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

王明兰;李琳;张芹

关键词: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各50例。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后均有效改善,但改善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预后意义重大。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新突破--PTGD

    探讨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 bladder drainage,PTGD)的穿刺方法、并发症预防及治疗后效果观察。

    作者:谢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相同病情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20例患者的低氧血症明显好转,血气分析结果与生命体征也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 <0.05)。结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够有效的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班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是有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抢救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汝丽娟;李明;高现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主要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组主要使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13%,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HBsAg)、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HBV-DNA)等明显要比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白飞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过程中起到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遵医嘱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教育、情志护理、用药教育、饮食及运动教育和并发症防治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依从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掌握病情发展状况,提高自我护理意识,促进身体健康,降低疾病复发概率,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龙风;王龙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早期溶栓治疗,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尾号作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意义显著。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溶栓治疗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病程,减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启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鉴别作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9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CT与超声的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螺旋 CT灌注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CT检出甲状腺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37例,确诊率达(95.56%),CT组确诊率明显高于超声组(P <0.05);通过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病变 CT 灌注参数对比可知,良恶性血流量(BF)及血容量(B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灌注达峰时间(TTP)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灌注技术应用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变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唐兴武;匡荣岩;马岩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 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了解股动脉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介绍如何做好穿刺部位的术后观察和护理,防治术后并发症。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局部血肿,并发症治愈率为100%。结论严格掌握 PCI 操作规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重视术后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张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耳鼻喉科门诊纤维喉镜检查的护理安全与预防对策

    探讨纤维喉镜检查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本院收治的92例患者进行纤维喉镜检查时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及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顺利配合医生完成操作。结论检查前适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协助医生做好表面麻醉,检查中给予患者及时正确的指导,检查后细心观察患者情况,耐心讲解注意事项,同时做好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作者:陈立群;丁利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镇痛用药的差异,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例69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患者则使用氢吗啡酮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不同药物进行自控止痛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小时内镇痛泵的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选取氢吗啡酮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其镇痛效果明显高于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不良反应的率降到低,对其术后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荣昌;王颖;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通州区东社镇散居儿童体弱儿管理分析

    目的:探究通州区东社镇散居儿童体弱儿的管理状况。方法选取卫生院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儿保门诊健康体检0-3岁婴幼儿共4890例,对其中筛选出的体弱儿实施管理。结果4年来筛选出的体弱儿有326例,发病率达到了6.67%。主要的体弱儿病种类型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活动性佝偻病、肥胖及营养不良等。结论针对体弱儿问题,需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加强产前筛查及诊断。与此同时,也需加强对婴幼儿的健康保健,保障其健康成长及发育。

    作者: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输液速度控制护理

    目的:分析护士在控制小儿输液滴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从门诊小儿输液病人中随机抽取400例,现场检查其输液滴速是否合理。结果80%滴速正常,20%滴速不符,其中12.5%滴速过快,7.5%滴速过慢。结论在患儿输液过程中护士勤巡视,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挂上不同颜色标识卡,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准确控制小儿输液滴速,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耿润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各50例。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后均有效改善,但改善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明兰;李琳;张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诊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了强化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情绪、食欲、治愈信心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恢复时间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立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腹围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其腹围均有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围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阻断或防止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院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在医院护理人员单身宿舍管理中的运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在许多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分析,阐述了以人为本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医院护理人员单身宿舍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韩春;豆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预防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预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均取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不予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激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治疗时间、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感染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妊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术后妊娠效率,疗效确切,同时对患者术后行激素治疗,可有效预防病情复发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妇女保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讨论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越来越高,其基础的社区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使得现阶段人们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社区的卫生医疗服务,让人们就医难等医疗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在当代社会中,不仅在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同时也加大了绿色食品的提倡力度,由此可见,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来越高。因此,本文针对社区妇女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其管理模式的建议。

    作者:叶道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肠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形式的差异,将参加符合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取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均为55例患者,对照组为患者提供传统的治疗形式,研究组则使用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94.55%)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82%),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隋媛;罗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接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远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使用安全,并发症很少,不易复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淳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介入作业治疗对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疗效。方法对18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1个月、1-3个月、3-6个月和6-12个月﹚将患者分为4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患者的上肢、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康复治疗介入时间≤1个月组的患者其上肢、手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均有提高(P﹤0.5);1-3个月和3-6个月组的患者除手功能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功能均有提高(P﹤0.5);6-12月组的患者其运动级别无改善,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提高(P ﹤0.5)。结论全面系统的作业治疗有利于脑卒中后不同时期的患者。

    作者:熊国芳;不艾尔;李金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