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希骞
目的:了解生殖期尖锐湿疣患者接受脉冲595染料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生殖期尖锐湿疣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尖锐湿疣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脉冲595染料激光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评估记录2组患者一次性治愈率和复发率,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1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生殖期尖锐湿疣患者采取595染料激光方案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案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王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全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实验组在全过程中给予优质的护理方式,同时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比较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进行了优质护理后,月经量多的患者占3.13%,月经紊乱的占了6.25%,贫血患者占了12.50%,白带增多的患者有9.38%;同期的对照组分别为月经量多的有15.63%,月经紊乱的有21.88%,贫血的有28.13%,白带增多的占了25.00%。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于秀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注射吸毒人群是艾滋病传播率和感染率较高的高危人群。由于注射吸毒人群普遍存在对艾滋病严重缺乏正确认知或不予重视的情况,因此,对注射吸毒人群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是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在注射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的关键。
作者:罗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动作的影响。方法将8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Bobath和Vojta方法,作业疗法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10天开始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使用 Asworth指数,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精细运动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1);组间对照,治疗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Asworth指数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精细动作能力。
作者:郎婧;马茜;常小维;袁记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危重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10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给予全程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曾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了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加强临床心理护理、基础及专业护理,使患者减轻痛苦,争取早日康复,建立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方法采用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增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顺从性有利于病情恢复,提高了抢救治疗和护理质量。结论认为及时诊治的同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金佳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 X射线透视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异物患者。使用X射线透视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记录观察结果。结果通过X 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通过X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有38例患者未出现纵膈摆动情况,8例患者的异物为话生皮。这些异物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情况。有82例患者出现纵膈摆动情况,其中有35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内,47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右侧支气管内。吸气性活瓣阻塞30例,呼气性活瓣阻塞41例,混合性活瓣阻塞11例。结论综上所述,X射线能够有效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其透视成本非常低而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影响较小,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诊断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蔡玉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42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66处骨折,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采用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6处骨折中,有47处骨折全部愈合,占69.70%;有13处骨折畸形愈合,占19.70%;其余6处骨折未愈合,占9.09%。结论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是骨科中的严重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将静脉留置针运用在麻醉药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观察其可行性。方法抽取2015年麻醉科接收的6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6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分组,A组、B组以及C 组各20例,对A组20例受试者使用1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药剂量,对B组20例受试者使用2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药剂量,对C组20例受试者使用3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剂量;在为A组、B组以及C组受试者完成静脉给药之后,为三组受试者留置针并采取血液样本;在为受试者采集血液过程中,使用法斯特表进行计时,并根据受试者的采集血量,计算出采集血液的速率。结果 A组、B组以及C组受试者的平均采血速率为(1.2±0.6)毫升每秒;三组受试者中,无1例受试者中途退出试验,无1例受试者出现静脉炎。结论在麻醉新药的I期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中,采取静脉留置针的方式采集血样,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顾增浪;陈中洪;毛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既往认为,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以及主动脉与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条件[1]。研究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的2个定性实验和1个动物实验,结果发现在上述条件下,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动脉血压。本作者通过对动脉血管的组织结构研究新发现,弯曲的弹性纤维是脉搏波(即动脉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贺中;叶峰;刘鹏;顾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磁共振设备在当前医学上的运用非常广泛,能够对人体全身上下进行检测,为病人的治疗提供准确的治疗方向。本文主要对磁共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总结磁共振设备常见故障的维护措施。
作者:王树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长课堂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 Bobath,Vojta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家长定期参加家长课堂,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分量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大运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 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对家长进行课堂教育更有利于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袁记霞;常小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6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塞临床治疗中,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更好的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采取低位直肠癌造瘘术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低位直肠癌造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由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较明显。结论通过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及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
作者:罗莉;杜励;贾蓉;袁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为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5年儿童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接种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及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童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中前三位分别为乙脑疫苗、麻疹及百白破疫苗,占比分别为28.8%(15/52)、23.1%(12/52)及17.3%(9/52),发生不良反应前三位的原因分别为患儿体质、药物影响及接种时间,占比分别为32.7%(17/52)、26.9%(14/52)及21.5%(11/52)。不良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不良反应(P<0.05)。在12-24h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明确高于其他时间段患儿比例(P<0.05)。结论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及疫苗类型,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预防接种儿童安全。
作者:董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抗栓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联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钠三联治疗,对两组的溶栓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均消失,而对照组4例血栓缩小,1例血栓无变化,两组的溶栓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对照组4例出现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三联疗法对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进行抗栓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闻宾;熊伟平;陈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结合50例患有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药物治疗以及一次性病灶切除治疗,并在术后治疗一年后对其进行回访调查。结果所有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病情在一年的时间内没有复发迹象,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结论使用药物治疗以及一次性病灶切除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有效地保证患者术后无病情复发。
作者:马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选取80例接受PICC置管中恶性肿瘤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行全方位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穿刺点出血、导管渗液、穿刺点红肿、CRB-SI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例数。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晓红;刘兆坤;尹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回顾分析本院在2014年1月———12月期间开展药房管理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根据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在我院药房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包括基础建设方面、人员配置方面、管理制度方面等存在问题。结论药房管理属于医院管理中的基本工作之一,存在的问题较多,为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及时分析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十分必要。
作者:热西旦·艾买尔;阿依古扎力·买买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因及预防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因喉返神经受到钳夹、牵拉、烧灼以及误扎等原因,引起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所有患者,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术后3个月,并对侧声带行活动代偿,声嘶得到恢复;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5例,根据具体症状治疗2个月后,声嘶得到完全性恢复。结论甲状腺手术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对患有胸骨后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结节复发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必须熟悉解剖喉返神经的整个过程,对喉返神经进行游离,在直视的情况下给予保护,从而达到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目的。
作者:胡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