村饮用水中游离氰化物的差异性。方法用离子色谱法和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分别对20份农村饮用水中氰化物进行检测,对影响两种检测方法因素进行分析,将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配对t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以及比较两种方法加标回收率、精密度。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配对t检验,t=0.415,t<t(0.05,20)。离子色谱测得回收率为97%-104%,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0.98%-1.87%,比色法测得回收率为95%-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38%-1.97%。结论两种方法在测定水中游离氰均可得到较好准确度和精密度,两种检测方法没有明显显著性差异。
作者:陈剑锋;陈清德;洪乙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