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
在医院各种仪器设备不断增多的情况下,CT机是非常重要的诊断仪器之一,特别是螺旋CT机有着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等多种特点,在很多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CT机的维护与保养进行全面分析,提出CT机简单故障的处理,以有效保障CT机的整体性能,从而延长 CT机的使用寿命。
作者:姚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 LVEF、LVDd、心率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36/43),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的经典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选择。
作者:韩贤珍;崔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急性应激性胃溃疡(ASU)的效果。方法 ASU 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A 组(41例)应用雷尼替丁治疗,B 组(41例)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A组(80.49%),止血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治疗 ASU 的疗效优于雷尼替丁,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瀚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在本院建立母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检查的初产妇15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强化教育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坚持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坚持率为68%(51/7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坚持率为96%(72/75),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坚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强化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有助于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提升母乳喂养的坚持率。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上半年实行腔镜器械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后腔镜器械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2014年下半年实行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管理的400件腔镜器械进行比较。结果结果实行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后的手术室对供应中心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提高,医院感染出现率显著降低,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实行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可以使因为器械消毒不彻底引发的医院感染明显下降,且提高了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程度与各项工作流程质量。
作者:周红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自发性气胸合并呼吸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73例自发性气胸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分析,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进行有效护理。结果 进行有效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发性气胸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运用无创呼吸机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低氧血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为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5年儿童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接种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及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童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中前三位分别为乙脑疫苗、麻疹及百白破疫苗,占比分别为28.8%(15/52)、23.1%(12/52)及17.3%(9/52),发生不良反应前三位的原因分别为患儿体质、药物影响及接种时间,占比分别为32.7%(17/52)、26.9%(14/52)及21.5%(11/52)。不良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不良反应(P<0.05)。在12-24h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明确高于其他时间段患儿比例(P<0.05)。结论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及疫苗类型,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预防接种儿童安全。
作者:董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5%,对照组为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俊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儿急诊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根据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小儿感染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的情况分为感染组9例,未感染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感染组患儿平均年龄(4.33±0.45)岁、切口长度(5.30±1.24)cm、备皮至手术时间(25.44±4.63)h、手术时间(155.60±25.23)min;未感染组以上指标为:平均年龄(6.59±1.05)岁、切口长度(4.00±0.19)cm、备皮至手术时间(20.81±2.05)h、手术时间(131.90±18.11)min,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的年龄、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均是影响患儿腹部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感染率的发生,确保患儿的康复。
作者:程改超;沈雄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大黄胃管注入。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内毒素、内皮素均降低,症状缓解较快。结论常规西医加用大黄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孟惠茹;庞艳梅;黄一茜;郝英霞;张月娥;齐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将2015年8月来到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16位病患设置为观察小组,并以全部病历档案作为临床资料)和观察对比复用医疗器械在清洗前后的相关指标,旨在探讨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
作者:赵丽杰;赵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法用于胸痹心痛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干预过程中均无副反应发生。结论对胸痹心痛患者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联合轮3轮4放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胸痛、胸闷等症状,具有操作简便、易学、无副作用、经济适用等特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尿路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合并有尿路感染者进行分析,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4例患儿中,有21例患儿合并有尿路感染,所占比例未61.76%,感染细菌以变形杆菌、肠道杆菌、克雷伯杆菌为常见;除有高血压、血尿、浮肿等方面临床表现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痛、尿频等症状;经干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 <0.05)。结论罹患肾小球肾炎的患儿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在早期确诊的同时给予相关干预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苏XX,女,25岁。于2015年7月26日来诊。患者诉50天前,右前臂被玻璃划伤。当时就诊于峰峰集团总医院诊断为:右前臂切割伤:①右桡动脉离断②右正中神经离断③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腱、掌长肌及旋前方及肌腱离断。经右前臂切割伤清创、桡动脉、正中神经及肌腱吻合术,术后右腕屈曲位石膏固定。14天伤口愈合拆线,50天拆石膏后为求近一步治疗来我院。患者自诉右前臂自伤口至手指麻木,右手五指伸展困难,尤以中指、无名指、小指为重。查体可见:右前臂下段斜行手术疤痕,自尺近侧向桡远侧延伸,长约12厘米,边缘整齐。伤口至腕关节处皮肤僵硬,且高出正常皮肤约0.2厘米。右手中指肌肉萎缩明显。手肌力2级。舌暗苔白有瘀斑,脉弦涩。
作者:江小强;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9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CT与超声的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螺旋 CT灌注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CT检出甲状腺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37例,确诊率达(95.56%),CT组确诊率明显高于超声组(P <0.05);通过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病变 CT 灌注参数对比可知,良恶性血流量(BF)及血容量(B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灌注达峰时间(TTP)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灌注技术应用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变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唐兴武;匡荣岩;马岩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临夏地区回族胆石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用生化检测仪对362例回族胆石症患者和370例回族非胆石症患者进行血清生活指标检测,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素含量。结果胆石症患者血清中胆红素代谢指标[(TBIL)、(DBIL)、(IBIL)]、血清酶类[(ALT)、(AST)]、(BUN)和脂类代谢指标[(CHOL)、(LDL-C)、(TG)]及(CCK)均高于非胆石症患者,而蛋白质代谢指标[(TP)、(ALB)、(GLO)]、肾功指标[(CREA)、(UA)、(CO2cp)]以及血脂指标(HDL -C)、低于非胆石症患者。结论临夏地区回族胆石症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胆囊收缩素的改变与胆石症的发病有关。
作者:陕全林;马义明;牟永山;马逸云;杨小花;安丽;马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合并疾病进行调查,分析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普通水银血压计,对200例65-85岁体检老年人进行血压监测,监测值包括卧位血压、卧位转立位即刻血压、卧位转立位2分钟和3分钟血压。结果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2.5%,8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80岁以下老年人(P<0.05),直立后即刻PH 发生率高于立位后2分钟 PH(P<0.05);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中,以收缩压下降比较明显,尤其是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PH(P<0.01);不同性别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H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危和极高危人群中发生率较高;80岁以上合并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是发生PH 的高危人群,护理的关键是应进行常规的体位性血压变化评估,重点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和血压监测工作,有效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张美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进行详细资料调查及全面检查,并给予相应血糖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特点、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78例患者无明显三多一少典型症状的概率显著高于有典型症状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为多,其中以高血压概率高,其次为冠心病,同时合并其他多种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有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特点,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心血管疾病多,其中合并高血压概率高,并发症发生与血糖、体重控制不佳,血脂发生异常及老年患者年龄增大等有关,结合患者病情及时给予降糖治疗、饮食及运动等综合疗法,可有效降低血糖,对糖尿病病情及并发症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
作者:孙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乳腺增生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乳腺增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以其接受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5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应用治疗护理前后对2组患者心理指标SDS、SAS进行评估对比,完成护理后2组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负面心理和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不但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促进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对患者和医院而言均有突出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韦嫄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替加环素是新近应用于临床的抗感染药物。2005年6月17日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成人复杂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和成人复杂的腹腔内感染,包括复杂阑尾炎、烧伤感染、腹内脓肿、深部软组织感染及溃疡感染,由于替加环素对几乎所有常见的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外)都具有良好活性,近年来在肺部感染领域,应用也有增加趋势,但是尚未有全面系统评价。笔者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期间收治两侧青少年肺炎患者,应用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后经替加环素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李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