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一体化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

施丽丽;陈玲炫;叶春兰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 髋关节置换术, 满意度
摘要:目的:检验医护一体化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7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层抽样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36例给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数据间患者住院满意度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医护一体化的满意度分别为91.6%和97.2%,两组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张家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分析2009———2014年张家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运用 Excel数据库绘制流行病学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2009———2014年张家港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3927例,其中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9.23/10万。每年出现两个发病波峰,6月份达到发病高峰,10-12月又出现一个小波峰。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部分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为主。结论张家港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人群、时间、病原学分布特征明显,应重点加强对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杜国明;邵海枫;邹艳;邱海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5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解析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上肢或下肢神经传导和 F 波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共检查神经396条,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各198条,运动神经异常51条,感觉神经异常82条,感觉神经受累多于运动神经(P<0.05)。198条运动神经中潜伏期异常的有30条,波幅异常的有34条,波幅异常率与潜伏期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98条感觉神经中波幅异常的有65条,传导速度异常的有59条,波幅异常率与传导速度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上肢与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下肢多于上肢(P<0.05)。运动神经异常率与 F 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异常率和F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传导和 F波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作者:刘振丽;王宝军;崇奕;韩春风;贺佳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梗阻性黄疸MMP-1、内毒素的表达

    目的:主要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首次及二次胆道结石对内毒素(ET)及MMP-1的影响。方法采用利用 ELISA 法检测内毒素(ET)免疫组化法(S -P 法)联合应用PCR 检测技术检测 MMP-1;72例梗阻性黄疽患者为实验组(其中40例为首次胆道结石行 T管引流术组,32例为二次或多次胆道手术术后复发行胆肠吻合术组),72例单纯胆囊结石病人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内毒素(ET)、MMP-1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前 ET及MMP1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 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下降明显。结论梗阻性黄疽中内毒素、MMP1的波动是影响肝脏代谢内环境稳定的因素,给机体带来严重危害直接影响细胞免疫系统。

    作者:崔大伟;王宁宁;臧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膳食调养

    周期性麻痹是以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肌肉疾病,多数伴有钾离子代谢异常,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为常见,病人常突然发作。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与糖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己糖磷酸代谢障碍,引起体液的钾离子转移到细胞内,使血钾降低,因而肌肉收缩无力。本病通常在青壮年起病,男性多发。发病前可有饱餐、剧烈运动、酗酒、外伤、感染等诱因。发作初可有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常在睡眠中或清晨醒来时发病。肢体酸痛常常自下肢开始,逐步向上,并累及上肢;两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在数小时内瘫痪达到高峰。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严重的低钾会造成肢体瘫软,不能翻身,更严重的可因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心律失常,心脏停跳等。

    作者:高红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手术方式探讨

    目的: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因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入住我院治疗的22例患者手术方法和处理过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无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手术出血行子宫切除,其余21例患者手术成功保留子宫。产后出血16例,产前出血6例,手术出血900-1100ml,平均出血(2600±456)ml。3例患者因胎盘侵入膀胱,行膀胱部分切除和修补。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结扎双侧子宫卵巢动脉交通支、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能有效减少产后大出血,大可能的保留患者子宫,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张丽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与产程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龄产妇3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可以让高龄产妇的剖宫产率得到有效降低,缩短产程,同时可以让产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让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作者:孔维娜;阿依努尔·木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方法选取13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正常和溶血标本中的15项生化指标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验,溶血和不溶血标本中的总红胆素、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清蛋白、谷丙转氨酶、钾、葡萄糖、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尿酸以及乳酸脱氢酶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很多生化检验项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保证采血的规范性、严格把关标本的运送、分离和检测过程,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卓玛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小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形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全面的护理配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陆荣;殷月霞;邢泽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对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接受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2015年收治确诊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其接受治疗方案差异为标准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西医联合中医中药康复治疗),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两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中风病积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等各项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优越性,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理论指导的中药康复综合疗法,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消极心理情况,保障患者预后质量和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王会利;李奎涛;张海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简述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护理,详细记录临床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胎动异常情况以及胎儿的窘迫率,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胎动异常率为21.67%(13【0),对照组的胎动异常率为53.33%,实验组的胎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患者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31.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妊娠的病情有明显的护理效果,明显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提高分娩的质量,保证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梁伟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究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对这6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对患儿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发现全身性的特发性关节炎患儿为15例,可以采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治疗,其中8例有效,3例部分有效,另外4例无效,对于无效或部分效应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少关节型特发性关节炎10例,给予NSAIDs进行治疗,多关节型共有14例,给予NSAIDs合并 MTX治疗。附着点炎症关节炎21例,采用NSAIDs合并柳氮磺砒啶给予治疗,对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则要加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以上几种分型均以MTX 维持治疗。结论在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出现多的是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其次是全身性关节炎,在对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临床分型给予针对性治疗,另外,在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MTX 有着明显地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应用。

    作者:约日古力·穆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议超声对阴道流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在阴道流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阴道流血患者,全部患者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下活检,以活检为标准,判断超声诊断准确性。结果120例患者中,以子宫内膜厚度<5mm患者居多;内膜癌或癌前病变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均大于正常或良性病变者( P<0.05);在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内膜癌方面,超声诊断率较低。结论针对阴道流血患者,阴道超声诊断价值较高,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清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优化及稳定性分析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优化及稳定性。方法以甘露醇、葡萄糖等为渗调节剂,优化调节奥沙利铂的用量以及PH 值,并且确定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的制备工艺,对优化后的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的稳定性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以甘露醇、葡萄糖为渗调节剂,优化的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其稳定性较好,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PH值、增加相关物质,提升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以甘露醇、葡萄糖为渗调节剂,优化调节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其操作简便,稳定性良好,而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处方质量。

    作者:刘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采取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将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有效率为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官绯妍;桑巴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医学院校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简要分析了医学院校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浅谈如何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

    作者:黄红兰;倪朝辉;史红艳;王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经多穴加局部排刺治疗前臂复合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苏XX,女,25岁。于2015年7月26日来诊。患者诉50天前,右前臂被玻璃划伤。当时就诊于峰峰集团总医院诊断为:右前臂切割伤:①右桡动脉离断②右正中神经离断③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腱、掌长肌及旋前方及肌腱离断。经右前臂切割伤清创、桡动脉、正中神经及肌腱吻合术,术后右腕屈曲位石膏固定。14天伤口愈合拆线,50天拆石膏后为求近一步治疗来我院。患者自诉右前臂自伤口至手指麻木,右手五指伸展困难,尤以中指、无名指、小指为重。查体可见:右前臂下段斜行手术疤痕,自尺近侧向桡远侧延伸,长约12厘米,边缘整齐。伤口至腕关节处皮肤僵硬,且高出正常皮肤约0.2厘米。右手中指肌肉萎缩明显。手肌力2级。舌暗苔白有瘀斑,脉弦涩。

    作者:江小强;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与伴随疾病的预防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与伴随疾病的预防。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到我院诊治的高血压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周边无高血压病居民80名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50岁以下、50至60岁、60岁至70岁、70岁以上四个阶段患者的人数及血压值进行分析,的对两组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预防措施。结果50至60岁阶段、60至70岁阶段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观察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且会伴随其他疾病,在诊治时,临床上应该加强宣传,把高血压及伴随疾病的预防措施告知老年人,降低老年高血压及伴随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杨华志;王东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临床效果,能充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放射线存在的危害及防护

    现如今,放射线已经在医疗诊断环节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虽然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诊断病情,但是放射线在应用过程当中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文章主要阐述了医疗放射线存在的一些危害,并且提出了防护放射线危害的措施,通过采取距离保护、屏蔽保护、检查设备以及污染控制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放射线对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的危害。

    作者:郭荣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