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秀;娄棣;赵凤萍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镇痛用药的差异,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例69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患者则使用氢吗啡酮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不同药物进行自控止痛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小时内镇痛泵的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选取氢吗啡酮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其镇痛效果明显高于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不良反应的率降到低,对其术后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荣昌;王颖;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中医治疗100例头疼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3月份至2013年12月份,因头疼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案。经过2个疗程,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随访1年。结果1年没复发者占71人,疼痛次数明显减少者21人,复发者8人。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张成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患者术前的情绪影响。方法对我院行内镜切除胃肠息肉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消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情绪变化。结果相比于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患者而言,在术前进行系统地、全程地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从而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确保手术效果。
作者:纪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们口腔门诊部36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正畸组,每组18例,对基础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对正畸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正畸组患者牙周炎症逐渐好转,治疗效果均优于基础组,正畸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等均优于基础组。结论对成人口腔牙周病采用正畸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牙周炎症,促进牙列的排序,恢复牙齿的牙合功能,使牙齿变得美观,临床疗效显著,在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安慧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给予蒙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包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中老年肩周炎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接收的中老年肩周炎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疼痛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7.18%;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老年肩周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经各种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缓解疼痛程度,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等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洪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大肠癌围手术期疗效。方法选择55例大肠癌的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甘精胰岛素组(28例)、胰岛素泵组(27例)。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控制时间、治疗后日平均血糖、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日使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日平均血糖、胰岛素日使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血糖波动程度等方面与胰岛素泵组无差异,甘精胰岛素组在降血糖的日均费用上显著低于胰岛素泵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采用甘精胰岛素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进而减少了各种术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李秋梅;曹思明;郭晓鹏;王智峰;苑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近5年高中新生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入学的8512名新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力不良检出率平均为69.1%,女生67.7%,男生70.5%,男生高于女生,重度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15.4%,女生17.5%,男生12.9%,轻、中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超重平均检出率为8.1%和4.4%,男生(20.0%)高于女生(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中学生近视率较高,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任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接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远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使用安全,并发症很少,不易复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淳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采取低位直肠癌造瘘术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低位直肠癌造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由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较明显。结论通过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及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
作者:罗莉;杜励;贾蓉;袁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医用臭氧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的 Lysholm 功能评分存在差异,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和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庄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法用于胸痹心痛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干预过程中均无副反应发生。结论对胸痹心痛患者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胸痛、胸闷等症状,具有操作简便、易学、无副作用、经济适用等特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2例偏头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46)及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1.74%,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采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 D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维生素D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5.7%( p<0.05);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消失时间以及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 D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
作者:孙恭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牙周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前牙覆牙合及前牙覆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教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前牙覆牙合及前牙覆盖均较治疗前略降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教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前牙覆牙合及前牙覆盖均较对照组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教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教学意义(P>0.05)。在治疗牙周病基础上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能够改善前牙移位现象,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稳定的改善牙周状态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绍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不同康复介入时机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4例,按照不同康复介入时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急性期康复介入治疗,对照组在恢复期康复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康复介入治疗均能够促进脑梗塞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但急性期康复介入效果更佳。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35例妊娠中期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且开始对症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将35例妊娠后期被确诊为糖尿病并采取治疗措施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感染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糖尿病性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都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其中动脉瘤患者有15例,动脉瘤完全闭塞患者16例,动脉瘤部分闭塞10例,动脉瘤破裂9例。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的护理工作确保了手术的关键,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达到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外固定架结合螺丝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对30例 Pilon 骨折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0例,通过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疗效评价优1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办法之一,适用于软组织良好的I、Ⅱ型骨折,对于严重的Ⅱ、Ⅲ型及开放骨折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杨劲松;刘衡;佟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总结,探究选择 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分析我们社区卫生中心从2015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疑似感染性疾病的门诊患者,为他们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和超敏CRP检测。结果感染患者采用超敏CRP检测显示阳性率74%,血常规检测显示阳性率56%,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86%,阳性率大大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联合超敏 CRP 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嵇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