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验证

周桂

关键词:SYSMEX XE-5000 全血细胞计数仪, 复检规则, 镜检
摘要:建立SYSMEX XE-5000全血细胞计数仪的复检规则,并详述该复检规则的复检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真阳性率,真阴性率等,以验证复检规则的可行性,并用以指导本实验室其他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制定及验证。方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的 XE -5000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90例标本,其中初诊标本243例,复诊标本47例,每份标本用希森美康生产的SP1000系列推片机推片2张进行双人双盲法手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形态数量等,以人工镜检为金标准,参照41条国际复检规则及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规则,统计复检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真阳性率,真阴性率等,并根据本实验室实际适当筛选复检规则并制定本实验室的血细胞计数及涂片复检规则。结果按照将复检规则与涂片镜检结果对照,真阳性12.41%(36/290)、假阳性17.59%(51/290)、真阴性率66.90%(194/290)、假阴性率3.10%(9/290),凃片复检率(%)=12.41%+17.59%=30.00%。结论本实验室复检规则复检率30.00%,符合实验室实际工作,无白血病漏诊等,因此暂定此SYSMEX XE-5000复检规则,应用1年或者实际工作中必要时再次验证复检规则,并在需要时加以修改。并拟此复检规则指导本实验室其他仪器复检规则的制定及验证。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在开展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采用两种麻醉技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至11月期间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的手术者中随机抽取88例,将其按照麻醉方法分为硬膜外组和腰-硬联合组,比较不同麻醉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腰-硬联合组的麻醉效果均为优效,未出现良效以及差效,麻醉优率达到100%,硬膜外组中,有37例手术者麻醉效果为优,麻醉优率仅有84.09%,腰-硬联合组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组(P<0.05);两组手术者早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硬膜外组手术者产生的变动幅度明显大于腰-硬联合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选择腰-硬联合法进行麻醉不仅麻醉效果好,而且有利于稳定手术者在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陈中洪;顾增浪;毛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C-反映蛋白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 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35例妊娠中期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且开始对症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将35例妊娠后期被确诊为糖尿病并采取治疗措施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感染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糖尿病性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都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剥内扎加肛门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嵌顿的临床观察

    嵌顿性混合痔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肛垫、直肠粘膜下移,脱出不能还纳,刺激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痔静脉、淋巴回流障碍,痔核不能复位而致充血和水肿,内有血栓形成,部分痔核坏死,患者常感肛周剧痛,坐立不安,不敢排便,是肛肠外科常见的急症,也是痔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肛肠科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嵌顿80例,术后效果满意,患者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世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用于麻醉新药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将静脉留置针运用在麻醉药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观察其可行性。方法抽取2015年麻醉科接收的6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6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分组,A组、B组以及C 组各20例,对A组20例受试者使用1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药剂量,对B组20例受试者使用2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药剂量,对C组20例受试者使用3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剂量;在为A组、B组以及C组受试者完成静脉给药之后,为三组受试者留置针并采取血液样本;在为受试者采集血液过程中,使用法斯特表进行计时,并根据受试者的采集血量,计算出采集血液的速率。结果 A组、B组以及C组受试者的平均采血速率为(1.2±0.6)毫升每秒;三组受试者中,无1例受试者中途退出试验,无1例受试者出现静脉炎。结论在麻醉新药的I期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中,采取静脉留置针的方式采集血样,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顾增浪;陈中洪;毛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15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治愈率33.33%,总有效69例,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治愈12例,治愈率15.38%,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57.9%,两组反应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得到迅速改善,疗程缩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瑞梅;包新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工作中常见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及其对策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中常见不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护理专业技术操作的训练,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认真履行护士的职责。结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措施的落实,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切实做到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患和谐的关系。

    作者:吴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原因的循证研究

    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原因。方法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电子图书馆内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搜集的文献年限在文献库建库开始到2014年2月,检索的内容包括英文文献和汉语文献,两名专业的评价员对文献的质量作出评价。并选择出重要的资料,交叉核对,主要内容是涉及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学的系统 Meta 分析以及综述报道。结果所有的文献报道中共有12篇报道满足检索要求,在这些报道中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存在着较大差异。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较为复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当前可供参考的文献数量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更多病因,从而提高预防和治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作者:董江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的疗效探索分析

    目的:分析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站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胃炎伴糜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服戊己泻心汤进行联合治疗,两组都治疗一个疗程(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9%);比较两组的胃镜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闵希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对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接受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2015年收治确诊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其接受治疗方案差异为标准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西医联合中医中药康复治疗),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两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中风病积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等各项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优越性,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理论指导的中药康复综合疗法,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消极心理情况,保障患者预后质量和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王会利;李奎涛;张海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因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需治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分别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观察组)和炔诺酮(对照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止血时间、不良反应以及用药3个月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48内止血65.7%高于对照组,大于96小时止血0例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11.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86.1%高于对照组,月经稀发率2.8%,功血复发率5.6%,绝经率2.8%均低于对照组,性激素FSH浓度10.2±2.4U/L,LH浓度8.9±1.3U/L,E2188.3±17.8pmol/L,P3.1±0.2mmol/L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身体恢复情况较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滕莉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康复效果

    目的:研究针灸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针灸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有助于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单排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单排螺旋 CT冠状位平扫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应用价值,为儿科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先后接受单排螺旋 CT冠状位平扫、支气管检查后确诊,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单排螺旋 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准确率为98.00%,与支气管镜金标准的诊断结果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X2=0.37,P>0.05);受检患儿中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7例属于气管隆突上异物,双侧支气管异物3例,主要为植物型异物(43例)和动物型异物(7例)。结论利用单排螺旋 CT 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冠状位扫描,能够清楚诊断出异物的存在部位、形态大小等,诊断准确性高,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刘伯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基础学科中的重要课程,其是学生向临床领域过渡的基础,因此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效果会对后续的医学专业课程产生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但是人体解剖学属于基础性课程,学生在学习时医学知识还有所欠缺,故需要探索一种案例教学法适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方法。

    作者:施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预防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预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均取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不予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激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治疗时间、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感染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妊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术后妊娠效率,疗效确切,同时对患者术后行激素治疗,可有效预防病情复发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结肠透析机清洗结肠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行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中药汤剂滴入治疗和一般护理;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机清洗结肠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和综合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38%;复发率28.13%,满意度81.25%。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复发率6.25%,满意度100.00%。2组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显著升高,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慢性结肠炎患者在结肠透析机清洗结肠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丛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调查组,将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结果调查组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79.65%、胎盘绒毛膜羊膜炎9.61%、早产率51.6%、低出生体重儿33.76%;对照组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35.65%、胎盘绒毛膜羊膜炎5.54%、早产率24.65%、低出生体重儿10.76%;经比较,调查组的孕妇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会给孕妇妊娠结局带来一定影响。

    作者:顾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临床效果,能充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药物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探究非药物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入院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非药物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从本质上对患者进行作用,同时避免了药物使用带给患者的毒副作用,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故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龚招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目的:分析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500例新生儿,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初筛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初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耳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有利于及早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有利于及早给予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治疗。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