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张美荣

关键词:老年人,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
摘要:目的: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合并疾病进行调查,分析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普通水银血压计,对200例65-85岁体检老年人进行血压监测,监测值包括卧位血压、卧位转立位即刻血压、卧位转立位2分钟和3分钟血压。结果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2.5%,8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80岁以下老年人(P<0.05),直立后即刻PH 发生率高于立位后2分钟 PH(P<0.05);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中,以收缩压下降比较明显,尤其是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PH(P<0.01);不同性别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H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危和极高危人群中发生率较高;80岁以上合并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是发生PH 的高危人群,护理的关键是应进行常规的体位性血压变化评估,重点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和血压监测工作,有效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48例,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组行常规造影。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插管、造影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输卵管插管及造影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复查输卵管再通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2-6个月后自然受孕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25%,且观察组未受孕患者经药物干预后自然受孕率8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造影成功率较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然受孕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技术在不同分期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直肠癌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归入观察组,本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选择同期接受开腹根治术治疗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不同分期的直肠癌患者从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相比(P>0.05);但针对进展期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数量减少的趋势(13枚/例)低于对照组同期患者(15枚/例);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8.1%高于对照组同期患者5.4%(P<0.05)。结论针对早期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根治术进行治疗其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相当,针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因疾病本身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等风险,实施腹腔镜手术时要更加谨慎,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结合患者实际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作者:何举;谭云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护理

    目的:了解髌骨骨折术后功能康复锻炼和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昌宁县中医医院为例,对30例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痊愈出院29例,手术治愈成功率达96.67%。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可提高髌骨骨折术后治愈率和有效控制并发症,对促进康复作用明显。

    作者:沈桂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脑的优势法则及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的特征的分析与探讨

    优势法则:大脑皮质在结构、功能上分为许多区域。从事脑力活动时,其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这些区域是否有良好的兴奋状态。神经中枢能从作用于机体的大量刺激中选择强、重要、符合自己目的愿望的少数刺激,使相应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由此在皮质中形成优势兴奋灶。优势兴奋灶不但兴奋性高于其他区域,还可将皮质其他部位的兴奋性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呈抑制状态[1]。因此,优势兴奋灶具有好的反应能力,条件反射易形成,学习能力强。因此,教学前应使儿童明确学习目的,产生浓厚兴趣,学习中就能集中注意力,不易受其他刺激干扰。年龄越小,优势兴奋灶越易消失,注意力越不能持久。因此,现有教学安排中每节课的时间,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再如一个专心看书的人,往往烟头烧到手指头还不觉得。处于优势兴奋灶的区域,具有好的反应能力[2]。那么我们在学习上如何利用它呢?优势兴奋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生物个体后天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势兴奋灶与人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往往就会做得很出色。作为学生,要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培养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多寻求有意义的,有趣味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大脑皮层中容易形成更多的优势兴奋灶,使大脑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佳的反应能力,使之能更好地参与指挥我们的学习活动。

    作者:李志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索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患者,观察组进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和GC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颅内压和GC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颅内压,提高患者的 GCS评分,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迟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48眼)和研究组(44例,4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0G 微创玻璃体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眼压变化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视力矫正情况差异不大(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变化和视力矫正情况,手术时间短且手术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毕华婷;郝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护一体化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

    目的:检验医护一体化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7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层抽样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36例给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数据间患者住院满意度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医护一体化的满意度分别为91.6%和97.2%,两组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丽丽;陈玲炫;叶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得39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健康教育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为21.5±3.4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7.6±5.7天,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8.2732,P <0.01,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组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对照组出现肌肉萎缩1例,关节僵硬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31.5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X2=10.889,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骨折患者的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级医院髂动脉瘤破裂抢救成功1例分析

    主-髂动脉瘤破裂是血管外科急危重疾病之一,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往往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孤立性髂动脉瘤是指单独存在于髂动脉而不合并腹主动脉或其他部位的动脉瘤,临床上较罕见,其发生率为0.6%。我院收治髂动脉瘤破裂一例,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向瑜;李秀兰;雷启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B1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应用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B1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多发性神经病患者8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其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 B1进行疾病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治愈1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100%,治愈31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时,采用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B1治疗时,其治疗效果显著,适宜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白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王洁;王森;许之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护理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3例,根据病情采取补钙、补液,支持对症,金双歧口服退黄疸,蓝光仪12h/天进行蓝光治疗。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3例临床治愈率为96.83%,好转率3.17%,总有效率100%。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凯维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洮南市2009--2014年麻疹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我市与省 CDC合作开展麻疹监测项目以来的麻疹发病情况,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市2009———2014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我市的麻疹监测系统比较灵敏,2009———2014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39例,确诊病例74例;报告发病率为1.28-15.12/10万,确诊发病率在0-12.55/10万,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以散发为主兼有局部小爆发,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结论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加强免疫以及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忠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将中西医联合治疗理念作用于免疫性不孕不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消抗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免疫性不孕不育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罗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拟祛疣1号治疗反复发作尖锐湿疣1例

    经临床观察发现,CO2激光、液氮冷冻等物理祛疣方法复发率极高,此病例应用自拟祛疣1号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临床症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方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王和平;宋豆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美定注射隆乳术后在哺乳期致乳房脓肿的1例报道

    奥美定,化学名称为“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主要用于体表各种软组织凹凸性缺损的填充,以增大组织容量,矫正畸形,改善外观。但是注入体内后,可能会分解,造成机体局部和全身性损害。2014年9月我院收治1例双侧乳房注射奥美定隆乳10余年,分娩后23天,左乳出现红肿,肿胀越来越明显、发热并伴有疼痛,呈刺痛感的患者,由于该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及巨大的压力,因此治疗、护理较为特殊,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舒华丹;叶兰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腹泻48例的临床思路探究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48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9%,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2%,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球形肺炎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球形肺炎的 CT影像学改变,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治愈的18例球形肺炎的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球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为类球形、方形、类三角形密度增浓影,边缘不规整,模糊,呈浅分叶状改变,部分有粗长毛刺状改变。其中心部位密度较高,向周边逐渐移行边缘逐渐变淡,呈晕圈样改变。病灶与胸膜广基底相连接,其内可见略扩张的含气支气管,管壁规整。增强扫描病灶中心部位可见中轻度不均匀强化,界面清晰锐利。经抗炎治疗后复查,病灶均明显吸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球形肺炎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能够与肺结核球及周围型肺癌进行鉴别。

    作者:李井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SLE诊断中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ENA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的32例 SLE 患者作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选择同时期到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当作对照组,各组受检对象均进行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经对比分析,研究组SLE患者IgA和 IgG水平均比对照组健康者高,C3和 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SLE 患者ENA抗体阳性率与体液免疫指标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二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均<0.05。结论应用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诊断 SLE,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合理的指导意见,同时还可为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郭锐;李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癌症病人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调查及心理护理

    目的:对老年癌症病人抑郁进行社会支持相关调查结果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癌症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抑郁与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调查,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抑郁量表分值0-5分20例(20%),6-10分26例(26%),11-19分20例(20%),20-29分32例(32%),≧30分2例(2%),相比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明显较高。结论老年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率十分高,护理人员应该提高对于癌症和抑郁的关系以及产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的认知度,确保对患者的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舒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