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举;谭云波
目的:探讨评估联用步长脑心通在治疗糖尿病DN2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2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0例的对照组和60例的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对6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后续的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相比之下,显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在尿蛋白量减少方面,显然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糖尿病肾病2期患者的治疗方面,联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可明显减少尿蛋白量,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在手术室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有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选自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需要手术患者共96例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随机对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加上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4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的依从性、术后感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两组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手术的依从性、术后感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创建和谐的护理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梁立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1例直肠脱垂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指导,患者经直肠脱垂根治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等并发症,病人康复出院。
作者:归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建立SYSMEX XE-5000全血细胞计数仪的复检规则,并详述该复检规则的复检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真阳性率,真阴性率等,以验证复检规则的可行性,并用以指导本实验室其他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制定及验证。方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的 XE -5000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90例标本,其中初诊标本243例,复诊标本47例,每份标本用希森美康生产的SP1000系列推片机推片2张进行双人双盲法手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形态数量等,以人工镜检为金标准,参照41条国际复检规则及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规则,统计复检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真阳性率,真阴性率等,并根据本实验室实际适当筛选复检规则并制定本实验室的血细胞计数及涂片复检规则。结果按照将复检规则与涂片镜检结果对照,真阳性12.41%(36/290)、假阳性17.59%(51/290)、真阴性率66.90%(194/290)、假阴性率3.10%(9/290),凃片复检率(%)=12.41%+17.59%=30.00%。结论本实验室复检规则复检率30.00%,符合实验室实际工作,无白血病漏诊等,因此暂定此SYSMEX XE-5000复检规则,应用1年或者实际工作中必要时再次验证复检规则,并在需要时加以修改。并拟此复检规则指导本实验室其他仪器复检规则的制定及验证。
作者:周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的多沙唑嗪进行治疗。所有的患者治疗后,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下尿路症状、腰躯关节疼痛、性生活指数、日常的工作能力以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联合运用多沙唑嗪与索利那新可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优于单独服用多沙唑嗪,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铂类化疗药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恩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应用多功能清创仪(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超声清创和高压清洗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体会。方法对我科2015年收治的50例慢性创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和高压清洗方法进行治疗与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冲洗方法对创面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经过处理后的状况,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及清洗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时的身体及心理反应较对照组更为舒适。结论超声清创与高压清洗并配以恰当的护理在治疗慢性创面中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局部的状况,减轻患者疼痛感,可在临床和实践与推广。
作者:王春玲;张景华;井维斌;翟明翠;田枫;刘振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者症状包括喘息、咳痰、咳嗽等,该疾病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老龄化趋势发展越来越明显,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也有所提升。通常情况下,该疾病在早期并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未及时接受治疗,则可诱发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黄照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应用数字化方法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进针点和方向轴的方法。方法收集一例健康成人下颈椎 CT连续扫描数据,将断层扫描数据 dicom 格式图像以三维数据形式导入Mimics14.0软件,重建颈椎三维表面数字模型。数据保存为。 Stl格式,将模型导入 Imageware13.2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通过对下颈椎 CT 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C3-C7椎弓根左右内切圆半径、水平面及矢状面进针角度、中心轴上的佳进针点。结论应用Mimics及Imageware可计算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数字化三维通道佳置钉角度及进针点,为数字化虚拟手术和临床手术方案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朱彦昭;徐荣明;马维虎;黄雷;赵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治愈率33.33%,总有效69例,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治愈12例,治愈率15.38%,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57.9%,两组反应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得到迅速改善,疗程缩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瑞梅;包新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右旋美托咪定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对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行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麻醉时右旋美托咪定中丙泊酚用量有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状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恢复呼吸时间分别为(13.74±3.81)min、(12.16±2.87)min,睁眼时间分别为(16.41±3.87)min、(15.08±3.08)min,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状况,气管插管时,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苏醒时和拔管10分钟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减少丙泊酚用量对手术全麻患者有良好作用,可保证拔管期间和气管插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且对麻醉恢复期间无任何影响。
作者:刘峰;崔利娟;曹保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 MDI 和PDI 评分、预后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MDI和 PD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预后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给予综合护理,能提高预后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晓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影响,以及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住院治疗2周后,出院只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6个月。观察组除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通心络胶囊0.78g,每日3次口服,住院治疗2周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加通心络胶囊6个月。观察其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6月后复查,颈部彩超显示斑块面积缩小5例,无明显改变者17例,斑块面积增大者18例。观察组40例患者颈部彩超显示斑块面积缩小21例,无明显改变者12例,斑块面积增大者7例。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面积无明显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斑块有良好的改善及稳定作用,对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俊超;孙顺成;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庆大霉素使用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法简述庆大霉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其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结果庆大霉素会对第八对脑神经、肾脏造成损伤,也会出现过敏反应与肌松作用;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均已产生耐受性。结论为了确保合理用药,必须了解庆大霉素抗菌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作者:魏爱红;何大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各50例。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后均有效改善,但改善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明兰;李琳;张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不同流产方式的疗效观察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126例早孕妇女分别实行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种方法终止妊娠,观察两组流产效果、不良反应、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患者心理状态等,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人工流产组的完全流产率高于药物流产组,不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腹痛持续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完全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受术者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药物流产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人工流产组的腹痛发生率、重度腹痛发生率均高于药物流产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各具优缺点,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根据孕妇个体情况选择佳方法,并在流产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能降低受术者身心损害,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急性应激性胃溃疡(ASU)的效果。方法 ASU 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A 组(41例)应用雷尼替丁治疗,B 组(41例)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A组(80.49%),止血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治疗 ASU 的疗效优于雷尼替丁,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瀚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越来越高,其基础的社区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使得现阶段人们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社区的卫生医疗服务,让人们就医难等医疗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在当代社会中,不仅在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同时也加大了绿色食品的提倡力度,由此可见,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来越高。因此,本文针对社区妇女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其管理模式的建议。
作者:叶道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性晕厥的病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76例老年性晕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详细检查,利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各项危险因素、晕厥引起的意外伤害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心源性晕厥占43.42%;反射性晕厥占42.11%;脑源性晕厥占10.53%;低血糖性晕厥占1.32%;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晕占2.62%。晕厥致意外伤害率19.74%。经1年回访晕厥复发率14.47%;死亡率11.84%。结论老年性晕厥的病发因素很多,主要为心源性晕厥,其次是反射性晕厥,易造成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具有较高复发率和死亡率,预后较差,临床需及时对老年晕厥患者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及早确诊,及早给予治疗,才可大限度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邱蓓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31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回归性分析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引起大面积脑梗塞的重要因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心源性栓塞等,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主要为病灶同向性偏盲、颅内高压、意识障碍、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眼球同向侧视障碍等。经治疗后,显效8(25.8%)例,好转12(38.7%)例,无效7(22.6%)例,加重4(12.9%)例,无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64.5%。结论大面积脑梗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治疗时应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宋黎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