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李淑春

关键词:医院, 档案, 信息化
摘要:本文重点从管理层面上建议对档案工作加以重视,加大软硬件建设,建立电子文档归档机制和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糖尿病产妇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自愿选择的原则将产妇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用常规护理与接生方法,研究组进行全程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 FPG、2hPG、HbAIe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分娩质量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产妇行全程助产护理模式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还可以降低产妇分娩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芬秀;娄棣;赵凤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典型哮喘的关系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表征,分析其与典型哮喘之间的联系。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68例,详细记录患者的资料、临床表征,对患者采取肺功能、支气管激发实验、诱导痰细胞检测、皮试等各项综合检查。随后对所有患者给予中等剂量布地奈德或等小伎俩的吸入急速,连续治疗8周以上,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试验数据检查分型,CVA组患者48例,其中36例咳嗽时间为夜间或清晨为主,20例会伴随变应性鼻炎病史,35例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于2.5%。剩余20例患者发展成为典型哮喘。 CVA组患者吸入激素时间明显长于典型哮喘组(P <0.05),典型哮喘组中仅有1例患者规律吸入激素达到12周以上,而CVA组中有42例规律吸入激素大于12周。结论 CVA患者咳嗽主要在夜间或凌晨,绝大部分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病史,长期规律性吸入布地奈德或激素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病症,并减少发展为典型哮喘的概率。

    作者:石凌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氯诺昔康联合地佐辛用于骨科胸腰椎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对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对术后镇痛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50例进行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给予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27例给予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进行麻醉镇痛。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镇静与镇痛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h、12h与24h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11.11%,对照组为26.09%,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科胸腰椎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镇痛,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给予应用与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贾广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患者术前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患者术前的情绪影响。方法对我院行内镜切除胃肠息肉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消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情绪变化。结果相比于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患者而言,在术前进行系统地、全程地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从而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确保手术效果。

    作者:纪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强社区卫生与医院合作,做好高危儿童预防保健工作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提高,随之带来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伤残率也相应增加。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预防减少高危儿群体伤残发生率,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国家初级医疗保健单位,应重视此类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加强与医院合作,积极开展高危儿群体预防干预各项工作,为实施我国少生优生基本国策和提高人口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张淑梅;田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接收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采用心理干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对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显效有35例,有效有12例,无效有1例,总有效率97.92%;发生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2.08%,经对症治疗后逐渐恢复。结论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等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水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DWI)在小肝癌诊断的应用进展

    目的: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观察该38例肝癌患者,检测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通过对水分子的微观运动的成像,提供关于组织微观空间组成变化的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之间水交换的功能状状况,为疾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的小肝癌位于肝硬化背景上,硬化再生结节中水分子的扩散度是该结节是否恶性变的一个标志。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中扩散加权成像( DWI)对小肝癌的诊断效果比较理想,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1.2%和82.9%,优于常规磁共振的形态学成像检查的67.6%和61%。在肝癌患者的应用中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欣贺;杨红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心绞痛症状改善优良率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血压及心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中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传统开腹手术和行腹腔镜对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对比

    目的:探究传统开腹手术和行腹腔镜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行腹腔镜下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切除术),对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康复痊愈等各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方面行腹腔镜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合适,具有创伤性小,伤口感染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实;孙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和不同洗手方法预防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与不同洗手方法起到的预防效果。方法以我中心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调查的4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本次研究。结果无良好洗手习惯、家长缺乏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存在吸手指习惯、散居看护以及接触病人是手足口病主要危险因素。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并使用洗手液的洗手方法可有效预防该病症的发生。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对降低该疾病的发生几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曹木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推广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间接诊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70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信封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治疗,另35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内镜止血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转外科手术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辉;陈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观察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后循环梗死患者的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后循环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语言障碍(60例,占比为60%),肢体无力(55例,占比为55%),头晕眩晕(35例,占比为35%),饮水呛咳(30例,占比为30%),呕吐(26例,占比为26%),意识障碍(20例,占比为20%),吞咽困难(15例,占比为15%),其他的症状还包括复视、肢体麻木、视觉障碍、耳鸣、面部麻木等等。一共有100例病患,单病灶病例数为79例,占比为79%;多病灶病例数为21例,占比为21%。结论 POCI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言语不清、颅神经麻痹及偏身感觉障碍。眩晕、意识障碍不再认为是后循环常见临床表现。具有定位价值的脑干综合征发生率低。影像学表现上脑桥多见。

    作者:刘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课有效增强护理人员自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申晓银;屈磊;高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时期医务人员自觉践行严以修身问题的探讨

    新时期不断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严以修身,提升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营造廉洁行医执业环境,推进医院行风建设工作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胡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在小儿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1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实验组增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7.5%要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显著,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朱正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体会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化疗+中药治疗。对照组:化疗。应用本次研究方法进行治疗时不用其他的方法。治疗2周期(疗程)后观察各项指标。结果有效率来看,治疗组达6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2%,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组=52%,对照组=28%,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达到85%以上,各项P<0.05,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

    作者:王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手术方式探讨

    目的: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因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入住我院治疗的22例患者手术方法和处理过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无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手术出血行子宫切除,其余21例患者手术成功保留子宫。产后出血16例,产前出血6例,手术出血900-1100ml,平均出血(2600±456)ml。3例患者因胎盘侵入膀胱,行膀胱部分切除和修补。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结扎双侧子宫卵巢动脉交通支、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能有效减少产后大出血,大可能的保留患者子宫,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张丽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本文重点从管理层面上建议对档案工作加以重视,加大软硬件建设,建立电子文档归档机制和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李淑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给予糖尿病常规基础知识教育。实验组除给予对照组措施外。还对其心理、饮食、运动和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每位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指导,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实施治疗与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及血糖控制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段如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胆管结石病应用彩色超声诊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肝胆管结石病应用彩色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行超声诊断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肝胆管结石大小为(1.8±0.6)cm,主要位于肝左叶,占75.81%,肝左叶分布率明显较肝右叶、左右肝内胆管结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超声图像显示,典型的超声图像为肝内沿左右肝内胆管走行,有不规则的高、强回声,后方有明显声影;近端肝内胆管扩张至0.6-2.0cm,有平行管征征象;在血流显像中,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显像清晰者有56例,占90.32%。结论彩色超声在肝胆管结石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进行多角度、多切面扫查,通过获得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信息,对准确对肝胆管结石疾病进行判断及鉴别。

    作者:王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