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产科80例高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帮助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营养宣教对慢性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具体影响。根据是否接受营养宣教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只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治疗基础上行营养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脂和血糖水平。结果和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前后组内差异和干预后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营养宣教有助于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中药足浴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足浴,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疗程三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中药足浴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何慧;苏成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中常见不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护理专业技术操作的训练,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认真履行护士的职责。结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措施的落实,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切实做到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患和谐的关系。
作者:吴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高钾血症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其中慢性肾病肾炎有15例,糖尿病肾病16例,高血压肾动脉10例,药物性肾病9例。定期给患者做静脉抽血的血钾测定,以及患者血生化、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为60%,有效为9例,有效率为36%,无效为1例,无效率4%;对照组显效10例,显效率为40%,有效为8例,有效率为32%,无效为7例,无效率28%。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使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高钾血症患者,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达到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于剖腹产不同时刻的血压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进行剖腹产的产妇84例根据其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 A组(44例,接受精细化护理)和 B组(40例,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0min(T0时刻)、手术1min(T1时刻)、手术5min(T2时刻)、手术结束(T3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并对比两组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与血压值:两组产妇在剖腹产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压数值见表1,T0时刻,两组的 SBP、DBP数值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T1、T2时刻,两组的SBP、DBP值均发生降低,至T3时刻血压出现回升,但在T1、T2、T3时刻A 组的 SBP、DBP 值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针对剖腹产中诱发SHS的因素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SHS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在对124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亚低温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适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解放军150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62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实验组),本组治疗时接受亚低温方案;同期选择62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本组治疗时接受常规疗法,客观比较2组入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85.48%,对照组54.84%;实验组入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数(12.11±2.19)分,对照组(19.01±3.10)分,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吉国泰;孙鸣;腾准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患者术前的情绪影响。方法对我院行内镜切除胃肠息肉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消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情绪变化。结果相比于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患者而言,在术前进行系统地、全程地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从而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确保手术效果。
作者:纪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锌对脑瘫合并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60例脑瘫合并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第二天加用锌制剂(20mg/d;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3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肺炎患儿的疗效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锌可提高脑瘫合并肺炎的疗效,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
作者:常小维;郎婧;马茜;袁记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生活质量测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测评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加强患者社会活动交流情况,缓解患者抑郁心理情况和焦虑心理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柴林林;岳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法用于胸痹心痛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干预过程中均无副反应发生。结论对胸痹心痛患者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胸痛、胸闷等症状,具有操作简便、易学、无副作用、经济适用等特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总结,探究选择 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分析我们社区卫生中心从2015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疑似感染性疾病的门诊患者,为他们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和超敏CRP检测。结果感染患者采用超敏CRP检测显示阳性率74%,血常规检测显示阳性率56%,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86%,阳性率大大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联合超敏 CRP 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嵇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术的技巧,达到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减少对静脉不必要的损伤,为病人减轻痛苦,也为及时诊治和抢救病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方法学习掌握基础护理学中静脉穿刺的规则、注意事项、方法和揣摩不同病人的血管特点,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结果掌握基础护理学中静脉穿刺的技术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可大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掌握迅速成功的静脉穿刺技术,是一线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引发的护理差错、纠纷,为提高护理质量夯实基础。
作者:王翠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癌症是恶性肿瘤的习称,严重影响人体各脏器的正常功能及组织结构,是危害人体健康、生命的疾病。癌症在全球的发病率日趋增加。英国《卫报》2011年刊登的各国癌症高发病率排行,全球前十名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的国家为:丹麦(326);爱尔兰(317);澳大利亚(314);新西兰(309);比利时(307);法国(301);美国(300);挪威(299);加拿大(297);捷克(295)。近2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2014全国肿瘤年报,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235.23/10万,死亡率148.81/10万。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1]。
作者:罗玉琴;台进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 X射线透视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异物患者。使用X射线透视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记录观察结果。结果通过X 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通过X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有38例患者未出现纵膈摆动情况,8例患者的异物为话生皮。这些异物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情况。有82例患者出现纵膈摆动情况,其中有35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内,47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右侧支气管内。吸气性活瓣阻塞30例,呼气性活瓣阻塞41例,混合性活瓣阻塞11例。结论综上所述,X射线能够有效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其透视成本非常低而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影响较小,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诊断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蔡玉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40例改进组患者与40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改进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改进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组,且改进组患者护理质量与常规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保证治疗有效率,应用价值较为广泛。
作者:荆冬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牙龈缝合修复,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附着龈重建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附着龈宽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的恢复情况、炎症发生情况、出血指数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着龈重建方式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附着龈宽度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观察该38例肝癌患者,检测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通过对水分子的微观运动的成像,提供关于组织微观空间组成变化的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之间水交换的功能状状况,为疾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的小肝癌位于肝硬化背景上,硬化再生结节中水分子的扩散度是该结节是否恶性变的一个标志。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中扩散加权成像( DWI)对小肝癌的诊断效果比较理想,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1.2%和82.9%,优于常规磁共振的形态学成像检查的67.6%和61%。在肝癌患者的应用中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欣贺;杨红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机体免疫力方面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1例追加干扰素治疗和40例传统治疗的小儿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和免疫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追加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的疗效、临床指标和免疫力指标均优于传统治疗的。结论干扰素的追加能够缩短小儿心肌炎治疗过程,提升机体免疫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辅助药物。
作者:侯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临床效果,能充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