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目的:比较离子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农村饮用水中游离氰化物的差异性。方法用离子色谱法和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分别对20份农村饮用水中氰化物进行检测,对影响两种检测方法因素进行分析,将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配对t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以及比较两种方法加标回收率、精密度。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配对t检验,t=0.415,t<t(0.05,20)。离子色谱测得回收率为97%-104%,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0.98%-1.87%,比色法测得回收率为95%-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38%-1.97%。结论两种方法在测定水中游离氰均可得到较好准确度和精密度,两种检测方法没有明显显著性差异。
作者:陈剑锋;陈清德;洪乙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处于恢复期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Q和SCL-90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Q和SCL-90评分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在阴道流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阴道流血患者,全部患者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下活检,以活检为标准,判断超声诊断准确性。结果120例患者中,以子宫内膜厚度<5mm患者居多;内膜癌或癌前病变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均大于正常或良性病变者( P<0.05);在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内膜癌方面,超声诊断率较低。结论针对阴道流血患者,阴道超声诊断价值较高,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清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浅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理论与实践,提倡小剂量化疗联合中医治疗,在杀伤骨髓癌细胞的同时,结合益气解毒、补肾活血中药,使病情相对稳定,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治法、中西医结合等角度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探讨。
作者:李雪妮;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小儿脑瘫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脑瘫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治疗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0%,高于对照组(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治疗脑瘫合并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马茜;常小维;郎婧;袁记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既不同于纯中药制成的中成药,又不同于纯化学成分制成的西药,因此不能作为普通中成药应用,只有重视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段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欣母佩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额度不同,将98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常规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欣母佩进行止血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个小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止血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通过不同药物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化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采取欣母佩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聂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而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外科所见的肠结核多为因病变引起肠狭窄、炎性肿块和肠穿孔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本例患者急性阑尾炎合并肠结核肠狭窄伴发麦克尔憩室穿孔,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徐景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体检人群尿酸和尿酸水平升高的有关原因。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986名老年人进行研究,并将其临床的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年龄差异对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影响,高尿酸小组与正常尿酸小组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状况。给予高尿酸血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将干预前后患病人数的变化实行对比。结果60-69岁、70-76岁、76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高尿酸血症患病几率呈逐渐递减。其高尿酸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几率要比正常尿酸人群高,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1)。行综合护理后高尿酸血症人数比干预前低(p<0.05)。结论选取综合护理可使尿酸水平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卢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于剖腹产不同时刻的血压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进行剖腹产的产妇84例根据其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 A组(44例,接受精细化护理)和 B组(40例,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0min(T0时刻)、手术1min(T1时刻)、手术5min(T2时刻)、手术结束(T3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并对比两组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与血压值:两组产妇在剖腹产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压数值见表1,T0时刻,两组的 SBP、DBP数值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T1、T2时刻,两组的SBP、DBP值均发生降低,至T3时刻血压出现回升,但在T1、T2、T3时刻A 组的 SBP、DBP 值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针对剖腹产中诱发SHS的因素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SHS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传统开腹手术和行腹腔镜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行腹腔镜下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切除术),对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康复痊愈等各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方面行腹腔镜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合适,具有创伤性小,伤口感染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实;孙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单煎”和传统汤剂“共煎”是否具有等同性。方法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技术和计算机比对技术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对茯苓工艺的研究,让四君子汤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相关性提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结论红外指纹图谱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生产指供了依据汤剂是中医真正的精髓,辨证施治,遣方抓药,这才是我们中医真正的精髓。但汤剂的不方便性,让大多数就诊中医的患者无奈,放弃汤剂。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0例。在用药期间,实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效果显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病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孙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中医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收集纳入对象150例,均为我门诊2014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的胃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3%,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7%要高,差异性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较大,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胃痛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曾翠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C-反映蛋白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 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徐州市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降低缺陷儿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免费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83对已婚、准备生育的夫妇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问卷、调查咨询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检查情况。结果283名女性体检对象中检查各种妇科疾病155人次;主要疾病是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泌尿道感染、肝功能损害。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疾病检出率高,为此,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与力度。
作者:张刚;周海燕;薛兰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评价干预效果。方法2015年,针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制定干预对策。结果改进后,物品表面抽检合格率高于改进前,职业伤害事件发生例次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职业伤害事件发生风险,提高了环境控制质量。
作者:柴玉丽;姜华;李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法,治疗结束后,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得出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为15%,实验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为45%,差异较大。结论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普及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于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 D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维生素D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5.7%( p<0.05);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消失时间以及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 D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
作者:孙恭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78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治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取卡马西平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6%,对照组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拉莫三嗪用于治疗脑卒中继发癫痫具有良好效果,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单百会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