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定量分析

曾晓;王斌全;刘瑛;曹常乐

关键词:声带息肉, 定量分析, 嗓音声学分析
摘要:目的: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嗓音差异。方法①采用德国 XION公司DiVAS嗓音声学分析软件对37例确诊为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基频微扰(Jit er)、振幅微扰(Shimmer)、低音强(SPLmin)、(高基频)F0max、基频(F0)、长声音持续时间(MPT)、嗓音障碍指数(DSI)。②声带息肉组术前、术后、正常对照组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本研究声带息肉组术前 SPLmin、Jit er、Shimmer 值较正常对照组高,F0、F0max、MPT、DSI值比正常对照组低;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的SPLmin、Jit er、Shimmer较术前均降低,F0、F0max、MPT、DSI值较术前均升高。②声带息肉术前组 F0、F0max、MPT、DSI、Jit er较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min、Shimme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可行定量评估声带息肉术后转归情况。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普外科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5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案,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营养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且实验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促进了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蔡枝明;区华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云时代下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

    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来看,云时代下医院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还能使医院经济管理信息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对于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有着极大作用。本文就云时代下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云时代下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应采取的有效策略,以推动我国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作者:周景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匹多莫德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哮喘再发作次数和症状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次数,缩短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探索与研究

    中风是人体颅内血管中形成血栓,阻碍了血液运行而出现的相关症状。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疗中风的机理是一致的,都是抑制血栓的形成、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终目的是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作者:张连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梅毒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深入探讨神经梅毒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中心2010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对照组行头孢曲松钠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9.78,P<0.05)。结论青霉素是当前神经梅毒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化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化疗药物外渗因素及防范对策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评估静脉注射化疗药引起外渗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实施对化疗药物输注安全管理后,化疗药物引起的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明显较实施前显著减少。结论加强对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使用管理,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0例临床观察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者均符合病理诊断,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 n=55)和对照组(n=55),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谷维素治疗,对比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并做统计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窦惊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本文重点从管理层面上建议对档案工作加以重视,加大软硬件建设,建立电子文档归档机制和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李淑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临床分析

    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给孕妇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妊娠后果,包括流产、妊娠高血压、死产、早产及低体重儿等风险。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妊娠期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选择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因此对我院妇产科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妇科就诊孕妇268例,孕周(12-24周)不同期孕妇,进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结果 FT3、FT4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减低,TSH、TPOAb则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升高。

    作者:梁雪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的疗效探索分析

    目的:分析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站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胃炎伴糜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服戊己泻心汤进行联合治疗,两组都治疗一个疗程(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9%);比较两组的胃镜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闵希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用于麻醉新药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将静脉留置针运用在麻醉药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观察其可行性。方法抽取2015年麻醉科接收的6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6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分组,A组、B组以及C 组各20例,对A组20例受试者使用1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药剂量,对B组20例受试者使用2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药剂量,对C组20例受试者使用3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剂量;在为A组、B组以及C组受试者完成静脉给药之后,为三组受试者留置针并采取血液样本;在为受试者采集血液过程中,使用法斯特表进行计时,并根据受试者的采集血量,计算出采集血液的速率。结果 A组、B组以及C组受试者的平均采血速率为(1.2±0.6)毫升每秒;三组受试者中,无1例受试者中途退出试验,无1例受试者出现静脉炎。结论在麻醉新药的I期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中,采取静脉留置针的方式采集血样,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顾增浪;陈中洪;毛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课有效增强护理人员自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申晓银;屈磊;高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为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5年儿童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接种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及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童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中前三位分别为乙脑疫苗、麻疹及百白破疫苗,占比分别为28.8%(15/52)、23.1%(12/52)及17.3%(9/52),发生不良反应前三位的原因分别为患儿体质、药物影响及接种时间,占比分别为32.7%(17/52)、26.9%(14/52)及21.5%(11/52)。不良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不良反应(P<0.05)。在12-24h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明确高于其他时间段患儿比例(P<0.05)。结论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及疫苗类型,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预防接种儿童安全。

    作者:董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RI射频系统故障的电路分析与维修

    MRI射频系统是核磁共振仪的主要运作形式,也是设备的基础和核心。它的运行和运转,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再加上系统故障的影响以及技术手段的限制,使得射频系统较为容易出现线路问题,导致设备运转减速,甚至出现停止运行的现象。检修和维护MRI射频系统,是一种做好系统维护的主要办法,也有助于保证核磁共振良好的运转。然而在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引发故障问题的成因较多,人们常常忽视电路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分析清楚电路的运行故障,找到终止系统运行的原因,逐步缩小检测范围,及时更换新的零部件,从而做好维修工作,实现设备的持续运行。

    作者:及树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护理质量,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2月———2015年8月,医院ICU收治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并发呼吸道感染42.31%、肺性脑病3.85%、心力衰竭3.85%;重复加机15.38%;第48h后PaO2高于12h后、12h后高于1h后、1h后高于治疗前,48h后,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1h后,12h后、1h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0日内,返院占61.54%。结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基本成熟,可有效保证治疗有效性,但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缺乏院外延续性护理。

    作者:姜华;李慧敏;柴玉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析肺癌患者化疗临床护理之路径

    目的:探讨分析肺癌患者化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22例肺癌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者3例,占13.6﹪,部分缓解者15例,占68.2﹪,稳定者2例,占9.1﹪,恶化者2例,占9.1﹪,总有效率为81.8﹪。所有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包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uto CPAP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 Auto CPAP无创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已确诊的90例 OSAS 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进行一般治疗同时以Auto CPAP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并观察患者打鼾、喘憋及胸闷的缓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次数、低血氧饱和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打鼾、喘憋及胸闷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Auto CPAP 无创呼吸机对 OSAS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李大鹏;卢冠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为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共纳入200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对比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所有患者实施抗感染、抗心衰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剂量为40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经 x2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干预组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经t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确切,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柯;王珍;速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专护生护理技能操作两种教学模式对比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校普专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传统式教学模式和自主性教学模式进行对比与分析,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我校2014级普通大专护理专业1-6班180名学生为实验组,7-12班18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主性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操作考核成绩对比、不记名问卷调查及学生访谈三种评价方式就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教学后,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进行对比,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性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式教学模式,应广泛尝试应用,以提升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促进护生综合素质培养,满足“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需要。

    作者:杨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及近年来存在临床用药出现的问题。方法将临床用药出现若干问题加归纳总结。结论使广大临床医药人员工作者加强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冯贺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